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奇业,成斌,郭子琦,陈玉
(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现代羌式建筑风貌设计的引导研究
罗奇业,成斌,郭子琦,陈玉
(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羌式建筑符号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是实现羌式建筑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建筑符号学,试图从总体型态、建筑空间、建筑形体、建筑构件、建筑装饰五个方面,对传统羌式建筑符号进行现代转变的引导研究,总结出体现现代羌式建筑风格策略和方法等,为现代演绎型的羌式建筑的创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内容。
建筑风貌;羌式建筑;建筑符号;民族建筑;人居环境
羌族建筑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建筑,是羌区塑造自己本土优秀的城市和乡村风貌的重要资源。尽管传统羌族建筑在地域风貌塑造中拥有独特性,但是在使用功能上某些方面它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建筑人居环境的要求,出于对传统羌族建筑文化的延续,就有必要对传统的羌族建筑符号系统进行现代演绎。现代羌式建筑风貌相对传统羌式建筑风貌而言,具有以下特点:一、现代羌式建筑由于建筑结构的更新,其整体的形式趋于简单化;二、建筑的立面装饰更多的是通过建筑的材料的多样性,体现传统羌式建筑的视觉效果;三、现代羌式建筑是从传统羌式建筑符号体系中重构设计而成,更多是强调建筑整体的神似。
在当代建筑所表达的意义常常被人们关注的是建筑的使用功能,而建筑本身则被认作功能的展示体。在建筑学里,意大利学者翁贝托·埃可把建筑形式分成了使用功能和象征意义两种指示功能[1]。这正是建筑符号学能够引导现代羌式建筑风貌创造的重要原因,它既在乎建筑的使用功能,也在乎建筑使用功能背后的建筑文化内涵。
从传统建筑符号演变到现代羌式建筑并不是对符号的简单粘贴,而是由一个系统性的设计思路引导,根据项目的实际环境,把传统的羌式建筑符号通过合理的提取、演变、重组等进行现代演绎,最终形成一个它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但这种传统和现代的建筑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深深扎根于羌族历史文化沃土,从中汲取营养[2]。演变思路如图1。
图1 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演绎思路
基于对传统羌式建筑文化的传承,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羌式建筑符号的具体使用方式和使用部位,在符号系统构建中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初步的符号体系;第二阶段根据该领域的专家意见和问卷中的分值进行权重分析,获得其符号的重要程度;第三阶段参考王人玉[3]“基于建筑设计对建筑符号系统的分类”,确定出羌式建筑的符号类型。最终从众多要素中确定了从总体型态、建筑空间、建筑形体、建筑构件、建筑装饰五个方面构建羌式建筑符号系统引导如表1,这些经过大量筛选后的符号要素,最能体现出羌式建筑风貌,从而可以有效地为现代羌式建筑风貌的设计提供符号选择。
表1 羌式建筑风貌的符号体系
对于任何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绝对不能停留在简单式的符号粘贴和形式的模仿,在现代羌式建筑设计中,强调了总体型态天际线视觉效果和组团式的建筑布局,建筑空间组合变化,建筑形体的简化、重构、比例合理控制,通过材料的多样性将建筑构件和建筑装饰的结合作为建筑立面的装饰,其具体引导策略体现如下。
3.1 错落有致的总体型态塑造
在现代羌式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符号和设计过程起到统筹作用的就是建筑整体空间的布局。通过重组、转化的各建筑符号在整体布局完整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特性。在现代羌式建筑中尽管传统的羌式聚落空间在一些方面无法满足现代人居环境的要求,但是对传统聚落空间的格局、形态、空间组织的重构设计仍能传达出羌式建筑总体的型态特色。具体体现如下:一、传统的羌族建筑并不是依靠单一大体量的建筑体现建筑的总体的格局,而是通过组团式的建筑呈现,所以在现代羌式建筑设计中,应避免单一大体量建筑出现,大型的建筑以组团式布局,确保群体建筑中的有足够的公共空间;二、现代羌式建筑在总体型态中应该体现出传统羌族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建筑,形成的高低错落的天际线;三、建筑整体的高度应该灵活地根据建筑设计确定,避免为了塑造高耸的天际线,而忽略整体的神韵。现代羌式建筑总体型态塑造示意如图2。
3.2 规整平面的建筑空间塑造
图2 现代羌式建筑总体型态塑造示意
现代羌式建筑的平面以方形平面体块作为基本要素,因为规整的方形平面是羌族人民在复杂地形地貌中总结出来适应地震防烈度较高的羌区宝贵建筑文化遗产,它保证了羌区建筑在水平作力时,建筑的结构体系变形受力将更加均匀,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出现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了建筑安全系数;羌式建筑的院落通过建筑与建筑的围合、建筑院墙的围合等形成平面层面的院坝空间,同时结合建筑竖向的过街楼空间、退台、挑楼、筑台等共同构成一个从平面到竖向的立体式空间院落(如图3)。在现代羌式建筑设计中,应该合理地对平面院落和羌式立体叠院进行创新结合,形成一个丰富的空间序列体验。具体思路为:其一,利用平面层面的广场、庭院等空间,增加建筑场地的室外空间面积,特别是大体量单体建筑内庭院可以有效缓解体量过大带来的压抑感和采光不足等技术问题;其二,在竖向层面鼓励通过建筑退台、过街楼等空间形成建筑竖向的空间。总之,现代羌式建筑的空间强调由平面层面到竖向层面的复合式多空间组合;过街楼具有重要的空间转变功能,应该充分利用过街楼实现不同建筑间的联系和建筑与场地的竖向空间转化。
3.3 传承文化的建筑形体塑造
传统的羌式建筑和中国其他民族传统建筑一样,都是由建筑形体骨架和其他建筑构件表皮肌理色彩、装饰图案等构成,而传统的羌式建筑的骨架主要分成:罩楼、挑楼、退台形体、收分形体、纳萨[4]。现代羌式建筑是满足现代建筑功能和审美要求形成的建筑形式,在其设计中以传承与创新并重为原则,强调建筑单体、群体式建筑整体的神似。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罩楼、勒色、退台形体、收分形体、挑楼作为现代羌式建筑设计选择的基本形体符号要素,当建筑场地具有一定高差时运用吊脚、筑台、爬山形体等处理地形高差,带有碉楼的建筑将其作为建筑的最高点以增强建筑的立面造型的多样性,最终再现传统羌式建筑高低错落的立面形体;二、为了更好地再现羌族传统建筑风貌的独特性和有效地避免部分符号尺度过于突兀,所以对一些形体符号尺度有必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有收分的建筑四角倾斜角度在2°~6°,建筑屋顶四角处的纳萨倾斜角度在30°~40°、高度0.4~0.6m,其造型为直角梯形;罩楼传承“L”造型,鼓励与退台、阳台等组合运用;带有碉楼的建筑作为场地的最高层面,碉楼边长在4~5m,高度在30m内;挑楼采用封闭式,出挑尺度在0.6~1.2m,使用在墙体的单面、转角处、折口处;退台形体突破传统以间为退台单位,而根据建筑的实际功能确定出退台的尺度和方向。现代羌式建筑符号示意如图3、图4。
图3 现代羌式建筑立体式空间塑造示意
图4 现代羌式建筑形体符号塑造示意
3.4 民族特色的立面装饰塑造
羌式建筑构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功能与审美的二者统一,与传统的民族装饰共同构成了羌式建筑地域风貌视觉感知。总体来说,现代羌式建筑立面装饰具有形式简单化、装饰简洁、材料多样化等特点[3]。民族特色的立面装饰塑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筑主入口处的门扇以双数门设置,体现对传统羌式建筑入口门扇的延续;将面积较大的窗和玻璃幕墙采用棕色或褐色的花窗图案用于表面,避免玻璃面积过大对传统建筑肌理和色彩的破坏;起安全维护的栏杆,采用直棂式、木板式、图案式作为基本造型。现代羌式建筑中对面积较大的窗处理示意如图5。
图5 现代羌式建筑对面积较大窗的处理方式示意
(2)为了符合现代建筑简单化的特征,通常对传统图案装饰进行了重构选择,主要包括火和羊图腾、回纹以及少量的雪花和羌字纹,并且采用新技术、新材质将其做成装饰构件,目前常见处理方式有金纹、雕刻彩绘、玻璃印花、石材拼接成图等方式,用在建筑外部,再现传统图案的肌理和色彩。
(3)现代羌式建筑是由多种材料构成,远远超过传统的石材组合、石木组合材料。特别是随着现代建筑对于采光、通风、视觉等要求,玻璃材质大量运用在了建筑外立面,改变了传统羌式建筑的材质肌理。而传统羌式建筑色彩体系因地域原始石材、土壤差异形成了浅黄灰色、浅褐灰色、青灰色、原木色几种色系[4]。为了延续传统羌式建筑的石材质感和色彩,对于现代羌式建筑材质肌理与色彩设计引导,一般采用:其一用片石包装外墙作为现代建筑表皮的主体材质肌理,其色彩根据区域原本传统的主要材质色彩作为主基调;对于面积较大的玻璃外部、栏杆等构件采用带褐色或棕色的现代材料 (仿原木色)进行包装,其色彩作为装饰色;传统民族色彩体系白、红、黄作为点缀色,主要利用带色材质进行图案拼接、镶入等方式点缀装饰墙体。其材质的肌理和色彩引导如图6。
图6 现代羌式建筑肌理及色彩引导示意
传统羌式建筑的符号系统通过符合现代建筑形式重构组合,有利于羌族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转换,实现地域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的羌式建筑设计应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现代符号重构,进行合理的取舍,意在体现传统羌式建筑的神韵。在装饰上,利用新材料将对其装饰符号进行简化,做到与整体的简洁化的现代建筑形式相符合。
[1]华晔.基于建筑符号学的苏州建筑地域性传承探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版,2014(1):58-62.
[2]杨保军, 王飞.“器”“道” 有别,“新”“古”相谐——北川新县城城镇风貌与建筑风格的基本取向[J].城市规划,2009(12):9-15.
[3]王人玉.回族传统建筑符号的现代演绎研究——以河北廊坊大厂民族宫为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4]成斌.四川羌族民居现代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Directed Research on Modern Qiang-style Desig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of Qiang-style architectural symbol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at of Qiang-style architecture.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semiotics,this paper make attempts to perform directed researches on the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Qiang-style architecture to modernity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overall layout,architectural space,architectural form,architectural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It concludes some modern-styl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embodying the modern Qiang-style architecture,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general specific Qiang-style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style;Qiang-style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symbols;national architecture;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U026
A
1671-9107(2017)11-0037-04
10.3969 /j.issn.1671-9107.2017.11.037
2017-06-20
罗奇业(1991-),男,四川遂宁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域景观及建筑。
成斌(1971-),男,四川蓬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地域与乡土建筑。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