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杰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heart of a champion”,这是NBA火箭队前主教练汤姆贾诺维奇的名句,意为“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当一个人或是一支队伍,乃至一座城看到过荣耀的光辉,便只会不惜一路拼搏和付出,再难回头甘于平庸。
梅县区——世界客都,足球之乡。从足坛先驱曾雪麟、王惠良、池明华,到今天奔跑在赛场上的刘彬彬、叶楚贵、李健华,梅县区这片土地上生发的足球文化就像梅江水一样,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南梅县,北延边”,这是老球迷曾经口口相传的中国足球的两面旗帜。梅县区的人民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热爱,也许只有深处其中方能真切体会。当一个个梅县区的足球健将从校园球场走向全国赛场,乃至奔跑在国际大赛上时,我们不妨将视野拉回来,从校园足球这个起点来回溯梅县区足球的荣耀之路。
进取之路
坐在记者面前的曾令诗教练和李家栋教练都是一身足球训练服,一身黝黑的皮肤,两人的言谈举止都透着一股客家人的谦和与内敛。曾令诗曾经效力于广东省青年足球队,李家栋则是从梅州市梅县区铁汉足球俱乐部退役的队员。如今两人的身份都是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的专职足球教练。
新城中心小學成立于2000年,是梅县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足球并不是学校的传统强项,毕竟这所学校的办学时间和梅县区绵长的足球文化相比太过年轻。但是,历史给了新城中心小学一个机会。就在学校成立不久后的2004年,梅县区就制定了校园足球发展规划。整个梅县区以网点学校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水平的提升。依托这一规划,从2008年开始,相继有一批专业队和职业队的球员被引进到梅县区中小学校担任专职足球教练。通过人才引进,目前整个梅县区拥有专职足球教师58人,其中有15位退役专业足球运动员转任教练,足球专业专职教练达到36人。曾令诗和李家栋便是这些球员中的典型代表。除了曾、李两位教练外,新城中心小学陆续还引进了另外4位专职教练,使得学校的专职足球教练达到6人,再加上专职体育教师22人,新城中心小学的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已然颇具规模。
“我们现在坚持平时训练,周末组织比赛。”曾令诗介绍道。随着校园足球发展规划的推进,像新城中心小学一样,梅县区各学校足球训练和比赛日益增多,足球场地问题逐渐成为限制工作推进的桎梏。此时,梅县区提出要在三至五年时间内,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运动场地建设,实现“校校有标准足球场”的目标。但现实是,梅县区仍然属于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不像纸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梅县区采取先易后难、逐一攻坚的办法,一步步实现目标。区政府通过现场调研、回购土地,陆续投入1.8亿元,新建11人制足球场4块,7人制足球场3块,5人制足球场1块。新城中心小学便是这一轮场地建设的受益者。从2008年开始,新城中心小学在扩建校区过程中,建成一块7人制天然草皮足球场和200米环形跑道,以保障学校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开展。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2014年学校又筹集资金新建标准五人制人造草皮足球场,满足了学校日常训练和比赛的需求,学校的足球教学进入快速发展期。
“把足球当作一种快乐,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推广,学生会受益一生的。”新城中心小学朱国珍校长这样说。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在家长的观念中,参与体育就会面临文化课退步、身体受伤、影响升学等负面后果。如何让家长和孩子体会到运动精神最核心的快乐,改变固有观念,是曾令诗和李家栋之前做球员时所不曾面临的问题。“一定要让孩子们先喜欢上足球,”曾令诗说,“为此我们改变以前足球训练中的简单重复练习,用游戏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为了让更多孩子爱上足球这项运动,新城中心小学的教练们改变训练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乃至生活情况。在学校的三级足球队中,专职教练所担负的远不止训练,更担负起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责任。只有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综合评定达到良好以上的标准,才可以参与到足球的训练和比赛中来,从而达到以足球促进文化课学习的目的。而家长们则发现在孩子参加校园足球活动后,不仅变得身强体健,更学会了尊重、吃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许多家长已经成为学校球队最忠实的粉丝,有空就会到学校看球队训练,还会和孩子们一起训练一起比赛,让自己也融入到校园足球的氛围当中。
坚持之道
梅县区高级中学是我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也是一所国家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从建校以来,这里不仅走出过中央电视台台长和工程院院士等行业人才,更有王惠良、池明华、李健华这样的足球健将,学校在省、市各类比赛中斩获奖杯无数。但是这所有着足球荣耀的学校也曾因为种种因素,随着中国足球的整体大环境而起伏飘摇。如今,当校园足球的春风吹起时,梅县区高级中学又迎风而起,依然成为全区乃至全市校园足球的一面旗帜。学校副校长赖祝军将这一切归结为两个字:坚持。即使在足球运动整体走入低谷时,这所学校的校园足球工作就像这座城里的人民对足球的热爱一样,从未松懈。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李卓荣校长任组长的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足球工作,坚持将足球教学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就在去年8月,学校球队获得了全国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的第14名;11月,获得“省长杯”足球赛亚军;今年3月份又获得了全国校园足球联赛东南赛区比赛季军。
2002年,梅州市足校教练谢郁来到这所有着足球荣耀的学校,担任学校的专职足球教练。由于梅县区早在校园足球发展规划之初,便确立了“以联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所以从校内联赛到区级比赛,梅县区的联赛开展得十分火热。每到周末,谢郁不是出现在训练场上便是在带队打比赛。但由于学校都是统发工资,周末带队训练或是打比赛很难得到补助。随着《梅县区加强中小学校园足球工作管理办法》的推行,现在梅县区的教练员周末带队训练或比赛,每天每人可以补助100元。同时,联赛奖金也逐步提高。梅县区的足球比赛专项经费从2005年的50余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500万元。作为梅县区校园足球网点学校,谢郁所在的梅县区高级中学每年还可以得到3万元校园足球工作专项经费。现在在梅县区高级中学,甚至学校内的班级足球赛也有相应的奖励机制。endprint
经费的提高让梅县区的足球教练员得以将精力专注于训练场与比赛场,也更有力地保证了联赛顺利开展。梅县区从2005年举办首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联赛的参赛球队来自全区所有中小学校,设立小学甲组、乙组,初中甲组、乙组,还有高中组,甲组、乙组之间实行升降级制度。现在,区一级联赛已经成为校级足球苗子崭露头角的平台,有力地带动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梅县区甚至在区内6个女子足球网点学校的基础上举行女子足球联赛,区内女足人才陆续被输送至省级、市级女子足球队。
2015年,谢郁被学校选送参加广东省“强师工程”中小学体育科骨干教师校园足球专项培训。这是梅县区为提升足球教练员专业化水平所做的诸多工作的一部分。梅县区委、区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中小学校长和足球教练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奖励输送人才成绩突出的学校。更组织部分校长和教练员赴日本,学习邻国开展校园足球的先进经验,更新足球训练理念。梅縣区高级中学还利用区内拥有职业球队的优势,与梅州市梅县区铁汉足球俱乐部展开一系列合作,利用俱乐部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来提升学校球队的训练水平。
足球之乡的快乐与荣耀
随着校园足球工作的不断推进,梅县区的学校在实现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年轻球员和爱岗敬业的教练员。梅县区高级中学先后五次荣获广东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联赛冠军,两次荣获广东省U15少年足球赛冠军,2016年12月夺得“省长杯”足球赛(高中组)总决赛亚军;梅县区华侨中学在2014年梅州市首届“禁毒杯”校园足球赛中夺得冠军;丙村镇中心小学在2014年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锦标赛上获得第二名,在梅州市校园足球“冠军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目前,梅县区共有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27所梅州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各级赛场上,都有着从梅县区走出去的孩子的身影。
对于梅县区来说,足球的普及从来不是问题。足球之于这里的人,就像其他城市里的年轻人看电影、老年人跳广场舞一样,是学习、工作之外最重要的生活方式。这项运动带给这方人民的快乐和荣耀是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奔跑在校园绿茵场上的最大动力。从校园足球生发出的勃勃生机,以及在参与过程中树立的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极好地彰显了梅县区这个足球之乡的校园足球神韵。
(本文图片由梅州市梅县区教育局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