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明
摘要:现代中职教育中声乐的教学倍受重视,在声乐教学方面不但要让学生的声乐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将传统音乐教育融入到现代声乐教学中也有着一定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声乐理论教学和国外的教学体系为主,借鉴国外的教学知识结构,确实有效推动了中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发展,但是没有将中国的传统音乐精髓应用到教学当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导,导致学生对中国的优秀音乐文化不了解。所以,在当下的中职声乐教学中适当的将传统音乐融入进来,发扬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关键词:传统音乐;中职;声乐教学
1中职声乐教学现状
1.1模式较单一
通过课堂回顾,我们发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职的教育模式也受到一定束缚。中职的许多声乐老师是艺术学校毕业,他们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关注点在学生学习声乐方面的技能,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所欠缺。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在音乐中的熏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职的学生普遍素质不如初中学生,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只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中职的学生基本是无法进行更高学府的选择,才选择中职,他们在学习中没有认识到声乐课程的清晰概念,也没有认识到声乐对他们日后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帮助,所以缺乏对声乐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大程度上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只是单一机械学习,没有主动参与和进行创造。
1.3以《鳟鱼》为例的声乐教学现状
首先,从老师层面,《鳟鱼》是比较有难度的,密集的十六音符及升降音的变换对气息控制和情感变化都有极高的要求。如果教学目标过高,既要学习歌曲,又要学习唱法会导致内容量大,难度高,学生会学得吃力,学习过程中没有成就感。其次从学生层面,气息是学生学习声乐最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气息的支持,就不能很好的学习声乐,因为声乐的气息和平时说话的气息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加强认识,就会造成在练唱过程中声音嘶哑,声带损坏。另外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进行巩固练习,导致刚学习到的方法和知识变成了被动的认知。
2中职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有效路径
2.1用心领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创作者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都寄托于音乐的歌词和旋律中,可以说,每一部音乐作品都代表了创作者的情感。在中职声乐教学中,要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艺术魅力,就必须进行情感教学。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强调情感的表达,不管是古代音乐还是现代的音乐表演,纷纷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众所周知,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不相同,有着各自独特的风味,这就造就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与众不同。虽然各个民族的音乐表現形式各具特点,但每部音乐作品中都表现出非常明确的情感。所以,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中职声乐教学中,首先就要重视情感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走进音乐作品中,感受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先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逐步将学生的情感带入作品中,进而在歌词和旋律的带动下,逐渐激发内心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学习效果会非常明显。
2.2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易于理解音乐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师对音乐作品的讲解只是理论上的分析,也只是教师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人对同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因此,在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从自身的特征、知识程度和成长过程等为出发点,用心感知音乐作品的美。在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引导学生能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欣赏和感知民族音乐独特的美,并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声乐知识,以及从民族音乐文化中得到的感悟进行小创作。例如,在中职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比较经典的民族音乐,或者为学生演奏一段民族音乐,再给学生设置一些引导性较强的问题,当学生欣赏完后,就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这段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分析这段民族音乐的创作技巧和演唱技巧。当教师做完总结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欣赏几遍音乐,并展开小组讨论。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欣赏、自主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2.3教师应丰富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其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声乐教学的效果。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各有特点,要想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音乐知识。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和理论修养。当然,不能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自身的音乐知识储备量和音乐水平,而是在教学的同时做好自学工作。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多查阅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书籍或文献,反复练习民族音乐的唱法技巧,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找到不同音乐形式之间的异同点,让学生能直观学习,帮助他们理解音乐作品。民族音乐文化的讲解,对教师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不仅要会分析音乐作品的唱法技巧,还要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进而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3结语
声乐教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中职声乐教学中,这对于声乐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发扬和传承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还能整体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晓燕.新形势下中职声乐教学改革创新思路[J].中华少年,2015,(12):75-76.
[2]常晓虹.论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黄河之声,2015,(18):35.
[3]李晓贰.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当代音乐,2016,(03):1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