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苏派鸟笼的前世今生
王 欣
苏派方形鸟笼发源于苏州,代表了我国“南笼”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流转近千年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域特征,凝聚了一辈又一辈吴地匠人的精湛技艺,更承载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对苏派鸟笼概念的诠释、历史源头的探寻及发展轨迹的梳理,试图理清苏派鸟笼在近现代的传承情况与发展现状。
苏派 方形鸟笼 手工艺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苏州“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1]。风物清嘉的社会环境滋养了艺术的生长、蓬勃,也充分孕育了这方水土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上先后出现的“苏作”“苏样”“苏式”等词,都足以见证苏州手工艺在行业内的规模与影响力。苏式鸟笼作为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支,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流变,凝结了无数苏州工匠的心血与智慧,也完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其光彩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
(一)何谓“苏派鸟笼”
在我国,鸟笼从形式样式和风格形式上主分南、北两派。“北笼”的造型多为圆形,如靛颏笼、百灵笼、画眉笼等,其制作以京津、山东等地为代表;“南笼”则以方形为特征(图1),如绣眼笼、黄腾笼、画眉笼、芙蓉笼等,其制作中心在苏州,并遍及江、浙、沪、皖等地。
由于苏州的鸟笼制作技艺数百年来一直代表着南笼制作的最高水准,故而在民间,“南笼”一词几乎就是指代“苏派鸟笼”。不过,从专业视角来看,苏派鸟笼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技术特点,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南笼。首先,苏派鸟笼的四角不同于其他地区南笼的榫卯结构,而是采用扎线处理,即在顶档、底档及其他小档与鸟笼四角抱柱交接处用丝绳或金线等线材进行栓捆(图2)。其次,苏派鸟笼较重装饰,除了留青雕、镂雕、圆雕等雕刻手法外,金银丝、象牙、玳瑁、螺钿等都是笼身常见的镶嵌装饰材料。再次,苏派鸟笼在形态上除了以方形为主,下宽上窄的“官印笼”也是它的基本造型之一(图3)。此外,煎竹笼也是苏派鸟笼的一大特色。苏州的鸟笼师傅很早就开始运用中草药、矿物颜料等对竹子进行染色,煎煮后,竹子颜色清雅古朴,可以达到仿古的效果,而且还能增加竹子的韧性,不易霉变。
图1 、蝙蝠门煎竹绣眼笼(陈传发制)
图2 、扎线工艺
图3 、祥云门紫檀绣眼笼(方建成制)
图4 、板顶笼
图5 、亮顶笼
图6 、冰梅顶(颜虎金制)
(二)苏派鸟笼的分类及特点
苏派鸟笼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形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板顶笼
板顶笼是典型的方笼,其笼身上下宽度一致。顾名思义,它的笼顶镶嵌有4块宽约4.7厘米、长约20.7厘米的顶板。笼顶不可脱卸,在其中央位置的“夹板档”上装有鸟笼把手,名为“提笼”。选材一般与笼身相同,有时也会使用玳瑁、象牙等材料(图4)。
2、亮顶笼
亮顶笼与板顶笼的顶部结构完全不同,其顶由顶档和一个嵌于其内的可脱卸的笼顶构成。普通亮顶笼顶一般由4根小档、13根笼丝组成,中央留有安装笼钩的孔位。为了方便安装或更换笼钩,它通过两处暗销可以实现和笼身的自由脱卸与闭合(图5)。另外,苏派亮顶笼中还有一特殊的分支,俗称冰梅顶(图6)。它取材于清代瓷器纹样中的“冰梅纹”,由长短不一的竹节与梅花共同构成,工艺精巧,视觉效果古典婉约,极具苏州地方特色。
苏派鸟笼的主要式样虽然只有两种,但材料和工艺的多元化赋予了它丰富的艺术气质和个性魅力。笼身选材上以楠竹为主,兼用紫檀木、红木、黄花梨及牙料等。工艺上,有不做雕花装饰的素笼,也有在笼门、四柱、横档、笼顶、插屏等位置进行雕花或镶嵌装饰的雕花笼,以及上文提及的煎竹笼。
(一)历史上的苏派鸟笼
苏州人喜欢鸟,不大的古城中有很多地名都与鸟有关,如黄鹂坊桥、乌鹊桥、金雀巷等。明代画家文震亨在《长物志》里写道:“百舌、画眉、鸜鹆饲养驯熟,緜蛮软语,百种杂出,俱极可听,然亦非幽斋所宜。或于曲廊之下,雕笼画槛,点缀景色则可,吴中最尚此鸟。”[2]可见,苏州人爱鸟养鸟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已成为市井生活的一部分,极富情趣。
苏州鸟笼制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南村辍耕录》中记载:“詹成者,高宗朝匠人,雕刻精妙无比,曾见所造鸟笼,四面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而且玲珑活动。求之二百余年来,无复此一人矣。”[3]根据这段史料推断,苏州鸟笼工匠詹成当时所做的是饲养画眉鸟的板箱笼。其正面插笼丝、开笼门,其余三面和笼顶皆装饰了雕花板,这样的鸟笼样式也一直延续至今。应该说,詹成开创了鸟笼与竹刻艺术相结合的先河,也将苏州鸟笼从日用品向工艺品推进了一大步。
宋元之后,苏州逐渐成为全国手工艺生产中心,至明清时期民间养鸟玩笼的风俗达到高潮,苏州的鸟笼制作技艺与规模也随之发展至新的高度。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苏州制笼名家辈出,清代同治年间苏州昆山杜姓师傅做的“杜家笼”、光绪初苏州常熟梅凤林的黄腾笼因工艺精湛、制作考究,都曾掀起“一笼难求”的热潮,成为旧上海及江浙一带养鸟人追捧的对象。
(二)苏派鸟笼的近代传承
近代以来,苏派鸟笼的传承始终没有中断。民国时期,苏州观前街玄妙观西脚门和东脚门集中了四五家售卖鸟笼的店铺,创建于光绪末年的“天凤斋”是其中最有名气的老字号,此外还有“梅凤林”“地一篷”等。这些店铺有的从苏州及周边县市的手艺人手中收购鸟笼,有的自己拥有制笼作坊,所制的笼具均会署上店名。据“天凤斋”做鸟笼的俞师傅后人回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天凤斋”曾制作绣眼笼和黄腾笼各一只,所用有象牙、樱木、檀香木等珍贵材料,由于设计巧妙、独具匠心,其中一只当年在江苏省地方物品博览会上获奖,而另一只则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展出。
民国时期,苏州兴盛的鸟笼行业出现了不少代表人物,金三畏就是其中之一。金三畏本是牙科医生,但有着一身金丝镶嵌的好手艺,擅长制作镶嵌金丝的绣眼笼。现在苏州博物馆中就陈列有一款金三畏的嵌金丝小叶紫檀绣眼笼。该笼柱顶“鸡头”位置分别用金丝镶嵌了“延”“年”“益”“寿”四个汉字,另外在挑棍、笼脚等处还镶嵌有二方连续的回纹图案,整件作品精工细作,风格秀丽。除金三畏之外,梅凤林、姚直甫、单耀宗等也都是同时期的苏派鸟笼制作名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手工艺行业受到重创,苏派鸟笼行业日渐式微。少量从业者进入国营苏州花木盆景公司,仅仅制作用于鸟类出口所需的运输榻笼。在“文革”运动中,养鸟被视为“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四旧”,绝大多数鸟笼师傅迫于生计只能改行,这对苏派鸟笼造成的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鸟笼行业一度在苏城一蹶不振,这种低迷的情况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前夕。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养鸟群体不断扩大,鸟笼需求也进入旺盛期,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原本就处于“南笼”制作中心的苏州鸟笼行业迅速复苏。据苏派鸟笼名家方建成回忆,当时苏州闾邱坊已经聚集了不少商贩售卖鸟笼,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与鸟笼师傅密切合作,共同将鸟笼带出苏州,引向了全国。
然而行业的复苏并不意味着技术的恢复,由于当时鸟笼师傅大多只能完成一些做工粗糙的“榫头笼”“扎角方”等所谓的“草笼”,因此制笼技术较明清时期而言已是大幅倒退。不过行业中每一位成员在薪火相传中都未止步不前,改革开放后的二三十年间先后涌现出了如陈瑞林、荣全、卞水生、颜虎金、方建成等多位名家,他们始终秉承匠人精神,通过数十年持之以恒的研究与探索,一点一滴恢复着苏派鸟笼最传统的制作技艺。比如荣全师傅最擅长制作“大圆角”扎线鸟笼,颜虎金师傅以冰梅顶绣眼笼制作、煎竹工艺见长,而方建成师傅则扬名于黄腾笼、鸟笼配件“九件套”等。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有了这些鸟笼师傅的悉心付出、共同努力,苏派鸟笼的传统制作技艺才免于失传的危险,传承才得以延续。
(一)苏派鸟笼的当代艺术造诣
根据二十世纪日本著名思想家柳宗悦的观点,手工艺涵盖了“贵族的工艺” “个人的工艺”和“民众的工艺”三个方面,前两者不以实用为主要出发点,较为注重艺术效果,本质上属于“欣赏工艺”的范畴,而“民众的工艺”则是手工艺人为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所大量制作的、价廉物美的器物。苏派鸟笼世代相传发展至今,也逐渐细分出了上述三种不同属性。
苏派鸟笼的首要身份自然是“民众的工艺”。它以实用、服务普通百姓为主要目的,是“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厚交往的工艺品”[4]。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元、四元一只,到如今一两百至五六百一只,这类鸟笼材料普通、工艺制作要求不高,只需满足于饲鸟养鸟的基本需要。同时,市场中还有一部分苏派鸟笼,它们往往选材名贵、工艺繁复、装饰手法多样化,以高收入人群为服务对象,以收藏为主要目的,美术性要素成为这类鸟笼的主要价值,同时还承载着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观念。2016年苏派鸟笼名家颜虎金设计、制作了一对名为《福笼》的小叶紫檀嵌金丝绣眼笼,他通过金丝镶嵌巧妙地将“四大园林”等苏州元素融入作品中(图7),这对鸟笼充分体现了“个人的工艺”和“贵族的工艺”重装饰轻实用的特征,完全属于“作者以表现为目的而自由创作的器物”[5]。该作品也集中反映了苏派鸟笼在当代艺术之路上的创新尝试,充分体现了当代苏派鸟笼行业从业者们不安于现状,不断开拓新思路、开发新工艺、创造新格局的进取精神。
(二)对于苏派鸟笼的政策保护
近几年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苏派鸟笼虽然算不上是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角,但是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元化的艺术融合,使它也逐渐进入了非遗保护的视野,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图7 -1、《福笼》(颜虎金制)
图7 -2、《福笼》(颜虎金制)
在有关政府部门的积极扶持下,苏派鸟笼制作技艺于2009年进入苏州区级非遗名单,又于2011年被列入苏州市级非遗目录。为更好地保护好传统工艺美术,特别是将传统技艺中的精华保留下来,苏州市政府早在2008年就颁布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与资助暂行办法》,着手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2014年经过层层筛选,确定颜虎金为苏州市苏派鸟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并制订了详细的传承计划、目标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途径、步骤等。2015年苏派鸟笼制作技艺正式成为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一系列政策层面的官方认定不仅确立了苏派鸟笼制作技艺当代发展的新起点与新高度,同时也成为这门古老手艺未来能够持续传承、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苏派鸟笼的人才队伍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苏派鸟笼在苏州市区范围内的制作者约15人。从业总人数虽然与其他一些手工艺行业相比较少,但年龄结构分布较为合理:其中70—80岁约占6%,60—70岁约占27%,40—60岁约占40%,30—40岁约占27%。
从业总人数少的现象与鸟笼行业自身特点密不可分。由于鸟笼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工序与工艺技术含量较高,因此自封建社会以来它就一直属于“暗行”,对于外人鸟笼师傅讳莫如深,同行之间交流也甚少,这都严重影响了这门技艺的普及与推广。同时,苏派鸟笼的传承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形式。较长的学习周期,使得学徒往往要经过数年专心学习才能掌握师傅的绝艺,并且对于学习者的技术功底要求也较高,这些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鸟笼行业从业者的规模。不过,相信随着未来行业规模的发展与扩大、非遗传承体系的落实到位,必将会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其中,为苏派鸟笼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只小小的苏式鸟笼从历史长河中走至今日,流转千年依然生机勃发,苏州作为“南笼”的中心,地位也依旧无法被撼动,这背后彰显的是苏派鸟笼精妙的艺术魅力、厚重的历史积淀,更离不开苏派鸟笼行业手工艺人们持之以恒的匠心传承。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探讨苏派鸟笼的发展与传承,其意义显然不只限于技艺本身,更关乎传统文脉的延续与传递。
[1] 陆机.陆机集.金涛声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72
[2] 文震亨.长物志校注.陈植 校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25
[3]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73
[4] 柳宗悦.民艺四十年.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53
[5] 柳宗悦.工艺文化.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
(王欣,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