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樾洁
(山西大学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浅析汉英“死亡”委婉语对比
樊樾洁
(山西大学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本文针对汉、英两种语言在“死亡”这个语义场中的特点,把它们分为三大类,即汉语里独有的“死亡”委婉语,英语里独有的“死亡”委婉语,以及汉英共有的“死亡”委婉语表达。在此基础上,每一大类里面再划分出若干小类,从语用的角度,并结合宗教信仰、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分析出存在这种异同的原因。
“死亡”委婉语;汉英对比;文化差异;语言结构
人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不管人们所说的语言有多么不同,居住环境的差异有多么大,文化上、生理上都有很多共通之处,而“死亡”在各民族文化里都是个令人产生不好联想,让人想避讳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自然现象。有关“死亡”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大量存在。
目前关于“死亡”委婉语的研究大多只是对其中委婉表达的描写和说明。本文对比了汉英两种语言里独有的成员,同时对两种语言都存在的成员也进行了比较,更从文化等层面挖掘了各种表达的成因,其对比必然会完善“死亡”语义场的内涵。语言的价值体现在交际当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且近年来兴起了“汉语热”,英语也是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对比这两种语言的“死亡”委婉语,可以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语言交际障碍,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教学也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的解释,euphemism is the use of a pleasanter,less direct name for something thought to be unpleasant(委婉语是一种以听起来较令人愉快的事物的语言形式)。《语言学词典》中指出,委婉语就是用婉转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或生硬的程度。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尽量避免使用会引起对方不快或有损双方关系的语言,而是选用一种迂回的语言形式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委婉语还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广泛地社会现象或人民心理,一般会考虑到避讳问题、禁忌问题、礼貌问题等。为达到以上目的,委婉语使用中一般都会遵循若即若离、美好中听的原则。
汉、英两种语言里都有很多的词汇来表达“死亡”这一共同要面对的自然现象。如果一种语言会用很多词来表示同事物,那么就说明这种事物得到了社会的关注。而人们对于“死亡”的关注则跟禁忌和畏惧有很大关系。委婉产生于禁忌,而禁忌最早和宗教相联系。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来看,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语言是人或事物的一个组成部分,事物的名称就是其本身。在科学十分落后的时代,各个民族的人们都对死亡有着独有的敬畏感,他们因此避免直接称呼死亡,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以免自己遭遇不幸。因此有很多表达死亡的委婉语应需而生。如果说禁忌语是一种防御装置,不让超自然的力量降临到自己身上,那么委婉语则是一种装饰,用美化了的语言形式来称呼不吉利、让人避讳的事物和现象。因此,在表达“死亡”这一问题上,有很多都涉及到了委婉语的应用。
中国古代森严的宗法家族制度使得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漫长的封建统治也使得金字塔式的等级制度根深蒂固。因此死亡委婉语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阶层、等级人士之死各有其相应的称谓,绝不可以混用。据《礼记·曲礼》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唐书·百官志》中也同样将死分了等级:“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虽然称谓略有不同,但是大体的意思是一样的。除了这些之外,如“弃”、“千秋万岁”、“晏驾”等也都是带有等级色彩的死亡的表达。
以上是古代汉语里的带有等级色彩的表达。在现代社会,倡导平等,但是这种等级的观念依旧是存在的。比如,“逝世”、“与世长辞”常常用于国家领导人的死亡。一般人的死可以说“去火葬场”了,但“上八宝山”却不是每个人可以说的,因为只有国家领导人的骨灰才可以放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而在英语文化里,似乎从未出现过等级分得如此鲜明的表达,这和西方人信奉的讲究“众生平等”的基督教有关,因此欧洲曾流传这样一条古老的格言:“Popes,Kings,beggars,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教皇、国王、乞丐以及小偷都是一样会死的。)
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儒家思想的“礼”,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影响很大。其实“礼”就是强调一种上下有序的等级制度。晚辈要尊敬长辈,在对待“死亡”这一问题上,也是各自有各自的说法。
老者或享尽天年而死,一般有“寿终”、“终”、“寿终正寝”等说法。民间还有“喜丧”的说法,老北京人谓“喜丧”是“福寿全归”,即全福、全寿。这些说法语气上较为平和,表现出对于死亡的最自然的态度。但是中年人或者年轻人的死,词语里则充满了惋惜的语气:“夭”,从描述事物的“盛貌”,到“和舒貌”,还一直是表现某个东西的样子;但是在《诗经·小雅·正月》里有了“屈、摧折”的意思,总体意思是指年纪尚小就死亡:“夭昏”,幼年死亡。“夭札”,遭疫病而早死。“夭折”,短命早死。
Be gone to Davy Jones’locker:这个词组带有诙谐的意味。Davy Jones:the bottom of sea.(海底),此词来自于1751;而Davy Jones’locker:the bottom of the ocean(海洋之底),大概起于1777年。两次都有“底”的意思,明确表达了“葬身海底”之意。后来水手就称“Davy Jones’ locker”为海底、水手之墓。
Cut adrift:砍断绳索任船漂流,没有方向。是死亡的婉称。
Safe anchorage at last:本义是终于安全抛锚了,婉指终于安息了。这句话常出现在海员的墓碑上。Anchorage起于15世纪,也是航海盛行的时期。
从这些固定表达出现的时间来看,刚好可以印证15到17世纪是英国航海业集中发展的时期。15世纪是中、西方航海事业发展的主要时期。明朝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夕阳,比欧洲航海家远洋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但中国人们对海洋事业的关注点和西方又不尽相同。多数词语是赞美海洋的广阔或者比喻爱情坚贞。而西方国家从17世纪后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初,为争夺海上霸权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曲折斗争,在进行殖民统治时期,产生了许多与海洋相关的表达。
Be cleaned out of the deck:打牌被清出牌局,婉指死亡。Deck,产生在1509年,中古英语。out是副词,同off一样,这一词性在12世纪前就存在了。
Throw in the sponge:这个固定用法出现在1678年,指放弃抵抗、认输。后被用在拳击用比赛里,在比赛中,若扔掉擦身用的海绵就表示认输,因此引申为“死亡”。
Throw up the cards:card一词作为“扑克牌”的义项起源在15世纪,本义是丢牌,推出牌局,婉指死亡。
在诸如通讯业,财务或是戏剧中,也渗透着关于死亡的表达。正是这些来源于生活用语的表达体现出人们对死亡的认同态度。
Cut off:该固定用法起源于14世纪,本义是来到终点,后可指电话、电报、交流被切断,用于生活中就指生命被夺取。
Go to one’s long account:让某人去清账。
莎士比亚曾多次将人生比喻成一场戏。而莎翁的戏剧是风靡欧洲深入人心的,因此将死亡比作“戏终”、“落幕”和“熄灯”。Blck out:出现在1890年,原指剧间或剧终时熄灭舞台灯光,可以指死亡。与此类似的还有switch out the lights,也表示关掉灯光。
以上分析了在表示“死亡”委婉语里,由于宗教信仰不同,等级观念不同,从而出现汉民族里阶级分明、长幼之别不容混淆的局面。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英语里出现了很多与航海有关的说法;同时许多其它行业的专业用语也逐渐融入了“死亡”这个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上。总的来说,原因就是语义场是人们一种认知、经验分类。正是由于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每个民族都同样要面对,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认知系统、知识结构中,形成一个庞大的同义语义网络。而在大多数人们的认知系统里,还总是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待死亡的,所以用相似的与身体、生理有关词语来表达这一概念的现象在两种语言里是占了大部分的。汉英两种语言里都有用“睡眠”来婉指死亡。
本文把“死亡”委婉语成员分为汉语独有的,英语独有的表达,并且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结构上汉语多词,而固定表达则占了英文中的多数,这也是从语言事实上反映出两种语言的不同。
由于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本文在词源的探讨上尚有不足,如为什么会在某一个年代出现一个词新的义项。在揭示了这些语言现象之后也许可以从更完整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1] 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 袁本良.汉语“死”的委婉语片谈[D].语文研究,1985,(4.)
[3] 曹玲.《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委婉语的对比分析[J].湖北: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6.)
[4] 雷静.对汉英语言中不同死亡委婉语的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6,(3)
[5] 李国南.委婉语与宗教[J].福建:福建外语,2000,(3)
[6] 黎昌抱、吴锋针.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J].陕西:西安外国语学院报,2005
[7] 史菊桂.汉语“死亡”代用语跨文化比较研究[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8] 杨华、王志永.英汉委婉语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死亡”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
樊樾洁(199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
G11
A
1672-5832(2017)12-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