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68-01
这次的八年级期中测试卷中第25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MN与AD相交于点M,与BD相交于点O,与BC相交于点N,连接BM,DN。
(1)求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
(2)若AB=4cm,AD=8cm,求菱形BMDN的面积。
分析:其中第(1)小题重点考查矩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等。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些重要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因此第(1)小题得分情况良好。但第(2)小题重点考查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列方程解决问题,难度有些提升,不过也有部分学生求出AM=3、即菱形的边长为5,但菱形的面积求法不少学生选择不利于求解。
方法一:S菱形=MD·AB=5×4=20,方法二:S菱形=S矩形-2S△=4×8-■×3×4×2=32-12=20,方法三:S菱形=■MN·BD,但 MN、BD比较难求 。其中几种方法都有学生选择,显然几种方法都可以,但从难易程度来说第三种比较复杂,而第一种最简单,但选择第三种方法的人却反而居多,导致计算出错、计算不下去、花时间太长等,以至于丢分且没有时间做别的题目。这又一次让我有所思考,为什么最简单的第一种方法学生不去选择,而非得要选择最复杂的第三种呢,平时的教学中几种方法都介绍过,为什么需要用时却不能灵活选择?初二学生几何的学习已经到达一定的深度,因此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熟练掌握、融汇贯通是解题的必备条件。但有些学生定理能背的滚瓜烂熟,但一遇到又不会灵活运用,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几何学习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向自己提问:看到这个条件你想到什么?你能得到什么?和之前学的知识或做的什么题目有共同的地方?看到这个问题或结论你觉得还缺什么?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随着这样的一个个问题组成了一个问题串,慢慢的一道题的思路及推理过程也就成型了。
平时教学时我还注重变式教学、类比的思想的运用等。如题目:如图Rt△ABC与Rt△BED中∠C=∠E=90°,点C、B、E在一条直线上,若AC=BE、CB=DF,那AB和BD有怎样的关系,试证明。
这题首先要知道线段存在两种关系位置和数量。即AB=BD、AB⊥BD。其次需要证明全等的AB=BD和等角,利用三个角∠A、∠DBE,∠ABC的关系,∠A=∠DBE, ∠A+∠ABC=90°依据等量代换得∠ABC+∠DBE=90°再推出∠ABD=90°,从而得到AB⊥BD。
变式一:如:如原图Rt△ABC与Rt△BED中∠C=∠E=90°,点C、B、E在一条直线上,若AB⊥BD,CB=DF,求证:AB=BD。
此题仍需证明全等,而全等的证明需要借助三个角:∠A、∠DBE、∠ABC之间的关系∠A+∠ABC=90°、∠DBE+∠ABC=90°,依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推出等角∠A=∠DBE。
变式二:如右图将Rt△BED向左平移,使点B和点C重合,仍然可以提出上面的两种问题。
变式三:还能将这两个三角形放入正方形的背景下等。
相信學生在这些变式教学中能感受到类比的思想方法,也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并调动学习积极性。
数学的学习并非死记硬背、并非生搬硬套,数学教学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创造性思维,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的学习要增强发现、提出问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多种策略,但仍然有不少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定理解决问题,在今后我将继续尝试、继续探索新的、好的学习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