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莹 李 莉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121)
从申报立项谈我校教师科研水平提升
胡晓莹 李 莉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121)
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学是基础,但是科研水平的高低,影响教学质量的改进。基于我校教师科研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现状,选取申报立项时的经典案例,分析其中对我校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启示,提出教学科研相长、教师要有长期的科研意识、教师要借助学校相关平台勤于练笔等建议。
教学;科研;提升
玉华,为我校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旅游经济学、区域经济管理。2016年3月,我校教务处组织申报《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玉华找到我们教务处咨询了一些关于项目申报的注意事项,她准备申报的课题是《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沿黄区域为例》,对于旅游扶贫研究非常热衷,特别希望能够将它作为一个课题,认真研究,得知自筹经费项目可能会比较容易立项,她就努力寻求合作的公司企业,当然没有那么顺利,筹集经费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影响了项目的申报立项,最后项目没有成功申报立项。但是,玉华没有放弃,紧接着《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发布,玉华潜心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认真修改了此前填写的申报书,最后申报了青年项目,课题为《精准扶贫视角下河南省郑州市沿黄区域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模式研究》,2016年7月,教育厅发布了下达立项计划的通知,玉华的项目在资助性计划项目内。玉华成功立项,成为我校首例成功申报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特别提一点,我校是刚刚起步的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力量薄弱,能够成功申请省级项目实属不易,但是我校教师成功做到了。
玉华可以成功申报立项,从大的方面来说,最关键的有三点:一是坚实的科研基础;二是严谨的科研态度;三是服务社会的科研意识。
玉华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着专业领域内有关旅游管理、旅游经济、乡村地理以及乡村人口发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本科毕业论文是以河南省乡村旅游为主题,研究生期间以及毕业后工作,一直都关注着乡村旅游发展,并在工作之余,完成多项旅游规划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规划经验,深入把握了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创新与创业的新时期大浪潮中,她通过深入地研究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期待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与精准扶贫之间出现完美的碰撞,再加上2015年和2016年初对沿黄地区进行了旅游资源调研、旅游市场调研,可以说,对此项课题做足了准备,有坚实的基础。值得赞赏的是,玉华不放弃,持之以恒,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也是科研申报所需的重要素质。
基于玉华老师申报立项的成功,对于我校科研管理及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一定的启示。具体如下: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两个轮子。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强调教学并不意味着轻视科研,反过来,重视科研工作决不能忽视教学,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学校的长远发展进程中,教学和科研两项工作是不可偏废的。无论从实现高校的教育职能,还是实现高校的科研职能,都应将科研摆在重要的位置,不应把两者对立起来。目前来看,我校对科研的投入远远不够,因此,在学校的经费制度、奖励制度、考评制度上,科研要占据一定的且稳定的比重。
由于我校是职业院校,应用、服务社会是重要的任务,我校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企业紧密合作,多从事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开发,尤其是信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专业,多关注技术开发。另外,学校还可以从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改善教师结构,因为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搞应用型研究是其特长。当然,要拓展应用型研究不是不要理论性研究,只是实证性研究要加强,多用于实践。
科研项目管理一般包括系统论证、提纲设计、立项申报、中期研究、最终结题。前两个阶段要提前,也就是说这两个阶段是在项目申报通知下来之前就要开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是一个无结束的过程。每一类项目从组织申报到上报申报材料,时间跨度大约15天。如果只依靠这两周的时间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老师们在了解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时间的前提下,有一个长期的科研申报准备,也就是需要从事科研的教师具有“长期科研”意识,在实践(看书、教学)中发现别人的问题、提出自己问题、构建问题结构,并且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因为课题申报需要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真理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所以研究者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科学问题,任何一名老师都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确定的研究方向,才能更好的选题研究,切忌贪大求全,贪多贪广,应该确定一个,研究一个,研究透了,再循序渐进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出研究成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积累自己的一些经验、想法,或者学习到的新方法、新思想,随时记下来,作为研究材料。并且勤于练笔,将搞科研作为一种习惯,而非功利性的。比如,学校的科研项目、教改项目,学校的学报,尤其是学校的科研项目,基本上只要申报就能立项,但是教师不能认为容易立项,就觉得没有价值,其实不然,学校普遍立项,也是为教师提供练笔的机会,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行练习,为申报更高级的项目奠定基础。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高素质的教师,绝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还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只有把教学科研二者联系在一起,互相促进,才能成为一个高水平的教师。
[1] 陈曦.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关系的协调发展[J].河南科技,2016(3).
[2] 曾荣华,吴洁颖.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初探[J].现代交际,2017(5).
胡晓莹(1988-),女,河南濮阳人,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教育学应用及教学;李莉(1981-),女,河南固始人,硕士,主要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
G712
A
1672-5832(2017)12-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