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浅析合肥火笔画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下)
查倩
(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00)
本文从美学、绘画、视觉审美及符号学等多个方面对火笔画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形式化的符号美术学内涵对火笔画的艺术性与价值性进行衡量与考究,力求从火笔画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理论与艺术性的鉴赏,合肥的火笔画是中国诸多珍贵艺术形式的一种。
传承;民俗事象;视觉传播;符号学;物像形式
2.3 火笔画美术角度的视觉审美效果与民俗内涵表现
(1)火笔画美术角度的视觉审美效果
火笔画的视觉审美效果的图形是“视觉修辞”的一种,主要目的在于对信息成功传达,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功能性的。美国符号学家萨姆瓦(Larry A.Samovar)所著的《跨文化传播》一书中表明:“图像、语言是一种不具备精确性的符号系统,它们所代表的客观事实是真实的。”感觉作为生活中最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火笔画的视觉审美效果的最基本要素,通过感觉器官来对信息进行输出与收理。
(2)火笔画美术角度的民俗内涵表现
火笔画民俗内涵表现具有明显的理想性、象征性、和谐性的特征,主要以色彩的视觉语言为手段,将事象本身表征化、意义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火笔画民俗内涵表现直接说明了通过图形就能够完全表达正确的设计涵义的目的性。同时,赋予大众以简洁之美的欣赏性,并且受限制性较小,即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大众在理解层面是一致的,作品的含义的准确解释是由保障性的,不会产生过大的颠覆性偏差。因为大众对民俗内涵的表现的理解是多元化的,所以具体的语言文字是不足以进行表述的。
3.1 火笔画的美学传承
(1)火笔画的视觉传承
视觉传播的传播形式所传播的形象是表面性的,火笔画的形象意义是寄托在形象之内的深层含义,其中造型的鲜明、突出的特征,是将画面高度概括的过程。因此,火笔画在静态的视觉传播形式中,是比较容易和直白的,虽然文字类型方面的解释,但是高度的概括性将单一的画面赋予较为深刻的内涵信息,利用相关的知识背景进行理解是具有可行性的,火笔画综合而言是以图为媒介的静态视觉传播形式之一。
(2)火笔画的静态图像传承
火笔画的静态视觉传播形式是将具体的形象进行的深层挖掘的过程,图像外在的造型是表象,其中所包含的内在深层意义则是真实内容,火笔画是通过鲜明、突出、简洁而高度概括性的图像,使视觉形象经过视觉神经刺激投射于大脑,虽然信息的性质与内容简单,但是其代表的抽象意义是能够准确的概括与分析出。特别是在火笔画以传统主题为内容的静态视觉传播形式,将人们难以接收的信息进行图像化的构建,以传达深层次的含义。
3.2 火笔画的传承情况
(1)取消对传承对象、地域的限制
传统的民间文化的共性问题就是“传内不传外”,这种封建思想必须坚决消除。优秀的民间文化不是一家的,而是全民族的。取消对接班人的限制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也会使文化传播的范围扩大;取消对地域的限制,彼此不沟通的现象才会得到改善。文化是在不断的融合中发展变化的,不与社会接轨,只限于某一地方、某一族群,只会使优秀的民间工艺越来越落后,最终被社会淘汰。
(2)火笔画的创新工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民间文化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工艺创作,重点在创新。”民间手工技艺一旦形成其规律就可以传承,然而仅靠老的办法进行作品的创作,难以使作品更具特色。要想使民间作品永葆生命力,就必须改变传承人的观念,更新创作的构思、技巧。这一点,部分传承人做得比较好,他们会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创作出新的东西。
(3)进行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由于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重视,各地都在进行地方申遗工作。然而,申遗却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名录化”重于“名录”内涵;形式保护重于实质保护;经济开发重于文化开发。实际有效的保护并未完全进行。首先是健全管理机制。政府应加强对民间艺人的资金扶持。最后,鉴于传统工艺的封闭性、局限性,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区域或跨区域的技艺交流活动,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独特风格,兼有多种文化气息的民间艺术才是完美的。
3.3 火笔画的传承意义
从美术学的角度来研究火笔画的审美文化意义,实际上就是以民俗文化作为审美对象,形成自觉审美过程的活动。而我们从历代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由于具有审美属性的事物的本质力量都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其感性形态的显现也符合这一要素,事物本身在具备审美功能的同时,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以获得大众的认可与共鸣,成为客观存在意义层面的抽象的美。”而这些却要求作为审美客体的民俗文化,必定是一种感性存在,必然具有令人动情的感染力,具有流动、新颖的感性形态,才能使具备审美能力的审美主体发挥其本质力量,完成审美实践活动。
结论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火笔画艺术必须与时俱进,以新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形式来适应现代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而除了中国的火笔画艺术之外,世界上还有着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衰落和消亡的威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仅对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杨扬.浅析安徽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合肥火笔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0,
[2] 张琳.木板年画色彩的象征与应用[J].齐鲁艺苑,2009,1.
[3] 宋丽莉.年画题材在当代陶瓷装饰中的运用[J].景德镇陶瓷,2014,3.
[4] 王魏霞.论当代海报设计的本土化和民族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7.
[5] 米琪.色彩语言在设计教学中的新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查倩,汉族,安徽人,研究生在读,青岛大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