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经锋
论《伯夷列传》的史料来源为口述史料
何经锋
虽然《伯夷列传》取材于战国诸子著述之说由来已久,但仍然是一种并不符合实际的观点。《伯夷列传》的人物形象与《论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又声称伯夷的故事流传在民间,因此《伯夷列传》的史料最有可能来源于西汉民间的口述史料。
孔子 《庄子》 圣贤形象 口述史料
欲探寻《伯夷列传》的含义,应先澄清该传的史料来源。过去最为流行的观点就是太史公取材于战国诸子的著作,创作了这一篇。司马贞《史记索引》按:“「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王叔岷《史记校证》云:“盖史公杂采《庄子·让王篇》、《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及其他杂记而成。”时至今日,还有学者认为《伯夷列传》是司马迁取材诸子之说、编造敷衍的传记,甚至以为司马迁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怨气而作此传。因此本文不得不考察《伯夷列传》的种种细节,从而证明《伯夷列传》并非取材于战国诸子甚至是汉代的《韩诗外传》,而是来自更为可靠的民间口述史料。
史料取材于战国诸子著作之说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并没有坚实的证据,而且存在三处疑点。
第一,在选择立传人物时,司马迁确定了“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的治史标准,也就不会轻易使用战国诸子的记载。伯夷、叔齐尽管不见于《尚书》,却为孔子称赞不怨。因此单独立传,而且位于列传之首。许由、务光记载在战国诸子的典籍中,德行极高,却只能附传于伯夷。司马迁见到了许由之冢,却称“其文辞不稍概见”,正是在怀疑战国诸子描述的人物。
第二,战国诸子的记载互相矛盾,各有其叙述之目的,史料可信度较低。《庄子》与《吕氏春秋》在伯夷与周朝盟誓的具体细节、盟约内容都是不同的,此外,两书与《韩非子》在伯夷是否埋葬的问题上也有冲突。这些记载明显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第三,司马迁描述的伯夷形象为儒家处士形象,战国诸子多描述为隐士形象,重要事件的记载也有明显的不同。伯夷身为孤竹国国君的儿子,所以才会有让国出奔的故事,才称得上“孝”。《庄子》却说“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说明伯夷只是孤竹国的士人。此外,伯夷面对血流漂橹的战争,不顾生命危险去阻止武王,因此称得上“仁”。《庄子》中伯夷预测到商朝的危险,马上离开周室,前往首阳山隐居,这是典型的隐士做法。司马迁描述的又“仁”又“孝”的儒家处士,庄子描述的是不爱爵禄的隐士。
《韩诗外传》为汉代人韩婴所写,今本《韩诗外传》有关伯夷事迹的部分已经佚失,因此无法进行全面的考证。但是今本《韩诗外传》所引用的诗歌都是《诗经》的内容,《伯夷列传》所引用的轶诗是没有收录进《诗经》的诗歌。
司马迁引入了一个前所未见的伯夷形象,这个形象显得极为怨愤,特别是针对武王伐纣和采薇饿死怨气很大。实际上,这个看起来前所未有的伯夷形象与《论语》中的伯夷形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甚至补充了伯夷作为儒家圣贤的形象。
有两种理解方式都能合理地解释孔子记载和这一形象的不同。第一,孔子论述的“不怨”与轶诗表达的“怨”针对的内容不同,俞正燮曰:“孔子言夷、齐不怨者,兄弟间事也。不怨者,仁也;其传言伯夷怨者,君臣间事也。怨,亦仁也。”也即是说,从内容上讲,孔子针对卫国父子相争的局面,有感而发,更侧重于伯夷兄弟禅让的事情。第二,孔子论述的“不怨”与轶诗表达的“怨”的境界不同。孔子强调伯夷“无怨”是强调伯夷不会为自己的苦难而怨,轶诗强调伯夷“有怨”是强调伯夷为虞夏之世不能再现而怨。这种怨气是来自于悲天悯人的圣贤之心。
民间的口述史料应该是《史记·伯夷列传》史料的主要来源。司马迁云:“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所谓“轶诗”就是指流散于民间的诗歌。司马迁怎么知道轶诗为伯夷所作呢? “轶诗”与用于叙事的史料应同出一处,本身就是同一个故事。轶诗来自民间流传的诗篇,叙事部分的史料来源也应该是民间的口述史料。
口述史料既然是佚失的“诗”,与《诗经》有一定的联系,并不违背“考信于六艺”的治史标准。另外根据孔子的记载,《论语》云“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说明在春秋时代流传着关于伯夷的口述史料,那么也不违背“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的原则。而战国诸子讲述伯夷的事迹,大多是为了阐发自己的主张,而民间的口述史料很少有政治目的,反而更加可信。本传之中,他既然能登箕山见许由之冢,就说明他曾为本传进行过田野调查工作。同时,这一篇由于流传于民间,民众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带到口述史料的讲述中,因此这个伯夷形象当然寄托着老百姓的怨愤之情。
综上所述,《伯夷列传》出自战国诸子之说并不可信,只能称得上是一部分学者的“一家之言”。《韩诗外传》尽管存在佚失的部分,但也不太可能引用《诗经》之外的诗歌。根据本传司马迁对孔子的推重之心与司马迁比附孔子作《史记》的行为,司马迁极有可能在民间寻找到了符合孔子记载的口述史料。由于这一口述史料来自民间而司马迁没有进行过度的创作,因此产生了与《论语》差别稍大的怨愤形象。近来学人仅以司马迁的遭遇就认为司马迁会为抒怨而采信战国诸子之说,或者敷衍编排一个故事,这未免论据不足。
[1]司马迁.史记(第6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6:2122.
[2]王叔岷.史记校证(第6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89.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