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7-12-01 02:55韩崇洁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环境政治思想

韩崇洁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

韩崇洁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网络的普及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根据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近年来,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线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通讯方式更加多样;个人笔记本、平板电脑以及4G手机等新兴媒体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网站、QQ、微博、微信使人们的信息互换更加快捷。当前环境下,大学生是最先接触网络的群体之一,受网络影响也最为深远和普遍。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丰富了内容,开拓了方式,提高了效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改进带来了新机遇。新的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受到传统方式和内容的惯性影响,同时还面临网络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

1.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1.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APP的应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相比于课本知识,网络拓宽了知识范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信息,既开阔了视野,也培养了筛选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网络还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和问题探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1.2 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手段。相比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大学生更倾向用手机、平板和电脑获取信息,建立自身与外界的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大多倾向于课堂式,而网络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的应用打破了老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灌输式交流,不仅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的交流平台,也开拓了新的方式。

1.1.3 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利用率得以提高。同时,网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特点,能够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整合,及时传播到对应人群中。互联网的交互性,使高校的信息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共享。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思想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有利于做到尽快更正学生的不正确想法,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1.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2.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根深蒂固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座谈讨论和个别谈心等面对面的方式灌输给大学生,而大学生只能无条件、被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长期得不到重视,处于滞后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只是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再粘贴到网站上。这种形式单一呆板,内容枯燥乏味的状况,不能吸引大学生的兴趣,缺乏全员参与的热情和氛围。

1.2.2 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受到影响

网络开拓了大学生认识的新视野,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的开放性,使大量形形色色的信息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其中不乏各种八卦新闻、情色笑话、小资生活、网络情缘等。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影响到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不成熟的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道德观念出现偏差,进而影响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此外,网络上不时出现的种族歧视、宗教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也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西方敌对势力、邪教反动组织等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和渗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构成了威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也提出了新要求。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交往不是直接面对面进行的,而是通过网络间接交流。这种虚拟性特征,使人们可以弄虚作假,随意在网上发布或传播信息,这就削弱了当事人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容易出现道德弱化,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网络还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长期通过网络交流,使大学生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的交流,容易导致在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严重分裂,从而迷失于网络世界。

1.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他们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直接影响教育的实效。从传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信息优势,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树立威信,受学生尊重;而学生大多是被动、无条件的,全面接受来自老师的宣讲。这种灌输式的课堂教育,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网络的多元化直接冲击了教育工作者的权威,使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开始丧失,甚至处于劣势。由于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网络技术教育,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对大学生的信息控制和行为指导能力下降。但是,大学生却利用网络的便利,掌握了更多讯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始处于被动地位。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2.1.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硬件设备。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校外网吧相比,高校的硬件配置不够先进,计算机数量不足,设备老化,网速缓慢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所以,更新校园网络设施,优化上网环境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2.1.2 丰富软件载体形式

目前,高校都已建立官网,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日显重要。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充斥着各种纷繁复杂的消极信息和负面思想,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扬。网站建设要结合高校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开发有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形式,特别是一些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又兼具娱乐性和艺术性的教育软件。这样既给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加了趣味性,又宣传了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2.2 完善校园网络文化监管

2.2.1 完善教育者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需要熟练运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高校首先要在选聘环节把好质量关,坚持选拔一些思想觉悟高,素质好,又能熟练运用网络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扩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队伍。此外,高校还要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有组织,有步骤的指导和培训。除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掌握网络技术知识的运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2.2 完善网络法规和政策

目前,我国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政策都不是很完善,网络安全仍存在相当大的隐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积极有效地配合,共同完成。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高校特点和大学生实际情况,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不断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高校也要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对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在校园内形成一个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2.3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网络虽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但不能用网络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外,更要将关注力聚集到大学生这个主体上来。虚拟空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现实世界的折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大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增强团队与合作精神,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因此,大学生只有将理论教育应用于社会实践,在接触和认识社会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明辨是非,全面提升自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潮流,规避风险,注重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的正面优势,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1] 王强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以网络环境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51—153.

[2] 庄秋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高教研究,2012,(336):250—251.

[3] 陈振祯.关于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2):135—136.

[4] 朱磊.论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中共乌鲁木齐市党校学报,2012,(4):47—52.

[5] 凌石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13—114.

[6] 宋晓东.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3—115.

G642

A

1672-5832(2017)12-0058-02

猜你喜欢
环境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