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怀铸就灵魂的旋律
——张少恩散文诗印象

2017-12-05 12:24:41张绍民
海燕 2017年3期
关键词:散文诗生命

□张绍民

用情怀铸就灵魂的旋律
——张少恩散文诗印象

□张绍民

散文诗就像大海的波浪,波浪散步的线条很自由,有统一于大海辽阔的乐章,有深处的倾述。对张少恩的散文诗创作很熟悉,他创作的散文诗被人称赞由来已久。张少恩在2016年发表了很多的散文诗作品,把这些作品聚集在一起,进行阅读,就有一种阅读的收获。在过去,对张少恩作品的阅读,深深被他的那种创作情怀感动,阅读这些散文诗,更加加深了这种认识。这样一位作家诗人,对自己的创作是一丝不苟,带着理想、情怀,进行他自己的精神旅行。

人民终究会仰望真理

张少恩在《人民》这一篇散文诗里面写道:“伟大成于细微:一个针眼有碗大的风;一粒沙子模糊了路程……” 让人进入沉思,就是要寻找历史的真相,真相没有谎言。

文学在于寻找真理,普及真理,人心里有真理才会有生命的本质力量。作品里有真理运行,就会有作品的生命力。没有真理的呼吸,就谈不上是真正的生命。

真正的海燕把暴风雨作为家常便饭,人生也需要暴风雨作为饭菜,这样,人才会进入真理的生命。

《暴风雨,我豪迈的披肩》,散文诗的标题就是一个灿烂的乐章。作品里写道:“那些懒惰的人,怯弱的人,羞涩的人,规矩而本分的人,都藏身于风雨之外,盲人摸象,隔靴抓痒,浑然不知雨中之趣味,赤裸之爽快,无畏之风流,幽静之包容,放纵之倜傥。”诗句向我们揭示了当下的时代,敢以真面目示人的人,已经属于奢侈品,属于很罕见的物种。现代文明生活之下的人群,唯物质论导致人被物异化,追求生命本质的人越来越少。直面生命的本质,撕掉虚伪的包装,就是赤诚相见。物化的社会,物化的人,不敢回到灵魂的真实,失去了真诚,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就是把自由的生命交给风雨拂弄和滋养。”人最为珍贵的礼物就是生命的自由,而自由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需要暴风骤雨作为乳汁来喂养,来作为洗礼。人造的暴风骤雨比自然本身的暴风雨更可怕。

经历过暴风雨而长出来的丰收,让暴风雨也成为了丰收的庆典。暴风雨成为了丰收必须采纳的粮食。暴风雨之后,仰望天空,就有了更崇高的生命高度,直接与永恒国度取得联系。

《仰望》写道:“秋天,功德圆满,怀揣智慧的锦囊。甜美的阳光和雨水,被秘密收藏。梦想的种子步入圣殿。风干的叶子叩拜大地的母亲,辽阔的胸膛。”这个世界的一切丰收都是光的恩典,果实、粮食都是光画出来的句号与一粒粒的标点,这些丰收的句号、一粒粒沉甸甸的标点,作为人间的粮食都可以用来养命,而光的话语是人要活下去的密码,人只有吃光的话语,内心才会有光明照亮,人的生命才会回到光的世界。

从春天到秋天,高处的果实需要仰望,每一个甜蜜的果实就像一个小小的天堂,要摘到天堂的果实,就需要有内心天堂给予的爱,就要接受真理的恩典。

个人生活成为热爱生命的情怀

人成为一根线,不能捆绑自己,而很多人就用自己这根线捆绑了自己。人成为一根欲望之线的时候,就会成为句号,成为戛然而止的线段。

人成为一根光线吧,成为光的一部分,就会具有光的生命,就会无限漫长。

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是灵魂体的融合与现实在一起的生活。人的肉身是一种现实的抵达,是一种人生的器皿,如何让自己的器皿更好地装满生命本身的光?日常生活包括旅行就是装满光的具体落实。

高铁是一根坚硬的光线。现在高铁成为生活的一句速度,让人在速度里面对旅行有新的理解。

张少恩在《乘着高铁去旅行》中写道:“迅捷、安稳、爽快,悠扬的旋律符合我抒情的心。”这表明了科技工具符合人性需求的一面,也是人性挖掘科学技术工具,让它更好地为人抵达生活、生命本身的服务。

当我们需要新诗意的时候,恰当的新工具给我们挖掘出新的诗意,就像挖掘新的活水漫流在生活里。

“速度用高超的手法黏合一切,修补着知与行的裂缝。”这是对科学技术工具身上具有挖掘新诗意的发现,好的科学技术给人带来方便与自由。

“尖锐的速度否定了遥远和漫长。”新的科学技术工具时代,发现其中的力量与隐含的秘密、诗意,就是诗人天生敏锐的能力。

“快意的心,跳跃的灵感,是一个行者最大的‘利润’和报偿。”现代高科技让人愉悦的时候,能够得到对生命更深入了解的方式。高科技给人新的自由通达,也给人新的捆绑。

“我相信旅行就是延长时光就是增加生命的含金量。”在路上,速度越快的旅行,适应于当下的时代,既可以更好地了解与之匹配的诗意。

一个人在一根光线里游泳,一个人在水里游泳,各有不同的自由快乐。

《泳》写道:“我用液体的时间浴身,安静与从容是我的利润。我被意念分配与支取。”这是在游泳时的深刻感悟,人需要在自然生活里面如鱼得水的感觉,人与自然需要融合,而现代技术文明与高物质化的垄断,让人从自然生活里面剥离出来,让人孤立,人被自己的欲望编织的渔网捆绑。人在自由意志里面,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崇高,自由能够给人带来崇高的体会。

无论是翅膀,还是水,都是生命表达自由的力量。万物身上有普遍的真理,有普遍的爱。对万物的敬畏,会让人联系到对真理的敬畏。

“水知道我的秘密,知道幸福是单纯与宽容的反射区。”万物都是人命运的见证,人对万物与自然的奴役,让人失去了自然,失去了自然对人的信任。

水知道人心,从人心里流过,知道人心深处的地狱,也知道人心深处的天堂。水包容了人的善恶,而人不善待山水。人只是水身上挂着的一块悬崖峭壁,水是人的道路,依靠这水,人才能走,人才能活。

用爱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人与生命的合一完整性,就是人与真理融合成为生命完美的整体。人远离自然的时代,就会感到人更加需要与自然在一起。

人在城市被隔绝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大地上的村庄,更像人生温馨的容器。《大地上的村庄》写道:“许多鸟欢叫着,飞翔,翅膀蘸着夕晖,它们的动作优美,天空变得深邃。”在这里,看到动词的使用多么奇妙,“翅膀蘸着夕晖”一个“蘸”字,顿时新鲜不已,新鲜才是诗歌,新鲜就是诗意。翅膀也成为鸟的勺子,翅膀也成为天空的美味。

翅膀有自由快乐的味道,人需要的是自由,需要的是快乐,自由的快乐来自上帝的恩典。

春天拥有神奇的力量,潮水一样的春天有多少种子叽叽喳喳的快乐,那些种子里面漫游的庄稼与树木,在春天,都会放学一样,从种子的死亡里面大水一样漫出来,成为伟大的旋律,成为伟大的乐章。

《青纱帐》作品开篇写道:“不知不觉,那高粱、玉米撵上了父亲一米七九的个子,我也矮下去了蹦着高也摸不到的玉米的黄缨缨,高粱的青穗穗。青纱帐从大地涌出,漫过堤坝,漫过村桥,漫过篱笆、草垛、古老的墙,一不小心地上了我家的屋檐。”

人需要崇高的生命,自由崇高的生命才能让人继续活下去进入生命的永恒。长高的春天生机勃勃,潮水长高了个子,春天的潮水是不断长高的绿色,绿色踮起树尖、庄稼尖,在快乐长高。长高的绿色潮水是崇高的一部分。

“一切低矮的事物都被否定。一个绿油油清芬的世界触到了我的眼前。”

3.2.3 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的设计应结合单位发展业务的特色与要求,设计符合单位发展的控制活动,注重其适应性及可操作性,利于业务后续进行,使控制活动的作用得到应用。同时,内部控制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步骤,是需要单位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过程,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合理的奖励惩罚机制[7~8]。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自然力量的蓬蓬勃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性,自然万物按照上帝的创造命令进行自己的运转。自然的诗意来自上帝对世界的创造。

这样的文字,让人不仅仅只是感到自然的魅力,还让人回到生活的美好,不要忘记了自然给人的恩典。

青纱帐潮水一样的诗意漫过来,是一种爱漫过来,人对这样的自然流淌的诗意要敬畏。自然是人非常好的医生,中医就用自然万物来治疗人的疾病。

“青纱帐拂去了我的心慌、神经官能症。父亲说,这些都是被城市惯出来的‘玻璃脆’。在乡下多待待,干点活就好了!别说,真管用。”这样的话语告诉我们:人远离了自然,就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就会封闭,肉身与精神都会成为一个绝缘体,不会从自然里面获得能量的支持,那么,人的生命就无法与自然交流,无法获得生命的能量与爱的来源。现代文明产生的乡愁就是人孤立了自己,让自然远离自身,自然不再是人的第一生活现场,而是作为乡愁的存在,那么,人就远离了爱的家园,就会有精神的绝缘而生出心灵的疾病。

在此岸世界,人是自然之子,却残暴地对待自然。无论怎样,人都在依靠自然提供的食物与存在而生存。生命树写就了生命的存在形象,人应该像树木一样,成为永生的形象。

《胡杨林》写道:“绵绵数百里,以横绝之势将肆虐的风沙撕开一道血口……”写到沙漠里面的胡杨林,这是一个绝妙的句子,唯有好的坚强不屈的森林才能对抗沙漠与自然的生态破坏。生命就是树木,生命就是森林,生命就是枝繁叶茂,生命不是沙漠,生命不是冷酷的没有绿色的世界。而人的内心一旦沙漠化、欲望化、物质化,也就成为了没有生命树的世界,那么,人的精神就会成为危险的沙漠。守卫内心的生命树,守卫自然的生命树,就是人应该执行的事情。

树木唯一的金饭碗是太阳,也用月亮做饭碗,还用鸟巢做饭碗。

对于胡杨树而言,一大片的胡杨林站在那里,长成沸腾的火焰。“太阳是它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的王冠。”唯有光的浇灌,光用太阳作为光的水源来浇灌生命世界,提供爱,人在这个世界上才能存在,人才能再回到生命的故乡,回到光的生命世界里。生命树也是真理创造的,真理给予生命树的桂冠只能是光的饭碗。太阳就是这个世界光的饭碗,光的白糖打造成为树木的冠冕,多么甜蜜,来自光的爱。

对光带来的爱,只能仰望。光是生命唯一需要仰望,光创造了生命的源头,光创造了生命世界。在这个世界的人因为低头寻找物质与金钱的时候很多,很多人没有仰望高处的光,只有仰望光那崇高的国度,人才会有更为强大的生命。

对生命正确理解,就抵达灵魂本质

《春天的曲谱》写道:“我想牛羊不穿衣裳。小虫们亦不穿衣裳。没有人说它们不雅观,甚至它们的追逐与交媾都变得扑朔迷离,生动而精彩。”

从这里的文字联想到《圣经》里面写道:“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想,乌鸦也不种,也不收,又没有仓,又没有库,神尚且养活它。你们比飞鸟是何等的贵重呢!

人的生命都有一个本源,那个生命的本源时候的人,是真实的美,而现在却是变成了一切的虚伪装饰,人一旦装饰起来,就失去了生命的原汁原味。虚伪的生命不是生命。

生命的贵重在于人的真实,人一旦被欲望与谎言装饰,人的价值就变为打折的旧货物。

“我忽地站起身子,甩下了外套,我想彻彻底底原始一下,野性一场。可我当要脱下最后那件短裤,却又踌躇了。”然而我们身处的世界,已经形成了千千万万的枷锁,要打开自我人性的枷锁,是十分困难而无比艰难。

深处谎言世界,真面目就是真诚,打开自己的心,让真理的活水成为心的源头。

“小溪在倾诉,亮润的小曲……打开自己,把一切收入体内。回家,梦也有滋有味。”真正地打开自己,就要把自己的内心打开,让内心得到真理的洗涤,让内心充满了光。人在被光明洗涤之后,才会圣洁起来。人只有过圣洁的日子,才会有真正的生命,才会有高尚的生命。

“我对自己也不怎么喜欢,甚至反感。”对自我的认识,反映了人生的价值程度,对自我的否定需要勇气,否定自己,反而得到生命的全部意义,得到生命的照亮。很多时候,人抵挡自己的生命,是出于人对自己认可太多。认可自己太多,自我就遮蔽了更为广阔的光明,我们知道,只有让自我进入完整的光明生命,才会有自己的生命,太自我就会与完整的生命隔离开来。

“但我还是觉得活着就是对地球的索取,就抑制不住像老鼠和蚂蚁。囤积食物,扩大仓房。”一个没有信仰的物质世界,人对生命的本质不再信仰,而只能依靠物质来解除自己的惊恐。没有真正的信仰,人就变得萎缩不堪,只会扩大自己的欲望,欲望就是魔鬼,对人捆绑与摧毁。失去反省与悔改的社会就会进入一个互相掠夺的疯狂漩涡之中。

“我不是我自己,我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对自我的否定,就为了找到更大的生命,人要回到那个更大的生命里面,成为生命整体的一部分,只有真理本身才是完整的生命。

“我的喜欢就是大地的喜欢。一切生命的喜欢……”人很多的喜欢只能说是欲望,真正的喜欢都来自生命的爱,真正的喜欢是奉献与光明,来自生命本身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美好的东西都来自生命本身的恩典,都来自上帝的给予。时间就是恩典,人们生活的空间也是恩典。

《乡夜》写道:“这夜是上帝赐予生命的福利。”无数美好的东西都被人白白浪费,人贪婪于那些能够毁灭人与世界的力量,而拒绝来自对生命进行拯救的爱。

“这夜,一点点地深,深到‘无形’、‘无隅’,道隐无名。”夜色是深刻的学校,在夜色里思考人生,在灯光边上思考光与黑暗,思考真理,思考那生命之道,在光的引领与关爱之下,就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人生与未来的生命。

光是如何战胜黑暗的,这才是真正的真理之道,也是生命的基本课题。在夜色里,那些咳嗽的灯光成为一粒粒光的种子,种在夜色土壤的深处,长出鲜嫩的黎明。

总结起来,张少恩散文诗的特点是:从人生的情怀开始创作,着眼于对生命进行深度思考,把自己的思考放在自然、生活、生命的本质深处,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就有血有肉有骨头,更见精神的本质。

散文诗是一种自由的情怀,是人的生命内心的自由旋律,自由是最严谨的乐章,自由是由灵魂自己运行的章法。

散文诗的创作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演奏,散文诗的乐章就用光线作为琴弦弹出来。大海波浪无数,波浪的本质就是光线长胖了,演奏这些胖乎乎的孩子一样的光线,就会有巨大的乐章成为内心的旋律。

张少恩在2016年发表的这些散文诗,句子就像光线一样耐人寻味。每一篇散文诗就像一个光线的海洋的盛会,听这些光线的句子叽叽喳喳的音符,就有一种美好的享受。

责任编辑 董晓奎

猜你喜欢
散文诗生命
2024 《散文诗》征订
散文诗(2023年19期)2023-11-02 11:06:50
生命之树
环球时报(2022-10-12)2022-10-12 15:18:37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散文诗世界》2022年订阅邀请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4
散文诗八骏
天津诗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03:16
散文诗(选二)
散文诗(2017年15期)2017-08-15 00:47:32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散文诗》刊征订征稿
散文诗(2016年20期)2016-02-06 06:29:30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