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萱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刘佩萱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河北 衡水 053000)
目的:探讨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期内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11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3)和实验组(n=62)。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5.16%,常规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75.47%。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牙颌畸形;临床效果
牙列缺损和牙颌畸形均为临床上口腔科的常见病。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1]。为了进一步探讨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将近期内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11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3)和实验组(n=62)。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24例,其年龄在19岁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5.9)岁。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30例,其年龄在20岁至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5.7)岁。对这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显示,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的基牙进行适当的修整和打磨,并应用排龈线对其基牙进行排龈。2)对患者的基牙进行临时冠修复,并为其制作烤瓷冠桥。3)为患者试戴烤瓷冠桥,并根据其试戴的感受对烤瓷冠桥进行修整。4)用粘合剂粘接烤瓷冠桥与基牙。5)指导患者在修复完成后的半年内佩戴保持器。
1.2.2 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并观察其头颅侧位X线片和全颌曲面断层片,以了解其牙根、牙槽骨的具体情况。2)应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正技术对患者的患牙进行正畸治疗。3)进行修复治疗的方法与常规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1.3.2 疗效判定标准[2]1)优:治疗后,患者牙齿修复体的形态、大小正常,固定效果和匹配性较好。2)良:治疗后,患者牙齿修复体的形态、大小正常,固定效果一般,但不影响正常使用。3)差:治疗后,患者牙齿修复体的形态、大小异常,固定效果和匹配性较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患者的年龄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的优良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有51例(占82.26%),为良的患者有8例(占12.90%),为差的患者有3例(占4.84%)。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5.16%(59/62)。常规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有30例(占56.60%),为良的患者有10例(占16.98%),为差的患者有13例(占24.53%)。常规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75.47%(40/53)。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248,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牙列缺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部分牙齿缺失,恒牙牙列不完整,从而影响其咀嚼、发音功能[3]。此病患者常合并有牙颌畸形[4]。为了探讨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将近期内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5.16%,常规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75.47%。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上述研究结果与梁丽华[5]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陆广明.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5,21(13):43-44.
[2] 叶波阳,汤自明,廖仕芬,等.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5):3316-3317.
[3] Daniele Cardaropoli,Lorena Gaveglio, Ramzi V.Abou-Arraj et al.Orthodontic movement and periodontal bone defec ts: Rationale, timing,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Semi nars In Orthodontics, 2014,20(3):177-187.
[4] 张秉艳.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40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7):141.
[5] 梁丽华.分析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7):3.
R783
B
2095-7629-(2017)4-0058-02
刘佩萱,女,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现为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内科、口腔修复、正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