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说

2017-12-05 11:29河北冯志涛
散文诗 2017年14期
关键词:庭院家风

河北/冯志涛

庭院说

河北/冯志涛

我爱庭院,渗及灵魂深处,是灵魂与肉体的共同归宿。庭院不大,却是喧嚣世界的一方净土。一门物欲繁杂关之其外,一扉恬静悠然留在院中。

庭院不需大,上方露得出星月云霞,地上长得出瓜果菜蔬,一藤竹椅,一盘火炕,一张书案,足矣。一茶一书一笔一剑,爱不释手,乐用浮生。菜畦、鸡鸭、柴狗、篱笆,与之为伍,时光静好。一把扫帚,春秋扫落花,冬夏拂雨雪。一柄长剑,清晨飞花挑叶,夜晚追月赶星。花间小女牙牙学语,树下大儿风摆秋千。偶尔邻居胖丫扮个鬼脸,隔壁花猫偷馋小憩。

早上,叫醒你的是鸡鸭鸟叫,浇菜洗漱不亦乐乎;晌午,醉醺醺的阳光下打完盹儿,身心一片豁亮;晚上,沏一壶清茶,仰望星辰,天人合一。寻得本性,泰然自若,无关寒暖,无关雨晴。

春天,庭院芬芳,熏香了小径;夏天,瓜果满畦,簇拥着争宠;秋天,菊桂飘香,辣椒上墙;冬天,窗花雪花,相映成趣。春夏秋冬,诗书茶术,只闻四季,不谈悲喜。

偶尔一两好友品茶小酌,黄瓜几根,豆角两掐,韭菜一把,一桌饭菜信手拈来,谈古论今,琴棋书画,无不惬意。

任时光在庭院的背影慢移,外界的伤害与烦恼,在自己小院都可以舔舐干净。关上门,修身齐家,扶老携幼,怡然自得;打开门,素心为人,侠义交友,建功立业。

庭院虽小,五千年的文明却囊括其中。

庭院散发着传统文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的《陋室铭》,散落于唐诗宋词中脍炙人口的庭院: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叶绍翁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赵师秀的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庭院早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庭院结晶了人民的智慧。布局严谨的北京四合院、小巧精致的江南园林,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防火防盗的福建土楼,各种特色民居,凝聚着中华56个民族的大智大慧。

庭院传承着国风家风。孟母三迁的典故成为育儿典范,颜之推建康大宅的 《颜氏家训》,朱熹紫阳堂的《朱氏家训》,曾国藩富厚堂的《曾国藩家书》,梁启超怡堂书室的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些庭院家风不仅成就了自家的满门俊秀,也成为了后代国人修身齐家的标本法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国风与家风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庭院闪耀着中华美德。邻里佳话 “六尺巷”,陶渊明移居,司马徽让猪,訾汝道善施等故事流传至今。

庭院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庇一屋,安身立命,先扫一屋,再扫天下。盛世之中,谦谦如玉;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诸葛亮乱世之中初出茅庐,天下成三足鼎立之势;山河飘零之际,福州三坊七巷里走出了林则徐、严复等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贤志士……

如今恰逢盛世,蛰居一处小院,半隐于市,又半出于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此甚好。

猜你喜欢
庭院家风
勤劳是最好的家风
回到庭院
勤劳节俭传家风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家风伴我成长
假如你有一块空地,千万别做庭院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幽默好家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