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2017-12-02 17:16张志锋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3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糖尿病

张志锋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3.120

[摘要] 目的 运用对比研究的方式探讨和分析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择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均分成2组,命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2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有提高,且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也有降低,但实验组的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率为94.55%(52/55),自我管理能力能力的良好率81.82%(45/55),疾病知识掌握良好率76.36%(42/55),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100.00%,对照组的分别为87.27%(48/55)、52.73%(29/55)、45.45%(25/55)、92.73%(51/55)。 結论 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运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病情,改善了医患关系,这是一种常规化、制度化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7(a)-0120-02

糖尿病是由环境和遗传共同影响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于终身代谢异常病,患者表现为多食、多尿、乏力等,检测血糖水平升高,中老年为主要的发病群体。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果变得更加多样化,肥胖人群的数量持续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之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病程的加重,糖尿病会继发其他类型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眼病等,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健康教育,这也是治疗的基础环节,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该研究选择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对其中一部分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来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41例,年龄为34~75岁,平均年龄(57.2±9.4)岁;疾病的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为(3.9±2.3)年;患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48例,初中至大专的有35例,大专以上有27例。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有沟通障碍、病情危重、中途失访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命名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相同的治疗模式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即随机进行健康教育,回答患者的疑问;实验组在常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健康教育路径,且灵活地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这种方式称为全程化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时就开始随访,且至少1年。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3部分,具体如下。

1.2.1 建立健康教育中心 在医院的批准下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心,成员包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科护士长、专科护师以及眼科、足病、心理和营养方面的医师,共同组成专业的医学团队。科主任主要负责教育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各部门的事务;医师的工作是为患者提供具体的治疗指导以及解答患者的疑问,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科护士长负责分配和指导教育的工作;专科护师负责指导患者的保健工作,教会他们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注意监测血糖和尿糖的变化。

1.2.2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 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内外其他的健康教育经验,为刚入院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路径,在患者住院期间依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1.2.3 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 ①依据患者是否住院分院内和院外教育,院内教育包括入院的系统化教育、疾病的专项教育和出院前注意事项的教育;院外教育包括患者的门诊随访和电话回访两种方式。②开展的教育内容有饮食指导、运动计划的制定、合理用药的教育以及心理疏导等,告知患者血糖、尿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测的重要性,并注重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③开展多样的教育方式,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个体化预约指导;开设专题讲座,在开始之前向患者发放讲座简要,讲座包括讲授和答疑两部分;为患者举办联谊活动,患者互相交流疾病防治的经验、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现身说法、疾病相关知识的竞赛以及户外活动;向患者发放疾病的宣传资料和宣传栏的设立。

1.2.4 加强教育实施者的培训 定期开展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来院做指导和讲座,派遣专职的护士去进修学习。

1.3 效果评价

对比2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用密西根中文版糖尿病知识测试量表进行评估,满分23分,<15分表示差,15~20分表示一般,>20分表示良好。记录患者从治疗开始到随访1年内的血糖变化情况,空腹血糖4.4~6.1 mmol/L表示血糖控制良好,≤7.0 mmol/L表示一般,>7.0 mmol/L表示差;餐后2 h血糖4.8~8.00 mmol/L表示血糖控制良好,≤10.0 mmol/L表示一般,>10 mmol/L表示差。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用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评价,量表包括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5个项目,>28分表示良好,21~28分表示一般,<21分表示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分后分3个等级,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有52例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控制有效,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有48例控制有效,有效率为87.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曾有实践研究显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是指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的发病原因、疾病的预防、治疗方式等,与患者耐心沟通,解答他们的疑虑,帮助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从而对疾病起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该研究显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且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患者整体的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军.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193-194.

[2] 曾小丽.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用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6):11-13.

(收稿日期:2017-06-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