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前进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及经验启示

2017-12-01 09:28
长江丛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道路特色建设

马 磊

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前进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及经验启示

马 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回答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战略发展道路。回顾历史可知,探索这样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中国搞社会主义,取得过不小成就,也遇到过曲折困境,后经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本文拟对整理以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对其当代启示以及历史经验进行研究。

探索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验启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摸索历程

从成立了新中国开始,我国就产生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其核心是毛泽东同志,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展开了相应的摸索以及分析。当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并无现成经验,故“以苏为师”,学习苏联的各项制度、各种经验,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随着苏联在诸如政治经济制度、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关系等问题上的种种做法所暴露出的模式弊端,加之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变化,给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同时,在摸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期间,我们并没有重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于强调主观努力的作用以及主观意志,经历了“人民公社”、“大跃进”等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发生困难。

在吸取了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经验之后,特别是基于对“文革”的深刻反思和对中国现实与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在当时的重要时刻,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也就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再次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明确,同时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二大在1982年9月召开,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提到: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于我国实际国情,发展自己的道路,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我们长时间通过大量经验所获得的结论。从这之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我国加快推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被果断破除,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发区;大胆尝试所有制改革,大致产生了以公有制为核心、多种运营方式以及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除此之外,还出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党的十三大在1987年10月召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同时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邓小平同志详细解释了社会主义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问题。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发展,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经济建设上的重要战略决策。

党的十五大在1997年9月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而不断优化以及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格局,同时将我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邓小平理论,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从而完成现代化,即使在新世纪也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我国建设以及发展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到中国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环境资源约束等很多新问题,提到了科学发展观,详细解释了实现哪些发展、如何发展等重要问题。《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其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思想,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这个战略思想,党以及政府实施了很多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同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免除了农业税,使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以及农村面貌获得极大改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实践与认识的深入,不断从抽象到具体。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含义。在提出这些道路后,摸索以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越来越清晰,结构也愈加完整和健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的经验启示

从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在四个全面战略格局的引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的越来越坚定。

(一)立足本国实际情况,对实践检验表示尊重

毛泽东曾提到过:了解中国国情,是认清所有革命问题的前提。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斗争,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准确掌握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属性、前景以及对象等各种基本问题,通过革命实践,摸索出了一条和中国国情相符的革命道路,也就是武装夺取政权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所经历的失误和挫折,其根源也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当时的客观实际、基本国情,违背了发展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损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昭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中国道路,谋划未来发展,一定要根据我国实际国情,立足正处在并长时间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在这个国情的基础上,我们更应珍惜党在摸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期间获得的各种宝贵财富,比如基本纲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经验等,从而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曾提到过:现阶段,我们所开展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尚未提及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提及过。我们只能通过实践进行摸索和研究。我们认清了国情,明白了任务,就必须尊重实践这个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更加要立足本国国情,尊重实践检验,“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

(二)着眼现实问题,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而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如生态问题、社会分化、极端思潮、周边外交的不确定状态要求我们继续探索实践,攻坚克难。正如习近平所说,“现在的中国,已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在新的起点上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

在这个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着眼于现实问题,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上所通过的。其中提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目标,同时应统一安排全面深化改革。中央从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开始到2016年9月24日的1000天,中央深改小组共召开了27次会议,审议了162个文件,其中47份文件直接关系社会民生改革。此外,其他涉及经济改革、法治改革以及反腐改革等也都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现实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摸索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通过大量实践了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推动中国进步的重要法宝、“关键一招”就是实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就是面对现实问题,加快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市场经济、和谐社会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历史选择、现实选择。

(三)坚持两个“不走”,坚定道路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过,道路问题决定了党事业的成败衰亡,道路就是党的根基。习近平同志将道路问题提高到党的根基的高度,代表着道路问题会对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顺应时代、深得民心的道路;是经过实践检验、历史检验、人民检验的正确道路。历史告诉我们,道路选择不易,道路探索艰辛。当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能成为动摇道路自信的理由。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不能把应该坚守的根本给丢掉了,不能把已经生成的发展优势给放弃了。丧失自信的国家永远看不到希望,缺乏自信的民族永远没有前途。坚定道路自信并不意味着自我僵化,未来的探索离不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将中国道路拓展向前。

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反复、不折腾,始终保持对道路的战略定力,坚定道路自信,不犯颠覆性错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只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党以及人民的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承载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巨轮才能乘风破浪,一直驶向光明的未来。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马磊(1989-),男,上海人,政治学硕士,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形势与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道路特色建设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