郭冬
摘要:初中是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初级阶段,因为文言文属于古代人们通用的语言,与现代人们交流使用的白话文语言结构并不相同,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针对文言文进行有效的阅读和记忆,要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着手,其中老师作为改革的重点,因为老师在课堂上属于引领地位,老师主要是讲解细致一些,多引导学生做总结,让学生寻找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相同点,做到灵活运用;学生要主动进行课前预习,把握重点,难点,这样上课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学生方面老师起到辅助作用,比如多多鼓励,多多提倡。
关键词:文言文;白话文;句子结构;讲解细致
引言: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由于文言文与普通的白话文语言结构不同,很多同学学习的效果并不很好,没有达到课堂老师要求的教学目标,有的学生还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的态度,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记忆。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通用语言文字,包含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优美的文字作品,学好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要在鼓励同学们学好文言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式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学好文言文。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的原因
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通俗易懂的原因,在于在新文化革命以前人与人的交流使用的都是文言文,人们挂在嘴边的都是,“之乎者也”“斯是如此”之类的表达,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李大钊等高举“科学和民主”两大旗帜,对文言文进行了改革,提倡白话文,经过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斗争之后,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白话文,时至今日,白话文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这个时候再让同学们接触并翻译文言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来适应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存在表达的差异性,也是同学们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文言文有的时候也有宾语后置等语法在里面,不是像白话文一样不存在宾语后置这些现象,白话文的陈述比较平铺直叙,没有那么多的语言结构在里面,学生在熟悉了白话文的表达方式以后需要进行文言文的语法学习,才能熟练的掌握文言文。
二、应对的方法
1.多阅读:虽然说文言文表达与白话文的表达不同,但是两者都是使用汉字进行表达,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字,绵延五千年而从未中断,虽然形式改变但是本质没有改变,还是相同的文字,还是相同的精神。因此,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相对于一门新的语言来说还是很容易的。为了更好的理解文言文,应该多让学生阅读文言文。文言文阅读会在课文内容方面标有注释,为学生进行讲解。语感是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能力,而语感的培养与平时的诵读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早晨大声诵读文言文,要求声情并茂,久而久之,学生会具备良好的文言语感,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觉得文言文晦涩拗口了。良好的语感让学生感觉与文言文的距离缩短了不少,减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但是,语感的培养需持之以恒地进行诵读训练,教师应时刻鼓励与监督学生诵读文言文,或者通过诵读比赛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这会为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①学生应该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的前提下,多多进行阅读。进行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熟悉。
2.进行课前预习:老师在教授学生一篇新的文言文以前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堂预习,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文章,先把脚注标明的注释进行理解,还有一些简单的字词,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猜测,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等到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讲。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实践表明,当一个问题,学生已经进行过思考的时候,当老师再次讲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于没有做过预习的学生接受能力快很多。许多学生学习文言文仅仅记忆教师讲解的内容,这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是非常重要的,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学生永远比那些被动学习的学生的理解深刻得多。学生应该明白,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有些浅显,而有些则较有深度,需要学生自己慢慢消化,仅单纯记忆是无法变为自己的理解的;同时教师的讲解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应该自己去文章中寻找有趣的内容,发现学习的乐趣。②
3.老师讲解要细致: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全部的学生都要按照老师的引导进行教学,因此,老师在课堂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说每一节课程是一段路程,学生就是列车,而老师就是轨道,列车永远顺着轨道的方向行驶。老师的作用就是要做到细致的进行讲解每一个词语,甚至是每一个文字,要把文字的用法,意义全部讲清楚,老师讲解的越清楚学生才会学的越明白,记忆的也才更牢固。如果老师讲解的不清楚,学生的疑问没有完全消除,那么学生的内心理解就不全面,不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教学目的。相反,如果老师讲解的非常细致,把每个同学的疑问都讲解到了,那么学生就会很愉悦的接受,而且印象非常深刻。慢慢的也会提起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4.多做总结:文言文是一个时代的语言沟通形式,虽然文言文有很多不同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的句式结构,文字内容都是相通的,我们从一个文章中学到的文字、词语对另外的文章也是可以适用的,因为它们都是同时代的产物,是相通的,老师要做的就是多多带领学生做学习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等到遇到新的文章的时候可以直接运用,对于一词多义的情况,多根据上下文进行不同的解释适用,如果多多进行总结,那么慢慢的就会熟练的掌握文言文语言结构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三、结语
文言文是从古代开始就适用的语言结构,在中国的文字史上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其中不乏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珍贵的历史资料,更包含着古人深邃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宝库,不能忽视,学好文言文,传承历史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文言文,老师应当多多进行鼓励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教学最佳结合角度看,教师的教只有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才能发挥教学的最佳效果,最终实现“不教”、“会学”。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前提就是师生均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先从文言文的小故事开始学起,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逐渐掌握文言文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馮淑君.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2]梁燕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68-69.
[3]格保永.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江忠虎. 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的几点尝试[J]. 中学语文,2010,(12):33-34.
注释:
①梁燕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68-69.
②梁燕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