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珊睿
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张珊睿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纪,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化,中国乃至我们个人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的广泛开展,将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正确看待与处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给予方向性的指引,从而让大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形势与政策 实践教学 方法与路径
大学时期是学生思想构架形成的重要阶段。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只有准确掌握当下国内外形势,大学生才能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自己的目标及早规划成长过程中可行的发展方案与计划,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奋进,成为一名适应社会潮流发展要求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构建价值观、形成客观正确的思想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改革内容,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内外不断变化的格局,我们国家制定了“一带一路”宏伟蓝图……这些形势的变化,会带来哪些政策的走向变化,面对那么多的机遇以及挑战,我院学生应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如何洞察医疗卫生市场的新变化,形策课又如何科学的引导学生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等等,这些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对形势、政策进行讲解,也需要学生自己融入其中,通过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了解形势、政策走向,为自己的成长与成功铺好道路。
目前国内外对《形势与政策》实践课、体验课研究的课题还很少,大多都还处于初始阶段,并没有形成示范体系。一直以来我院《形势与政策》主要都是以课堂教、授为主,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缺乏系统性研究。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形策实践教学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提出有效策略,让学生能真正置身其中,对今后形策实践教学的推广、对学生提早制定好就业方向有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针对我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形策课的实践教学提出以下路径与方法:
实践教学是对《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课堂教学是形策课的主要教学模式,这样的理论教学方式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与延伸,能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去探索问题,更为主动的去接受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实践教学可以根据上课的主要专题内容,选取热门时政要点,供实践教学选择知识点。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的同时,结合国内与国际热门的时政话题对大学生进行形势观、政策观的教育。在开展形策实践教学时,可以与学院团委、学生会共同合作,丰富实践教学的模式,也可以将课程内容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教学,比如通过校园广播之类的媒介。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所讲授与学习的内容一般都是国内外实时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课程学习,给学生做出大方向性指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处的环境与形势,提高学生对国内外政策措施的认识。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关注点以及感兴趣的专题,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专题的选取,而在实践教学完成之后,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生的反馈中评价实践教学的成果,以便今后更好的完善实践模式。
在做完每次实践教学之后,要积极进行反馈,在学生中进行实践教学效果调查,听取学生意见,完善教学模式;与各任课教师总结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与路径,形成示范性实践教学模式。最后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的引导学生认清当下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提早规划好成长、成才、就业路线。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改革和创新一直都是我们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形势与政策》课的传统教学教、授模式可以进行一定创新与改革,以便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以什么样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实践课以什么样的具体操作形式才能达到联系实际情况、学生参与其中的效果?总的来说,各高校现在都在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形策课的实践教学模式道路上努力。
形策课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还在不断的归纳总结,积极找寻到形策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真的融入到知识当中,学以致用。(通讯作者:田原)
[1]刘家祥.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2):109~112.
[2]张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及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171.
[3]唐雯.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36):154~155.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张珊睿(1990-),女,汉族,云南曲靖人,硕士研究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