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子:他为我的人生涂了很重的一抹底色

2017-12-04 02:10电影蒋筑英中饰演蒋筑英张琳
北广人物 2017年46期
关键词:张琳底色话剧

电影《蒋筑英》中饰演 蒋筑英 □ 本刊记者夯石(张琳)

巍子:他为我的人生涂了很重的一抹底色

电影《蒋筑英》中饰演 蒋筑英 □ 本刊记者夯石(张琳)

回忆起当年塑造的蒋筑英一角,巍子直言“他为我的人生涂了很重的一抹底色”。上世纪70年代,中国彩色电视的复原技术十分落后,导致颜色失真。蒋筑英与导师王大珩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巍子外形硬朗,内敛少言,虽出道甚早,但在纷纷扰扰是是非非的娱乐圈中可算是为数不多的少牵绊少是非之人。巍子的演艺之路可以说非常顺畅,他曾在宁夏当过两年知青,后考取中央戏剧学院演员进修班,毕业前因出演话剧《桑树坪纪事》而获得当年的戏剧梅花奖,迅疾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话剧新星。不久又凭主演话剧《虎符》一举拿下首届全国话剧优秀演员奖。此后巍子顺理成章地被北京人艺招至麾下,继而破格提升为国家一级演员。而滕文骥执导的《黄河谣》又为他打开了银幕大门……不过,他却是因为成功主演电影《蒋筑英》而确立演技派地位的。

巍子说蒋筑英的忘我无私、不争名利,至今深深地影响着他:“蒋筑英是一个大写的人。他的夫人路长琴说过:老蒋是一个一直想着他人的人!他会英、德、法、俄、日5门外语,翻译过大量外国资料,但从不据为己有;他帮助同事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论文,可发表时却不让署他的名字;他和别人共同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光学界的重视,被邀请出席学术会作报告时,他却让一起合作的同志去;研究所评职称、分房子、提工资,他都多次主动让给别人。”1979年,所里派蒋筑英去当时的联邦德国进修。在国外期间他省吃俭用,回国时用节省下来的外汇给所里买了一台英文打字机、一部录音机、19台电子计算器和一些光学器材部件,剩下的外汇他全部交回所里。

笔者找到一份资料,可以为读者还原蒋筑英生命的最后轨迹:1982年6月13日,蒋筑英5时离家去机场,16时5分飞抵成都。当晚,在招待所讨论检测机器的方案,工作到23时许。6月14日,蒋筑英忍着疼痛在四川某仪器加工厂工作了整整一天。晚上,蒋筑英感到腹部剧痛难忍,当夜到医院门诊部打针,未见好转。6月15日,蒋筑英转入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但是因为病情急剧恶化,医生也没有能力挽救蒋筑英的生命。

十多年前,笔者第一次采访巍子时,他的低沉、低调,礼数周全又似乎拒人千里,给我留下了很特别的印象。巍子的职业感很强,生活和职业分得很清,互不相干。他说比起塑造的人物,演员真是没有什么可张扬的,“演员要知道自己的渺小,要懂得谦卑”。我想他也许会常常想起塑造蒋筑英时的内心波澜。近几年,巍子的戏突然多起来,且部部热播,比如《铁梨花》、《光荣大地》、《打狗棍》等。不过,他依旧低调和内敛,只不过与十多年前相比更多了些从容,不再像以前显得有些“紧”,这也使得他的表演更加收放自如,平添了岁月的味道。正如他所说的,“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我偏爱英雄、偏爱那些大写的人,对这样的人充满敬佩。我也经常接到一些家长里短的本子,我也知道观众喜欢看这样的戏,但我就是喜欢不上来”。

蒋筑英

(1938年-1982年)
浙江省杭州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56年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年,考取著名光学家、长春光机所所长王大珩的研究生,后一直在该所从事光学传递函数研究工作。1982年6月,蒋筑英到外地工作,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在成都逝世。

猜你喜欢
张琳底色话剧
话剧《坦先生》
few, a few, little, a little小练
我的爷爷
永恒的底色
话剧《二月》海报
我的太行
底色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第一次玩飞镖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