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顺波
高校党内统计报表准确率提升路径探析
代顺波
党内统计是党的组织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也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党内监督和调查研究工作。真实、准确、及时的党内统计报表数据,对研究制定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相关政策、完善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夯实高校党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剖析影响党内统计报表的主客观因素入手,提出了提升高校党内统计报表准确率的方法。
党内统计 报表 准确率 党务管理系统
高校党员队队伍庞大,短期内流动性较为频繁,要准确掌握高校基层组织,特别是学生党员增减变化情况,及时了解高校党内组织生活和执行党内法规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党内统计报表来获取相应信息,但要做好党内统计报表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除具备扎实的党务工作知识、还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目前,影响高校党内统计报表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有经验的党务工作者深知,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做好相应的党内数据统计工作并非易事。因为党内统计数据内容繁多,通常情况下,高校党内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十一方面的内容:不同时间节点之间的党员数综合比较、党员基本情况、党员培训情况、党员发展转正情况、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情况、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基本情况、党的基层组织数量情况和换届情况、流动党员情况以及党员党费收缴等情况。要做好党内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工作,需要做长期大量基础性的细致工作,党内统计工作是一过长期连贯不断更新的日积月累的过程。
一个完善的党务管理系统,应该涵盖日常党务管理工作中党组织管理(包括领导成员管理、党内表彰、党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党代会、组织关系变更等)、党员管理(包括党员发展、转正、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和入党申请人管理(包括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同时还应当具备党内统计、数据交换、数据分析等功能。可以通过日常党务系统维护工作后,实现直接统计党内数据变化情况。要设计制作这样的软件操作系统难度不大,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党务管理系统操作的简便易行。如何在某一部范围内实现统一党务管理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实现组织关系接转在党务管理系统平台完成,避免高校毕业生失联党员人数“滚雪球”①现象,是长期困扰部分高校组织部门的一大难题。
统计数据要做到及时准确,日常数据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高校一般都采用党员管理系统软件或党员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管理党员信息,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激励机制,执行标准参差不一,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对党员管理系统或党员信息平台内的信息维护要求不尽相同;同一高校基层组织内部不同学院之间在日常基础数据维护工作中执行力度的差异,都将直接影响党内统计报表的结果;另外,从事党内统计工作的相关党务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学习经历和党务知识储备的差异,对党内统计报表指标解释说明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也会影响到党内统计工作数据的准确性。
过于频繁的更换使用党务管理系统,极大的影响了党务工作者对党务管理系统的熟练程度,也严重影响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热情。虽然不同的党务管理系统操作规程大同小异,但更换一次系统,意味着党务工作者工作量成倍增长,有时不得不将已经做过的工作重复再做一遍或几遍,不得不依依不舍的抛弃已经基本熟悉的“过时”的党务管理系统。同时,党务管理部门也需再次对党务工作者组织培训和学习,这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或从事党务工作的新兵都是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党务工作者对党党务管理系统的熟悉需要一个过程,高校中从事具体信息维护的人员,一般情况下不会是党务工作者本人,往往是由党员学生干部来完成日常信息维护工作,党员学生干部可能刚刚熟悉党务管理系统中的操作方法,就将面临毕业就业离校等问题,党务工作者只能重新培训新的低年级党务系统维护人员。
鉴于高校党内统计报表存在的以上问题,经过笔者走访调研,可以从规范党务工作流程、加大党内统计报表工作培训力度、加强对党内统计定期督查整改力度、加大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力度和提高党内统计报表数据的利用率,五方面来提高党内统计报表的准确率。
党务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程序要求严格,每一个环节必须严格到位,重要的环节不能随意变通或省略。日当党务工作,如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支部建设过程中的“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等相关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要按照党章、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确保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②贯彻落实到位;各党支部应该严格审核新吸收预备党员的相应材料,保证新发展、转正党员的材料、表格规范完整;关于党费收缴管理、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接转、党内统计、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等工作,都应当根据各部门党务工作实际情况,规范相应的工作流程。
针对党内统计报表不够及时准确的情况,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灵活多样全方位的培训模式。一是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方面,制度完备的培训规章制度。二是定期邀请组织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对新任职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专(兼)职党内统计工作人员进行基本党务知识、党务管理系统软件安装、系统日常维护操作流程、党内统计指标解释等方面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培训制度,各支部书记负责组织培训本支部党务工作人员,研究探索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制度,建立党内管理系统信息维及党内统计报表专(兼)职人员储备库。三是积极探索灵活多样易于接受的培训方式,实行分散学习与集中培训学习、实地走访考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培训群体,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坚持重难点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四是为党内统计报表培训工作提供硬件、软件、场所和经费等方面的必要的支持。
上级部门对下级统计填报、汇总单位的党内统计工作负有监督和指导责任。“党员、党组织的现状和增减变化情况,党内组织生活、执行党内法规等情况,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和程序进行日常规范登记。”③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党内统计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检查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各项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不定期的检查、督查党内统计报表工作,对未按照要求和程序进行、及时更新党务工作数据的部门,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在日常登记、更新党务工作数据工作中,虚报、瞒报、随意填报或对数据作不负责任的技术处理的行为,应及时通过网络、会议等方式曝光通报,并严肃查处;对发展党员工作中,未按照新颁布的党务工作流程,如:《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实施的支部,或是党内统计工作中因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支部,应将支部书记及时调离党务工作岗位。开展定期党内统计工作评比表彰,对于党内统计工作开展得较好的支部,定期开展党内统计表彰、奖励,将党内统计开展情况纳入干部评优选先、年终考核、晋升提拔的考察范畴。
党员组织关系归属问题是影响党内统计报表准确率的重要因素,只有理顺、落实党员组织关系,准确掌握各基层组织间党员增减情况,才能确保党内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可靠,因此,党组织需要加大组织关系排查力度。一是党支部根据党员名册、党员入党材料和支部组织生活记录等,对正式组织关系在本支部的党员进行普查,核实党员身份信息,摸清流动党员去向现状。二是联系查找失去联系党员,对正式组织关系转出后尚未收到回执的党员,党支部要与党员本人和接收单位党组织联系,落实其组织关系;对长期未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党支部要采取电话联系,通过其亲友同事等帮助联系查找;三是根据组织关系排查和调查核实其失去联系原因及其失去联系期间的表现,提出妥善处置意见,切实理顺党员组织关系隶属。
合理充分利用党内统计报表数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改进统计方法和手段,找到党内统计工作与日常党务管理工作的最佳契合点,建立、健全党内统计资料管理和利用等工作制度,提高党内统计报表数据的利用率,扎实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要加强对党内统计资料的综合整理、对比分析研究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工作计划和方案。二是各基层组织要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技术审核和逻辑审核,保证高校党内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三是根据党务管理系统内部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数量及质量情况,制定规模适度的组织发展计划。
规范的党务管理工作,是党务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熟练地将党务管理系统运用于日常组织工作,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规范有序的运行。规范的日常维护党务管理系统内的基础数据库,是直接获取完整、真实、准确党内统计报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注释:
①指高校毕业生党员中失去联系的人员人数递增现象.
②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为“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工作规定.
四川文理学院组织部)
本文系课题“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网络化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R00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