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治理视野中的核心意识

2017-12-02 07:33张磊
文教资料 2017年23期

张磊

摘 要: 中国改革发展任重道远,认识大国治理与核心意识的关系与规律格外重要。从突破历史局限性看,核心意识可以破解“政党规模扩大与党力退减”这一怪圈。从大国治理现实需求看,大党治理必须注重核心意识培塑。从大国治理创新看,“政党治理”与核心意识的融合提供了崭新的时代路径选择。

关键词: 大国治理 核心意识 大党治理

2016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全党要树立“核心意识”。只有高度自觉,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党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一提法,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中第一次出现。党的总书记既是中央领导集体一班人的“班长”和领路人,又是党的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带头人。不断夯实筑牢核心意识,意味着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必须坚决维护的领导核心。当今中国加速转型,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治理如此大国,清晰梳理大国治理与“核心意识”的关系,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显得十分必要。

一、核心意识破解“政党规模扩大与党力退减”:一个值得深思历史现象的时代鼎新

政党成熟与否,考察和评判的切入点有很多,但起关键和决定性作用的是领导核心的成熟。归根结底,政党活动属于人的活动,领导核心始终掌握着政党活动的最终决策权。正是由于领导核心的关键作用和科学决策,政党方针、理论路线和大政纲领才能得以形成,进而实践为全党共同意志的行动,彰显政党色彩与基本政治特征。综观大国治理,“核心意识”这一现象广泛存在。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勃兴的关键期,中国共产党只有正确处理树立领导核心权威和推动群众广泛参与之间的关系,即妥善处理权威与民主、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才能顺利实现社会成功转型、民族复兴与国家的蓬勃崛起,避免陷入“政党规模扩大与党力退减”这一历史怪圈。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5月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①这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夙兴夜寐,深刻思考治国理政重大问题,体现出真正的大国情怀。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稳步提升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彰显出“大国治理”的重要理念,并贯穿于习近平同志的全部治国理政实践之中。这成为指导中国实现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取得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众多新成就的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执政党核心意识的培育塑造,正在深刻影响中国大国治理的历史进程,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澎湃不竭的历史动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高扬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人民的拥戴下成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当仁不让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国家治理中,中国共产党既是战略关键,又是核心力量。要进一步履行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依据党章从严治党必须在实践中落到实处。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②全党的领导核心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是习近平同志。这既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政治逻辑,又是时代的鲜明结论,更是亿万中国人民做出的历史抉择。何以增强核心意识?我们必须通过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绝对中央权威和全党团结统一实现。

二、超大政党的核心意识:治理超大国家的现实需要

迈向现代化国家,中国属于“后发型”。只有依靠先进政党的有力推动与坚定领导,中国才可能实现相對于较先进国家的追赶式跨越。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③国家治理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与制度框架依据不同国家的历史、社会制度、文化传承而有所差异,但都应当遵循现代化进程中的生产力解放与人类文明进步取向。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中,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与制度框架。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水平。作为中国宪法明确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各阶层整体利益的代表者。同时,中国共产党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组织网络与堪称最严密的组织体系,其基层组织的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每一角落。超强的基层渗透、影响、动员能力世所罕见,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绝对的领导核心与无法替代的治理主体。毫无疑问,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前提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与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进步复兴的引领作用。作为领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领导者、国家大政路线方针的设计者、社会文明跃升的推动者与社会稳定繁荣的维护者。无论人口还是领土,当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超大规模,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是中国国家与政府的形象,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人民与社会的兴衰。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正在接受深刻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洗礼与考验。未来中国的前途与命运高度系于执政党和政府具备有效化解转型期经济、政治、社会风险的能力。中国国家建设对于成功实现大国治理而言殊为关键。当今时代潮流浩浩汤汤,世界格局、国际力量对比分布正在加速调整,而中国国内格局也在加剧变革。实现中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之大前所未有,一个坚强理性、富有智慧、勇于担当的领导核心对于未来的中国治理、变革而言极其重要,并且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格外必需,这与13亿多中国人民的福祉利益密切相关。这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高效治理中国的成果引发全球热议和瞩目,这充分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历史担当。塑造国内政治格局,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高屋建瓴地担负党的各项任务——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多项重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安排权力运行与资源配置。与此同时,中央权威对于变革中国、治理中国不可或缺,是人民的殷切期待与历史的郑重托付。超大型国家如中国、超大型政党如中国共产党,其治理与运作、使命与担当都须臾离不开卓越不凡的中央领导核心与超强有力的中央领导权威。无论地方还是部门,都必须主动树立牢固的核心意识,集中精力实现分管工作与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紧密衔接与有机统一,向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看齐,切不可擅自理解、自由发挥乃至“标新立异”,妨碍干扰中央科学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endprint

三、“政党治理”与核心意识的融合:大党大国治理的崭新路径

政党治理不同于传统的政党管理。政党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政党活动,意指政党内各级领导者,有效整合政党组织资源,实现本党获得、参与或执掌国家政权的政治目标。政党管理是政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组成部分。从施行重点看,政党管理所发出的指令与党员服从,强调自上而下,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更多的是注重政党的执行效率。而“政党治理”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它强调在政党管理过程中,“治理”的理念内涵与“善治”的价值取向应得到充分展现。具体而言,“政党治理”作为一种动态性、多层次性的政党建设过程,它突出表现为党内各级领导机构与众多普通党员一道,多个主体参与、上下联动、共同管理党务、发展党的事业。在管理整个党务与普通党员的过程中,政党治理强调要最大限度地在党务执行中体现合法与透明,在任务结果方面体现责任与互动,在决策规划方面体现法治与高效,在党内民主方面体现参与、稳定或包容,在党内领导者任用方面体现廉洁与公正。政党治理是集民主性、法治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现代政党发展路径,作为一种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政党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它有助于推进政党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大党治理”的提出,基于自身党员数量多,党内组织架构严密繁复等诸多特点,通过审视传统大党自身治党方略中的精华及陋俗,对照现代“政党治理”精华理念,剔除弊端,从而探索出一種崭新的、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大党治理方略,从而推动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④。

中国共产党的“大党治理”正在走一条强调核心意识与坚持政党治理现代化相融合的科学道路。党的建设堪称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敌人的不二法宝,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不断化解各类问题的有力武器。把党的建设与“政党治理”的精华部分相结合,将使我们的党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增强核心意识,具体而不抽象,实际而不表面,它不仅充分反映出一种思想政治上的高度统一,更表现为一种全党众志成城、意志凝聚的高度自觉,体现的不仅是党性和觉悟,更是毫不动摇地执行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能力。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党力”的凝结与倍增,是中国式“政党治理”的鲜活体现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时代性升华。

注释:

①②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0-401,385,118.

④高民政,姜崇辉.大国治理与大党治理——一个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J].探索与争鸣,2004(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