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戍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新生儿科,江苏 苏州 215002)
【护理创新】
新生儿电子腕带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刘永戍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新生儿科,江苏 苏州 215002)
介绍新生儿电子腕带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新生儿电子腕带由腕带本体和固定带组成,腕带本体包括信息区和通孔;固定带采用棉质纱带,信息区由腕带打印机打印出新生儿信息,棉质纱带穿过通孔将电子腕带佩戴于新生儿的手腕或脚踝。经临床4 000余例住院新生儿使用,发现该电子腕带可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率,降低身份识别错误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及家长满意度。
新生儿;电子腕带;安全护理
新生儿是医院内的特殊群体,外貌、特征相似,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国内的新生儿病房及监护室大多执行无陪护制度[1];医院通常会采取为新生儿佩戴2条腕带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身份识别,以保证新生儿无陪病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安全性。随着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临床应用的成熟,结合条码技术的患者手腕带标识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与医院各种诊疗服务活动联系在一起[2],但是,这种腕带多为成人使用,没有专门针对新生儿的腕带产品。而给新生儿使用成人的腕带,一是这种材质相对于新生儿来说,质地较硬,不透气,容易造成皮肤过敏;二是按扣式结构使按扣处与新生儿的皮肤接触摩擦,容易导致皮肤发红甚至破损。为了使住院新生儿使用安全、可靠的腕带标识,笔者研究设计出新生儿电子腕带,2016年2—12月经4 000多例住院新生儿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材料 无毒、抗菌、防水、防过敏、柔软的纳米硅胶材料,棉质纱带。
1.2 设计与制作 新生儿电子腕带外形呈长椭圆形,由腕带本体和固定带组成,腕带本体包括信息区和两侧边缘的通孔,固定带为棉质纱带,信息区域由腕带打印机打印出住院新生儿信息: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入院日期;打印出的信息防水、防乙醇、防腐蚀而不掉色,棉质纱带穿过通孔将电子腕带固定在新生儿的手腕或脚踝,此电子腕带本体长11.5 cm,宽1.6 cm,信息区域长6 cm,固定带依据新生儿的手腕或脚踝的周径选择合适的长度。其结构示意见图1。
图1 电子腕带结构示意图
2.1 电子腕带的生成 新生儿办理入院后医院信息系统生成新生儿信息,系统自动将新生儿信息传送到腕带标识系统,护士在新生儿信息栏点击“打印腕带”即可自动生成并由腕带打印机打印出带有二维码的电子腕带;腕带中新生儿的信息包括新生儿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入院日期。
2.2 电子腕带的固定 护理人员根据新生儿脚踝或手腕周径选取合适长度的白色棉质纱带,穿过电子腕带的通孔,将腕带系于新生儿脚踝或手腕,佩戴时松紧适宜,以容纳一小指为宜。
3.1 新生儿电子腕带的使用可降低皮肤问题的发生率及腕带脱落率 打印的新生儿电子腕带属于一次性物品,采用无毒、防过敏、抗菌、柔软的纳米硅胶材料,表面光滑、防水、安全可靠,电子腕带仅以白色棉质纱带穿过通孔系于新生儿脚踝或手腕,有效固定电子腕带,减少腕带脱落现象的发生;电子腕带与皮肤接触面积大大减少,又不压迫局部皮肤,降低了皮肤问题的发生率[3]。
3.2 新生儿电子腕带的使用降低身份错误的发生率 新生儿入院时信息来源客观可靠,打印的电子腕带内容准确,杜绝了人工手写的失误,电子腕带材料防水,打印出的信息防乙醇、防腐蚀、不掉色,信息清晰不易模糊,避免了长时间住院新生儿由于反复沐浴、核对等操作导致的腕带信息模糊,保证了新生儿身份的准确性、安全性。在临床操作中如电子腕带被污染,只需使用湿纸巾擦拭即可保持腕带清洁,固定带污染则需及时更换。
3.3 新生儿电子腕带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家长满意度 新生儿电子腕带的使用,配合了移动护士工作站与掌上电脑延伸功能,有效帮助医护人员使用掌上电脑对新生儿身份进行快速确认,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查对辅助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新生儿办理出入院护理人员与家长交接时增加了核对的客观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新生儿身份错误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及家长的满意度。
[1]傅爱萍.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65-666.
[2]李 瑞,王力红,韩斌如,等.对移动护理腕带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3,8(10):36-38.
[3]卓瑞燕,郑若菲,王瑭颖,等.NICU新生儿身份识别体系的构建[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3):160-161.
[本文编辑:江 霞]
R471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8.074
2017-04-10
[专 利 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620626536.9)
刘永戍(1973-),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副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