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婷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程婷婷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科研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研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教师和院校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参与、完成一次科研工作,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院也开展了学生科研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对许多现实问题,如科研经费不足、场地难解决、学生参与数量少等。因此,应重视开展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科研创新教育,实施产学研合作,创建良好的科研氛围,才能提升农业类高职学生的科研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科研;创新;引导;合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些文件都积极鼓励高校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与本科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本人结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科研开展情况,谈谈科研活动对提高农业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看法。
目前高职学生对科研能力的认识有所偏差,部分同学认为科研能力就是做实验的能力或是发明创造的能力,科研能力的发展得不到学生群体的认同。[1]高职学院学制只有三年,学制短,最后一年基本上都在校外实习,相当于学生在校时间仅仅只有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大一重基础课程教学,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也不长。同时高职学院普遍重专业操作技能培养,在学生科研上重视程度不够,能有机会参加学生科研的学生数量较少。
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学生在校期间缺少接受教师的科研指导机会,当前教学与科研相隔离的现象仍然严重,学生们受传统课程教学体制的限制,很少有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的机会。由于课堂教学与科研指导进行时间、地点不同,容易造成两者目标脱离。课堂教学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惯性,而科研能力的培养趋向自主性和创造性。
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院每年会组织学生参加学生科研项目竞赛。学生可以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每年推荐优秀的科研团队参加四川省“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或参加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另外,教师的科研课题会让学生参与进来,但也只是极个别学生。参与科研的学生占总人数比例不到3%。
学生平时参加科研类相关活动,如学术报告、学术讨论和学术讲座的机会很少。绝大多数学生不明白科研与自身专业能力提升有多大的关联。目前学院专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只需要完成一篇专题报告,区别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所以是的高职院校学生的科研能力相对更弱。没有科研意识,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在自身专业上难有较大的发展。
现实中高职生科研活动常常仅是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设备、师资、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活动的开展经常出现波动性和随意性,得不到切实的保证。许多学生科研项目因为经费不足,经费经常延迟不到位,局限了学生科研项目的选题,影响了项目顺利进展,甚至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科研工作并非课堂教学,其过程和结果都充满未知数,与科研操作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技术的运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相关。因此,学生完整的完成一次科研工作,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综合能力便能得以大幅提高。参加过科研与创新实践训练的学生,他们在毕业期间的就业竞争、在工作岗位的实践中都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参加过学生科研的同学毕业后在专业职场上的竞争力强,企业往往更青睐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强、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毕业生。另有一部分参加过学生科研团队的学生往往比一般学生更早的掌握了专业养殖、生产实践等相关知识,也提升了自己的整体创新水平和能力。这部分学生中有很大比例在毕业几年后走上了专业养殖创业道路。这都与他们在校期间参与科研探索锻炼密不可分。
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普遍较弱、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足和创新能力缺乏等因素决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研活动中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和参与。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依靠自己的内在驱动去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知识。[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也是对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个人的知识面、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同样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在高职院校进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学生的综合实力提高了,才能增强高职院校在招生、学生就业和学校综合发展方面的竞争力。
普通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引导学生对科研与创新活动产生兴趣的。高校要开设科研与创新教育课程,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实践探索的兴趣。教师应对学生实施理念的熏陶,激励其积极参与的兴趣和欲望,引领其步入科研与创新的实践探索领域,形成自我塑造的原始动力。[3]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建不同的科研兴趣小组,每周布置一定任务,让小组成员带着任务进行钻研,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加强对大一新生的引导,从大学培养的源头落实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并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如通过举行科研讲座,在课堂和班周会上普及科研创新培养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科研创新的意识。其次,鼓励学院各专业社团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宣传。
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为例,有动物养殖与保健协会、家禽协会和鱼协会,可以以这些学生专业社团为平台,定期举行专业知识讲座和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认识到科研对于专业学习和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全面改变学生对科研创新“无用”的错误观念。
实践教学对高职学生科研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十分关键,经过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弥补课堂讲授中的不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开放实验室,课上、课后让更多的学生有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机会,调动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提高做科研的兴趣。
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目前对学生科研的经费相当有限,一个项目最多也只有几百元。少量的科研经费使得学生在选题上就受到了很大限制。如农牧业,学生较容易做的也只有养少量的鱼、鸡为主。如养殖兔、猪、宠物类经费很难满足,另外实验场地也往往受到限制。由于没有专门的流程制度,申请过程也很复杂。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和指导老师需要自行想办法解决场地问题。学生要做科研,必然会与学院正常的教学和就寝时间相冲突。
为了保障学生科研团队顺利开展研究活动,首先要进一步扩大经费来源,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立项初期积极与企业联系开展研究合作,结合企业需要与教学需要,共同开展研发,获取企业的资金支持,该项工作可由学校、二级学院、指导教师等积极参与。其次要保障团队的研究活动场地和实验设备,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应加大支持力度,简化学生科研的场地、设备使用申请流程,减少审批条件,为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4]此外,为了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校要完善成果转化服务,校企合作部门应对学生科研团队的成果转化进行服务指引,参与成果推广,更好实现科研活动的实际运用价值。
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学会合作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在学生科研活动中,学生需要接触许多人、教师、社会人员等,需要处理各种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名利与责任等关系,学生在处理这些关系、学会和别人合作的过程中,有利于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精神。[5]
总之,加强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农牧人才的需要。只要学校重视,措施得力,形成全校关心和支持学生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那么学生科研活动一定会蓬勃发展,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一定会脱颖而出,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上会有更大的优势和竞争力。
[1] 季庆庆.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 田红燕.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意义探析[J].求知导刊,2016(3).
[3] 陈仪坤.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5(11).
[4] 周志平.高校学生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5] 杨胜青.高职院校学生科研团队建设的研究[J].科技创新,2016(7).
G649.21
A
1672-5832(2017)12-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