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宇
(萍乡市图书馆 江西 萍乡 337000)
图书馆公共教育职能的发展
孔 宇
(萍乡市图书馆 江西 萍乡 337000)
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成为世界发展主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图书馆拥有最为丰富的资料文献资源,其免费开放更是让它成为人民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殿堂,怎样使图书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促进全社会知识水平的进步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图书馆;公共教育;发展创新
人类文明泱泱几千年,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宝贵文明,是无法复刻的珍贵精神财富。从原始人的壁画,西方文明的羊皮纸,到春秋战国的木牍竹简,从秦汉王朝的绢布,到后来的纸质书籍,都是为了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记录下来。图书馆的产生,适应了人类保存文化,留存思想精髓的需要。
从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发现,图书馆产生的最初作用在于保存文献典籍。在我国,奴隶制时期由史官对皇室活动的记录,形成了由原始资料构成、内容单一的图书馆。从商代到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百家争鸣盛况,各种思想文化融合、碰撞、发展之下衍生出大量的思想流派,各种思想流派对文化典籍的收藏促进了私人图书馆的兴起。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日益兴盛,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对藏书目录的编辑。通过对图书的全面收集、校订、编著、缮写复本,对人类知识文化遗产的保存作用更进了一步。而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图书馆藏书数量激增,图书馆开始承担更大的保护文明成果的责任,体现在当时的图书馆对收集补充国家藏书的重视,尤其是对失传、残卷的修复整理工作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承前启后。
我国革命先驱李大钊曾指出:“现在的图书馆已经不是藏书的地方,而为教育机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信息的更新越来越快,学校教育在教授知识滞后性这一问题日益突出,而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丰厚的知识储备积累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现代新型图书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其对人民群众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一是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主要是通过免费开放书籍,提供阅览室供读者自我吸收,自我提高,自我研究。当前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品种丰富,品类多样,并在不断收集更新之中,也一直在为任何阶层、任何人群做好文献资料阅读和信息查询服务而努力。这种方式使全体大众受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其二是图书馆组织策划的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是主动教育的进一步体现。网络技术的普及导致信息大爆炸,因而现代人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而公共图书馆拥有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往往是人们参加各种培训、讲座、展览的不二之选,公共图书馆也顺应时代变化承担起主动教育的责任。主动将资源晒出来,主动将知识送出去,主动整合分类资源专业专向提供服务,让文化资源、文明知识成为社会继续教育,持续教育的沃土,引领城市文化力量,辅助城市文明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图书馆事业的进程。我国幅员辽阔,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加强,国际地位逐日显重。人民的生活重心已逐渐从吃穿用度向精神需求和文化氛围转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文化渴望是图书馆事业的契机也是图书馆工作的新压力。然地域的差异,经济发展起步差异也无可避免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平衡。就我江西省图书事业而言,“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支持力度,财政投入稳步增加。我省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结构合理、方便快捷、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全省公共图书馆上等级率达9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益明显提升,但是,面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面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在总体上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还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全面提供标准化、均等化的图书馆服务,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再来看看仅经济较发达地区一个村的状况。深圳宝安区松岗镇溪头村总面积超过32000平方米,总藏书接近200万册,用于创建村图书馆的资金达6000万元,设备优良,管理规范,2003年就安装使用了图书馆管理软件,实现了网上查询图书的功能。地区资源配比差异十分巨大。
随着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全球化发展,公共资源共享和地方文化保护都面临紧迫的局面。在保护和维系地方特色文化持续发展的同时,搜集整合各方资讯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再分类专向化利用都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仍然就江西而言,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增长幅度不一,增长多来自于新馆建设和特定项目的投入,多为一次性,且与当地领导的重视程度相关。各图书馆购书经费投入增长缺乏制度性安排。在“十二五”规划中,全省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定为人均0.68册,但到“十二五”末,实际只有人均0.48册。全省人均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定为人均0.9元,而实际只达到人均0.54元。全省提供远程访问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比例定为50%,虽然市级图书馆百分之百达标,但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的达标率却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这些不仅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的指标,而且与《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要求也有巨大差距。在城乡服务均等化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城市社区、乡镇村落没有自己的公共图书馆,基层地区的老百姓还无法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享受不到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服务红利,这与构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战略目标、与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
图书馆人员配置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有效建筑面积较十年前增加了三分之二,藏书总量增加了七成,总流通量则增加了一倍,而图书馆从业人员数量只增加了百分之六。而现代图书馆统一实行免费开放,这样一来全国各级图书馆工作量激增,使图书馆人手不足成为图书馆的一个普遍难题。此外,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现代社会对图书馆提出了现代化的新要求,公共图书馆在适应新的社会要求的转变中更加需要补充数字科技、法律专业从业人员以适应新的服务形式的需要。
思维创新是创新,角度创新也是创新,面对老调重弹周而复始的老问题,我们要推倒重来是需要巨大资源耗费和精力建设的。效果出来也未必就一定没有其他问题,能够客观理性地面对问题,让思维活跃起来,针对性地最大力度地协调好也是一种创新。
物博地大,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地域差异和发展先后导致的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有一定的普遍性,地方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资源配置比例不均,当然还有人口密度、交通、环境等情况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一个城市乃至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交流成为缩小差距明确定位的最佳方式。如何将图书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发挥出来,是图书馆行业共同的努力方向。例举苏州,苏州图书馆允许流浪汉进入馆内休息、学习,在公共教育零门槛的落实上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阅读主流目前仍然是小众化现状,如何使其成为一种大众化行为,我们又回到图书馆公共教育职能这个出发点上。同样例举苏州,有一家营利模式的诚品书店,这间以精神补给为主旨的独立书店,借助资本的力量,在结构和商业模式上大胆创新,进化成一个多元文化品牌。虽然是营利性模式,但是这家书店的运行形式和多元化组成思维是值得我们思考、斟酌、借鉴的。作为一家私营企业能站在社会文化发展与再教育精神补给的角度创业,本身就是一种突破,而作为公共文化事业传承传播窗口的图书馆困苦于传统模式,在文化送出去和落实下来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却没有取得这么大的公共影响和效应。问题出在哪里?这还是在需求的满足和兴趣的引导上缺乏“诚品”的社会洞察力和形势导向力。发挥图书馆的公共教育职能,对图书馆本身就有一个高定位的要求,让阅读成为一个城市乃至地区的大众行为,是一项长期和持续的工作,离不开财政、政府执行力的硬实力,更需要勇于创新的思维和知识支撑的软实力。交流和借鉴是行之有效的最佳方式,却不能成为单一模式。在符合地方实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动的实效思维还是需要有为有位的有力结合。各地图书馆加强合作,打破地域封锁,站在全国的基点来做好服务读者群众工作,进行科学划分,一步一步实现覆盖全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首先,加强基层图书馆服务网点的建设。建立全面覆盖,优化建设的基层图书馆服务网是保证图书馆服务网络化、均等化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全国图书馆服务全覆盖的前提。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扩大图书馆的服务人群,强化公共图书馆的教育作用,还可以分担省市级图书馆的开放压力。
其次,加强与行政部门的有效沟通和联系。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对图书馆的管理。我国现阶段法律文件中对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职权并不明确,甚至部分地区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失位,严重制约了我国不同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和图书资源的有序流通。因而,建立图书馆之间的合作网需改进原有的落后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在图书馆建设中的职权和职责,规范图书馆权利、职权和义务的管理,最终实现有限图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统筹各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更好的为图书馆公共服务教育职能的实现提供条件为。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因此,加强政府财政对公共图书馆的经济扶持力度,保证政府相关政策的倾斜扶持力度才能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地区的人文底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方水土的发展,正确引导文化发展方向,积淀区域文化特有底蕴,为地方发展奠定的基石是无法取代也不可忽视的。
第一,建设独立公共图书馆支出应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建立、管理、维护、人员工资等方面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加强图书馆管理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做到图书馆管理尤其是经费投入管理的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第三、应根据不同地区发展情况,面对不同服务人群,社会环境的差异制定适合本地区科学合理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计划和人员编制。
第四、重视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社会团体和有志之士加入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吸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收藏和捐款,通过收纳捐款和私人收藏的书籍等方式弥补图书馆建设资金和专项地方财政吃紧导致的资金不足,缓解财政压力。
事由人为,人为事务。发挥人才主观能动的作用是发展的必备因素,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由主观臆断,却也紧随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发挥图书馆的公共管理职能,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前瞻性,走在前列才能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构建新型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图书馆可以以与高等院校合作为切入点,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与其签订一系列培养计划,委托高等院校培养一批符合现代图书馆服务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其二,重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以科学的人才培养手段,对图书馆从业人员进行既符合现代图书馆需求,又适合图书馆从业人员个人实际情况的培训,尤其在法制化发展进程全面铺开和主导的今天,知识经济带动的发展已经为中国创造竖起了一面大旗,作为吸纳万象,融会贯通的社会知识库和文化载体,图书馆的地位无可非议。这样同样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产权,法制意识的提高成为我们图书管理人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培养一批既掌握图书馆管理知识,又熟悉法律的全方位图书管理员,为更好地促进图书馆服务于社会发展做好全面准备。
[1]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J],载《共产党员》2015年5月15日刊。
[2] 张玉棋:《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载《图书馆学刊》2013年第4期。
[3] 苏靖靖,刘昆雄:《中美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比较研究》[J],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5期
[4] 贺方彬:《后危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选择》[J],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孔宇,女,本科学历,萍乡市图书馆。
G258
A
1672-5832(2017)12-02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