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741001)
天水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裴文涛1,王学恭2
(1.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741001)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分析了2005—2014年天水市及各区县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无论以全国还是以甘肃省为参照区,2005—2014年天水综合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且整体呈减小趋势,但综合承载力在2009年以后呈增加趋势。以甘肃省为参照区,天水各区县相对资源承载力仅有清水县一直处于富余状态,而在超载区县中,甘谷县的超载尤严重;以天水市为参照区,呈超载状态的有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县。其中,甘谷县、武山县超载较严重,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呈富余状态。天水各区县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并且其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赖较大,因此为保证天水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适当增加耕地资源、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
相对资源承载力;综合资源承载力;天水市;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但人口剧增、经济发展不均衡、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发展弊病也随之而来。同时,人口、经济与资源发展严重失调,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区域人口分布与资源的相关性、评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已得到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和大量应用[3-12]。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别于传统的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指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共同作为承载资源,通过选取比研究区更大地区的理想状态作为参照区,然后参照该区的资源人均拥有量,分析得出研究区的资源承载力的相对大小及其变化[3,13]。
当前国内利用有关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在东南地区、华北地区、东三省等地区的省市[4-9]已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而对甘肃省的相对资源承载力虽然有研究[11,12],针对甘肃省各市及各区县的研究尚不完善。据此,本文选取甘肃省天水市作为研究区,分析了2005—2015年天水市及各区县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并为天水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104°35′—106°44′E、34°05′—35°10′N)、陕西、甘肃和四川交界地带,海拔为1130—2700m,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天水市市辖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县,总人口为370.4万人,人均GDP为2722.40元。天水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矿产资源约35种;经济作物可达20余种,著名的特产有水密桃、西瓜、苹果和梨等;旅游资源丰富,被列为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的多达245处,其中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麦积山石窟、仙人崖、伏羲庙等。天水市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常年盛行东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被贯以“陇上小江南”的美誉;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降雨量580.0mm,全年65%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并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年平均蒸发量为1314.9mm年最大积雪厚度为15cm。天水市地形较复杂,地处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的过渡地带,是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区,地势相对较高,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的低、中山地。
2.1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依据相关研究进展,结合天水市的实际状况,本文以耕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指标,以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资源指标。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Crl=I1×Ql;I1=Qp0/Q10
(1)
式中,Crl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Il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指数;Ql为研究区耕地面积;Qp0为参照区人口数量;Q0为参照区耕地面积。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Cre=Ie×Qe;Ie=Qp0/Qe0
(2)
式中,Cre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Ie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指数;Qe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Qe0为参照区GDP。
综合资源承载力:
Cs=β1Cr1+β2Cre
(3)
式中,β1、β2分别为两者权重。依据相关研究进展,咨询专家和天水市的实际情况,可确定β1=0.6、β2=0.4。
2.2 评价方法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①当研究区实际人口数(P)大于可承载资源承载力人口数(Cs)。即(P-Cs)gt;0时,处于超载状态。②当研究区实际人口数(P)小于可承载资源承载力人口数(Cs)。即(P-Cs)lt;0时,处于富余状态。③当研究区实际人口数(P)等于可承载资源承载力人口数(Cs)。即(P-Cs)=0时,处于临界状态。
研究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6年的《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和2006—2016年《甘肃统计年鉴》。
3.1 天水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
与全国对比:以全国为参照区,选用2005—2015年天水市的相关指标数据(表1)和全国的相对土地、经济资源承载力指数(表2)进行计算。
表1 相对于全国天水市2005—2015年相对资源承载力
表2 全国2005—2015相对土地、经济资源承载力指数
从表1、图1来看:①2005—2015年天水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较于全国持续处在富余状态,而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远超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表明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是支撑天水市发展的关键,但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整体呈减小趋势。②2005—2015年天水市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较于全国而言持续处于超载状态,表明天水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自2005年以来随着天水市经济平稳的增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由2005年的102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12万人。③天水市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在2005—2015年一直处在超载状态,但其变化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以前,随着人口的增长,超载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以后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经济快速增长,承载力超载人数由2009年的77.22万人减小到2015年的53.82万人,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内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有显著影响。
图1 2005—2015天水市相对于全国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
与甘肃省对比:以甘肃省为参照区,选用2005—2015年天水市的相关指标数据(表1)及甘肃省的相对土地、经济资源承载力指数(表3)进行计算。
表3 相对于甘肃省天水市2005—2015年相对资源承载力
从表3、图2来看:①2005—2015年天水市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较于甘肃省持续处在超载状态,且整体呈减小趋势,由2005年的284万人减小到2015年259万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始终位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上部(图2),表明自然资源(耕地资源)对天水市的发展起支撑作用。②2005—2015年天水市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于甘肃省始终处于超载状态,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整体变化趋势来看呈增加趋势,由2005年的192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212万人,增幅较小,反映出天水市的经济发展低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发展较滞后。③天水市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在2005—2015年一直处于超载状态,其变化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以前,超载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以后,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承载力超载人数迅速减小,可见短期内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有显著影响。
3.2 天水市各县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
与甘肃省对比:以甘肃省为参照区,选用2005—2015年天水市各区县的相关指标数据与甘肃省相对土地、经济资源承载力指数进行计算,见表4。
图2 2005—2015年天水相对于甘肃省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
表4 相对于甘肃省2005—2015年天水市各区县相对资源承载力
从表4、表5来看:①2005—2015年除了天水市清水县不存在超载外,其余各区县一直处在超载状态,且2015年各区县的相对资源承载力都有所减少。②依据计算结果可将超载区县分为两个集团:第一个集团为超载达20万人以上的秦安县与甘谷县,但秦安县在2009年以后超载降至20万人以下。第二个集团为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张家川县,超载处在10万人以上20万人以下,而张家川县2009年以后超载降至10万人以下,麦积区承载压力呈逐年下降趋势。
表5 相对于甘肃省2005—2015年天水市各县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超载
与天水市对比:以天水市为参照区,选用2005—2015年天水市各区县的相关指标数据和天水市相对土地、经济资源承载力指数(表1)进行计算。
从表6、表7可见,2005—2015年在天水市各区县中,甘谷、武山、张家川呈超载状态,其中甘谷、武山超载较严重;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呈富余状态,清水县富余明显。
表6 相对于天水市2005—2015年天水市各县区相对资源承载力
表7 相对于天水市2005—2015年天水市各县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超载
4.1 结论
对天水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得出:①以全国作为参照区,2005—2015天水市综合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且综合承载力整体呈减小趋势,反映出近11年间天水市发展一直低于全国平均状况,但从2009年后开始其综合承载力呈增加趋势,超载整体呈减小趋势。②以甘肃省为参照区,2005—2015天水市综合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说明近11年天水市综合发展水平落后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状况不佳,综合承载力发展趋势与全国较为一致。③无论是以全国还是以甘肃省作为参照区,天水市相对资源承载都处于超载状态。尽管随着经济的增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影响逐渐增大,但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影响仍起主导作用,说明土地资源是天水市发展所依靠的资源,农业人口较多,经济欠发达。天水市相对资源承载力虽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以全国和甘肃省作为参照区都反映出自2009年以来相对资源承载力超载减少明显,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人口的向外输出,有效缓解了当地的资源承载力压力,天水市未来还是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对天水市各区县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可知:①以甘肃省作为参照区,2005—2015年在天水市各区县中除清水县外其他各县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其中,秦安县的超载减少较为明显,尤其2009年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是超载减小的主要原因,反映出天水市各区县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性显著。②以天水市作为参照区,反映出2005—2015年天水市各区县的综合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如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承载力呈富余状态,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县呈超载状态。③以甘肃省和天水市作为参照,仅有清水县一直处在富余状态,同时反映出经济较发达的秦州区、麦积区、秦安县对经济资源的依赖性较强,经济较落后的清水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县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较强。
4.2 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体来看,天水市人口长期处于超载状态,人地矛盾是制约天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培养优秀的务工人员,增加向外省、市输出劳动力,提高本地收入,缓解当地的人口压力。天水市人口分布不均是导致个别区县人口处于超载的重要原因,促进县与县人口迁移能够减小局部地区的人口超载压力。
从以上分析可见,天水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较大,而耕地资源减少已是事实,今后如果只顾发展经济,忽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最终会导致自然资源短缺。因此,为了保证天水市的可持续发展,要适当增加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保护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效减小当前的自然承载力超载情况。①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增长有利于提升经济资源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弥补自然资源短缺所带来的问题。天水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使用能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增加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进而促进天水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今后天水市的发展要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经济的关系,才能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马世骏,王如松.复合生态系统与持续发展[A].中国科学院复杂性研究编委会编.复杂性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30-239.
[3]黄宁生,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经济地理,2000,20(2)∶52-56.
[4]王宗明,张柏,何艳芬,等.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2)∶5-6.
[5]张艾.广西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学术论坛,2000,(4)∶53-56.
[6]刘涛.山东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4)∶4-7.
[7]刘兆德,马传栋.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山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52-56.
[8]王树通,郭怀成,王丽婧.北京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5)∶90-94.
[9]张正栋.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6)∶758-763.
[10]谢红霞,任志远,莫宏伟.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6)∶76-80.
[11]李丽娟,张勃.甘肃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与区域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7)∶1-5.
[12]郭成利,董晓峰,刘理臣,等.“5.12”地震灾区甘肃陇南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2)∶54-61.
[13]陈俊杰.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魏丽波,刘养洁.太原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59(S2)∶54-57.
[15]王兴,刘欣.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3)∶308-310.
[16]刘凯,任建兰,张理娟,等.人地关系视角下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9)∶77-84.
StudyonChangeofRelativeCarryingCapacityofResourcesandSustainbaleDevelopmentofTianshuiCity
PEI Wen-tao1,WANG Xue-gong2
(1.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2.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741001,China)
This paper used the theory of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resources,taking Tianshui as the study regions,calculating the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the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economic resources and 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change of Tianshui from 2005 to 2015.Thus conclusions were drawn:No matter what the whole country or Gansu of reference areas,during from 2005 to 2015 years the 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of Tianshui was in a state of overloading,and the overall decreasing.But it was in an increasing trend after 2009.Taking Gansu as the reference areas for counties,the 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in counties of Tianshui showed:Qingshui was the state of relative enough from 2005 to 2015,and Wushan,Gangu was serious overload.Taking Tianshui as the reference areas,the 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in counties of Tianshui showed:The 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of Wushan,Gangu,Zhangjiachuan,Qinan was the state of overload,as well as the 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of Qinzhou,Maiji,Qingshui was the state of relative enough from 2005 to 2015.The 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was obvious difference of among counties in Tianshui and the sustainbale development depended on land resources.Finall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in Tianshui,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ianshui.So it wa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size,proper in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acceler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save energy.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resources;synthetic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Tianshui 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3969/j.issn.1005-8141.2017.05.007
X826;F062.1
A
1005-8141(2017)05-0545-04
2017-03-23;
2017-04-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41061022)。
及通讯作者简介:裴文涛(1995-),男,甘肃省天水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岩石矿物、第四纪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