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
春天里一个鸟语花香的清晨,13岁的桑托斯·多明戈忐忑不安地走进圣胡安马丁内斯镇一家雪茄作坊,开始朗读雨果的《悲惨世界》。他的声音洪亮清脆,这是他在雪茄工厂做朗读者生涯的第一天。从1865年以来,像桑托斯这样的朗读者开始走进雪茄工人的生活。
19世纪上半叶,古巴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在西班牙人的经营下,古巴哈瓦那的雪茄生意极为繁荣,许多欧洲国家与古巴签订了长期协议,要求每年进口雪茄。古巴雪茄業迅速膨胀,仅在哈瓦那就有超过500家雪茄工厂,雪茄工人数量也超过1.5万人。
1865年,雪茄工人出身的诗人萨图尼诺·马丁诺斯创办了《曙光女神报》。然而,当时75%以上的古巴白人和90%的古巴黑人都是文盲,雪茄工人更是如此,《曙光女神报》的读者寥寥无几。马丁诺斯意识到要增加读者首要的是让雪茄工人脱盲,而让整日忙于劳作的贫苦工人全都能进学校受教育并不现实。
一次,受朋友之托,马丁诺斯去监狱里探视朋友的妻子安娜。当马丁诺斯见到安娜后,通过交谈,他感到喜出望外。监狱里为教化罪犯组织了朗读活动,安娜全身心积极参与,她甜美而有力的声音回响在马丁诺斯耳畔。他从监狱里的朗读活动中得到了启发,何不用朗读的形式给雪茄工人带去新鲜的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
1865年6月21日,马丁诺斯在费加罗雪茄工厂组织了首次朗读。从识字的雪茄工人中选出来的工人代表朗读了《曙光女神报》的一篇文章,超过300个雪茄工人聆听了这次朗读。
具有启蒙意义的朗读,给雪茄工人打开了一扇精神之窗。工人们在机械劳动的同时,可以聆听到有趣的故事和新闻,增长了知识和见闻,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工厂主也因此默许了这种形式的朗读。
渐渐地,许多雪茄工厂开始效仿,在没有扬声器和麦克风的情况下,朗读者就在雪茄工人劳动现场,坐在高脚凳上,手捧书籍,把声音传递到每个角落里。朗读者的报酬由雪茄工人支付。海明威、司汤达、巴尔扎克、塞万提斯、狄更斯的作品在工厂的穹顶内回荡,中世纪的硝烟、凄美的爱情、为自由的抗争在雪茄工人的眼前幻现,朗读者成为雪茄工人心目中的王子。
古巴独立战争期间,朗读者鼓舞了工人的革命热情,推动了古巴独立战争的胜利。直到1959年,卡斯特罗执政后,朗读者才成为工厂的雇员,拥有了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固定工资。
朗读者的朗读内容丰富多样,从一开始的读报到经典名著,时至今日像当日新闻、健康贴士、逸闻趣事和世界大事记,甚至工人们对近期的服务安排提出的要求等也被加入到朗读目录,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如今的古巴已不再像150多年前那样遍地文盲,朗读者功不可没。在卡斯特罗政府的支持下,朗读者队伍日益壮大,朗读者不但要有优质的嗓音,还要具备其他素养,许多人曾是记者、教师、诗人。2009年,古巴政府将雪茄工厂朗读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
在古巴人看来,古巴雪茄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雪茄中的顶级消费品,与朗读者洪亮温暖的声音所起到的抚慰人心、聚人心智、激发动力的精神妙用是分不开的。
(选自《山东青年》2017年3期,有删改 插图:谢 黎)
【赏析】
雪茄工人的生活本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朗读使之变得与众不同。在写法上,本文将朗读和雪茄工人联系到一起,事例典型,有力地揭示了朗读的重要性。其实,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朗读的力量都不可小视,因为它能触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影响或改变现实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