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翔
跨境电商新政延期催化行业洗牌
文/徐翔
9月 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新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并将跨境电商监管过渡期政策延长一至2018年底。
所谓的跨境电商新政是2016年4月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自此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行邮税税率也同步进行了调整。
新政甫一推出业内叫苦连天,实施时由于正面清单公布较晚,政策实施细则未及时公布,便导致各大保税仓内的大量清单外商品不能清关,正在运输途中的清单外商品不能进入保税区。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大量相关商品下架,跨境电商行业进入“熔断”状态。由于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不少基础薄弱的企业纷纷倒闭,退出市场。此次新政再度延期,可以看出当初这项政策制定的不严谨和过于草率。熟知跨境电商市场的李自初向记者表示,去年的延期就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项新政会趋向“流产”,今年再一次延期很可能坐实这种猜想。但是新政对跨境电商市场所带来的波动情况是无法忽视的。
对于新政会趋向流产一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则表达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政府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肯定是不断加强的,但是监管创新是持续创新过程,如今,更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个人消费者成为外贸的主体,因此监管不仅应该有效,而且需要便利,逐步适应这一趋势。此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将跨境电商新政再次延长,表明了跨境电商发展已经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看清了全球市场转型的未来趋势,而且也愿意将此作为发展对外贸易的突破口。
表达了类似观点的还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他表示,新政过渡期再次延长对跨境电商行业是利好,尤其是保税进口模式跨境电商,对直邮(含拼邮)类海淘平台则影响不大。而在延长期,一些原本具有优势的跨境电商企业则会继续加快布局和优化自身企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在未来市场的主导地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储运》杂志记者,业内有不少企业反对新政,实际上只是想乘机赚快钱,并未打算进行长期发展。在新政正式实施后,便离开跨境电商市场。因此新政延期一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政府与这种企业进行博弈的结果。
不论怎么说,跨境电商的政策红利必然逐渐消失,野蛮生长的跨境电商市场会进入深度洗牌期,而市场的竞争也趋向激烈。仅从资本来说,跨境电商企业现在融资已经非常困难,一家叫蜜淘网的跨境电商企业,在烧掉2.6亿元资金后,C轮融资前轰然倒下。而跨境电商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表示,洋码头已于今年9月实现结构性盈利,收入整体覆盖支出,计划在两到三年内上市。另外,曾碧波表示目前洋码头已基本确定C轮融资。
洋码头的盈利是跨境电商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这家成立7年的以海外买手商家实时直播海外购物场景和跨境直邮为特色一站式海外购物平台,或为跨境电商业内第一家实现盈利的企业。
目前,跨境电商巨头纷纷加大布局,在新政宣布延期一周以后,网易考拉、京东、天猫等电商均十分活跃。网易考拉与欧洲母婴产品供应商baby-walz、丹麦零售商Coop集团,瑞士零售商Migros、德国网上药房apo-rot、德国排名前三日化连锁超市Rossmann以及与荷兰的玩具进口商OTT OSIMON签约战略合作,硕果累累。与此同时,新西兰健康食品和保健品集团Vitaco在天猫开了第二家旗舰店,京东与欧莱雅全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虽然规模上不及网易考拉海购,却也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显的信号:跨境电商巨头们再次开始发力。甚至全球领先的跨境支付平台World-First11月也在上海举行新战略发布会宣布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无疑也是看好国内跨境电商市场发展。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存在各地保税区的上千家跨境电商中小企业,以宁波保税区为例,注册的518家跨境电商企业中,有线上业绩的仅有75家,其中少数几家巨头拿走了绝大多数份额,留给其他中小的生存空间实在不多。
如此看来,跨境电商新政的推迟与否,都无法阻碍跨境电商市场洗牌和重组的进程。反而成为了行业加速发展的催化剂,跨境电商巨头会继续一往无前,而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则要在推迟的这一年里,思考好进退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