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少博+徐梦飞+梁阿敏
摘要: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农村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本文在论述精准扶贫含义的基础上,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部分村庄为例,分析了精准扶贫政策对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后从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主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保障;绿色生态旅游促进发展等4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精准扶贫政策下的乡村脱贫发展路径,为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精准扶贫;发展路径
1、精准扶贫的含义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以前的粗放扶贫政策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的体现在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同时,应该积极分析不同贫困对象的贫困原因,施以不同的具体措施,以摆脱贫困,实现有针对性的扶贫效果。
2、乡村脱贫的重要意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并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要求创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扶贫政策,加快实现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力争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顾我国的扶贫史,自1986年开展大规模扶贫以来,到2000年十几年的时间里,每年平均减少贫困人口是639万。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里,每年减少673万。十八大以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农村人口脱贫仍是最突出的短板。为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将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发展建设相结合,集中全国上下力量,打好乡村脱贫攻坚战。
3、精准扶贫政策下乡村脱贫的具体路径
试点先行,逐步推进,是多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乡村脱贫道路当然也要借鉴这一经验,总体发展思路是“特色产业强村,现代科技兴村,政府支持带村,生态环境建村”。灵活迁移、一地一策,确保乡村脱贫建设卓有成效。
3.1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是该区域腾飞发展的经济储备来源。每个区域因为地理位置、降雨量等多重原因,其特色产业也并不一样。就榆中县而言,下汉村多为旱田,主要依靠降雨,因而其特色农作物为抗旱的高原夏菜,绝大多数农民进行高原夏菜种植,并作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和平村靠近城市,道路交通发达,且多为水田,其经济作物为牡丹,出售牡丹幼苗成为其一大经济来源。因而,必须根据各地特有环境,寻找与当地特色相匹配的产业大力发展,努力做到特色产业区域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为区域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3.2 主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榆中县地处甘肃省东部,道路交通处于欠发达状态,且榆中县内多个村庄依靠种植蔬菜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但每年蔬菜成熟季,出于交通运输等原因,多数利润为运输商贩所得,而农户的收入还是较少。近几年来,电商行业的兴起,榆中县也引入电商、应用电商,通过电商销售渠道大大提高了蔬菜的销售量和销售速度,减少了农户因卖不出的蔬菜损失,也提高了农户的销售价格,使得农户收入大大增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的愈加简单与方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乡村脱贫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
3.3 合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如,五万元小额贷款、农村合作医疗、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而对于这些政策的使用方法和推行程度大大影响到乡村脱贫的速度。榆中县和平村,引进企业,与企业进行合作,帮助劳动力较低、身体不完全的贫困户脱贫,具体措施为将本该贷款给此类贫困户的五万元与企业签订合同贷款给企業,由企业支付利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的岗位保证其收入并于年底对贫困户进行分红。此举,一方面降低了国家资金难以回收的可能,另一方面,严格保障了贫困户的收入来源。政府的政策很好,重点是看你如何把握,合理利用国家政府推行的扶贫政策,打好脱贫攻坚战不是问题。
3.4 绿色生态旅游促进发展
绿色生态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产业,它是在充分开发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把农业生产、高科技农业技术展示、旅游者旅游休闲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我国幅员辽阔,植物种类众多。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为开展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条件。榆中县高家营村为山区村,利用其特有的自然景物与人造农业,使当地的生态旅游得到发展,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输出,并显著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此外在旅游景区建立绿色农产品基地、采取科技种植农作物,既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又能为游客提供绿色食品。旅游与生态农业相结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潘帅.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林巧,杨启智.精准扶贫背景下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的困境及对策――以四川省宣汉县鸡坪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84-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