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麟
摘要:责任、担当是任何时代都不能跨越的主题,是历史、个人对当下社会最全面的诠释。在莫言的作品《蛙》中主人公“姑姑”对党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决执行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可以说是责任和担当的全部化身。反观今天的社会,作为一名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国家的党员干部,“姑姑”身上所具有精神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姑姑;责任;担当
莫言的作品《蛙》是以乡土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万心的人生经历。形象描述了国家为控制人口的剧烈增长,而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艰巨、复杂的历史过程,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集责任与担当为一体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姑姑”的责任和担当主要体现在她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决执行。有些读者可能对“姑姑”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定义为失去理智、走向极端甚至是招来一片谩骂。这就是我们当下一些政客为自己无所作为、无所事事、逃避责任、躲避担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寻找最有力的借口。试想在那个火热年代如果没有“姑姑”这样一批对党忠诚、心怀家国、恪尽职守、天地无私的党员干部、时代英雄,国家如何快速发展?人口如何有效控制?政策如何践行落实?这值得我们每一位读者去深思。
姑姑作为一名青年知识分子思维活跃,思想先进,敢于革新除旧,救死扶伤,与时俱进。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姑姑出身光荣,根正苗红。她的父亲是共产党员、抗日英雄、又是革命烈士。曾经是诺尔曼.白求恩的弟子,医术高超,远近闻名,还创办了八路军西海地下医院。可以说姑姑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和感染。长大后子承父业,并且进入国家专区卫生学校学习,开始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在刻苦学习之余,还进行了专业的接生培训,并且掌握了娴熟的接生技能。当时农村妇女大多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在生产孩子时,还张罗邀请没有一点医学常识的“老娘婆”接生,对于熟练新法接生的姑姑,开始还是不能接受的。但随着姑姑手艺的日益精湛,她的名声越传越远,新法接生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姑姑可以说是产妇的福音,被人们亲切的奉为“送子娘娘”。尤其在为陈鼻老婆接生时表现出的技高胆大和怒斥暴打“老娘婆”田桂花,这对于十七岁的姑姑来说可谓是名声大振、显赫一时。于是她的形象顿然跃于纸上,她既手艺高超又处事不惊,她既敢于向“田桂花”式传统势力挑战,又能传播科学知识,这在后来的计划生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高密东北乡的十八个村庄里,每条街道,每条胡同都留下了她的自行车辙,大多数人家的院子里都留下了她的脚印,而那些“老娘婆”很快就无人问津,成了历史陈迹。
曾经一段时期,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党的大政方针。如果那个时候人口不控制,粮食就不够吃,衣服就不够穿,教育就搞不好,人口质量就提不高,国家也很难富强。姑姑当时兼任公社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是计划生育工作具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她的各项工作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是不是具有担当精神,是不是能够虔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名领导干部身上能否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姑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进行计划生育时,她足智多谋,铁面无私,大义灭亲,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即使身体受到伤害,也要完成上级的命令、任务。当姑姑侄媳妇王仁美怀第二胎,小跑找到她网开一面时,姑姑并没有偏袒,而是义正言辞的劝小跑不能因为一个人影响全公社的任务,不能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如果放了她,怎么能服众。姑姑没有心怀私心,依然坚决的把侄媳妇的孩子打掉,而王仁美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失血过多不幸离世。为此,姑姑非常内疚难过,当姑姑专门为此上门道歉时,被王仁美的母亲用剪刀,捅得鲜血直流。甚至晚上走夜路冒着被人砸黑砖头的危险,顶着家人跟她彻底决裂的重压,她还是依然坚持着这项事业,整天苦口婆心讲道理,讲政策,鞋底跑穿了,嘴唇磨薄了。在文化大革命时受了诸多罪名也依然如此。王仁美对她的这一切做法讽刺的说:党让姑姑爬刀山,姑姑就去爬刀山,党让姑姑去跳火海,姑姑就去跳火海。用作者莫言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像姑姑这样一批忠心耿耿,勇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人,国家的各项政策还真落实不了。姑姑的思想境界是高的,她看到了中国不进行计划生育,那么不仅会影响中国,也会影响世界。
此外,姑姑的责任和担当还体现在她处理事情时的力所能及和不遗余力。对做的不对的事情,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正视错误,敢于改正缺点、不足。在为艾莲接生时的冒雨前行,在王胆难产时伸出的援助之手,在为抢救张拳的妻子耿秀莲时抽了自己500cc的血,在为抢救侄媳妇王仁美时抽了自己600cc的血,后来收养和照顾被陈鼻抛弃的女儿陈眉。这些都足以说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姑姑在处理业务工作时的尽心尽责和不遗余力。晚年的姑姑对自己曾在计划生育中打掉的孩子、流失的生命常感到自责、内疚和不安。为了减轻她身上负罪感,她让丈夫郝大手用泥巴捏制了各种形态各异的泥娃娃,并且供奉在厢房进行忏悔。这样才能使她的心灵得到些许的救赎和安慰。话剧中最后一幕,姑姑在“我”的注视下上吊自尽,被救下后的姑姑得到了精神的救赎。“我就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死过的人这是赎罪,也是对自己的交代。
然而,回过头来审视姑姑的灵魂救赎,她为什么要承受生命之重呢?她为什么要进行心灵的忏悔呢?她为什么要倍受精神的煎熬呢?甚至以生命的终结来解脱自己呢?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来透视姑姑的一生,不管如何评头论足恐怕都逃不过“责任和担当”二词。姑姑这种对工作的担当和责任是解甲归田后的一种赤诚情怀,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责任的延续,更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脱。
责任担当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尽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樂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勇往直前,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等。古人先贤的嘉言懿行,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勇于责任担当的内在天赋。而姑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并且以她的实际行动赋予了责任担当新的时代内涵。
姑姑的一生都与接生打交道,却未能为自己生个孩子,她为小跑撮合婚姻,自己却没有一段美满幸福的爱情。她在年轻时因为计划生育受人骂,后又因爱情受文化大革命的苦,晚年还不能平静,内心充满了自责和罪恶。可以说姑姑把自己毕生的一切都献给了她的信仰和事业,她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是英雄就应该得到敬仰和祭奠。
参考文献:
[1]张彦.蛙、娃、娲――论莫言《蛙》中姑姑形象转变的三个阶段[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冯能锋.生命的剥夺与救赎者--莫言《蛙》中“姑姑”形象的分析[J].南风,2014年第36期.
[3]张清华.历史与良心:解读莫言《蛙》中的姑姑形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27期.
[4]孙正军.“姑姑是我心中的神”——论莫言小说《蛙》中姑姑的形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9期.
(作者单位:银川能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