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生
孔子倡导“仁”的观念、“中庸”之道、重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这与学校教育有不少相通之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后人对《论语》博大精深思想的肯定,也有利于学校传承君子之道。师生共同研读《论语》,能在学和习的过程中,养成君子之风,浸染君子之德。学校教育,传君子道,首先是帮助学生成人、成君子,其次才是帮助学生成为社会合格人才。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生到学校学习的“本”,一是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和道德品质,二是掌握学习本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学生经教育成为君子,社会才能达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境界。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将君子之法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气质。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学生时代,一些学生自我把控能力弱一些,容易陷入早恋的感情漩涡,若处置不当,可能自毁根基和发展前程。个别学生血气方刚,遇事冲动,出现问题不作理性思考,逞一时口舌之快,或冲冠一怒,易酿成悲剧,甚至成为人生惨剧,悔之晚矣!教师必善加引导。
同学之间关系密切,同学情是一辈子的财富。但在现实中,同学间也不可避免会有一些竞争。同学间的各种竞争应如“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教导的那样,竞争场上大家是对手,竞争场下双方是好同学、好朋友。不能因价值指向不同而使义利观发生错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同学间如果斤斤计较,过于患得患失,会损害同学间纯洁的友谊,见利忘义更不是学生应有的价值取向。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逐渐被培养为心胸宽阔的君子,可以与同学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对问题必独立思考,不宜人云亦云。反之,如果没有原则,最终会丧失独立的君子气质。正如《论语》所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教师用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完善自我,就能用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去影响学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君子之道就会在学校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四川江油市太白中学)
责任编辑 萧 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