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有绝唱 明月寄深情

2017-11-30 17:48杨倚帆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3期

杨倚帆

摘要:苏轼的《水调歌头》被人们称为咏月的佳作,无数人被其内容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并且,除了咏月外,诗词的内容也体现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影响深远。诗词内容气势恢宏,笔调奇异,从根本上体现了苏轼的洒脱豪放,基于此,作者结合“中秋有绝唱,明月寄深情”对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秋;明月;水调歌头

对古代诗词的诵读,可以使读者在积累感悟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与思想感悟,体会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思想与情感,同时,优美精炼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比喻,对增强读者的文学底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者结合中秋节的背景,对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层次分析研究,引导读者对诗词后续内容的理解。

一、苏轼《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

苏轼的《水调歌头》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当时,苏轼任职密州太守,在此期间,即兴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最具感染力的两篇即《水调歌头》与《江城子》。在《水调歌头》的创作过程中,正值中秋佳节,作者在官场上陷入困境,又与唯一的亲人——弟弟苏辙整整七年未曾相见,在心情抑郁之时,各种感慨袭上心头,由此写下名传千古的中秋佳作—《水调歌头》[1]。

二、苏轼《水调歌頭》上阙写饮酒赏月

在诗词的上阙,苏轼开篇便以发问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天地的崇拜之情,并以明月为引,对天进行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句描绘了中秋佳节的夜晚,一轮皓月长悬于夜色之中,诗人在畅饮美酒的同时尽情欣赏明月,于醉意朦胧之际,怅然端起手中的酒杯:“这明月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啊!”,在开头的两句中,结合作者的诗词内容,应是“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作者将词句进行颠倒,目的是宣泄自身的情感,强调对天的疑问,给读者一种陡然突兀之感,增添了词句效果,笔调卓然不凡。此类艺术手法还可以以唐朝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为例,“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对于情感的表达与沉静的内容描写给人以舒缓之感。相对而言,苏轼的格律变化则将语句变得峭拔,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在对青天的询问之后,见天不作答,苏轼又再次追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中,“宫阙”指神话中天上的宫殿。人间不平凡的中秋佳节,在天上的宫殿中又是什么样呢?无论如何,定是比人间的节日美好吧!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对自然现象理解认知的渴望,短短两句,昭然若揭。紧接着,作者又挥毫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该句中,“琼楼玉宇”是指用美玉建造的房屋,作者意欲腾云驾雾,去探探天上的宫殿,但又怕宫阙太高太冷,自身经受不住。同时,“归去”二字,体现了古人的迷信传说:具有才学的人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上天则是归家的表现。凭此可看出,作者自命不凡却又不受赏识的际遇。上阙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是苏子瞻无法上天的自我开脱,同时又表达出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不受困境所扰的心怀。

三、苏轼《水调歌头》下阙写月下怀人

诗词的下阙,作者主要书写月下怀人,感叹人生的离合悲欢。开篇即言:“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是指楼阁,“绮户”即指门窗。通过“转”和“低”充分表达了月色渐渐消沉,夜色缓缓浓重。月光慢慢移动,转过阁楼,低低地穿过门窗,皎皎洁洁地映着未睡的人儿,此句承接上文写月,又由月转为人,利用“不眠之人”暗示作者与弟弟无法相见,又泛指了天下所有离别之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利用拟人化手法,将静谧的月色赋予人的情感,活灵活现。他还对明月进行了埋怨:我在中秋佳节不能与亲人团聚,而你却正是月圆之时。从而引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对比鲜明。诗人将自己与月亮对比,可自己却不如月亮,自然而然地突显出诗人对离别的杳杳长恨。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把“恨”变为“同情”,落墨便成千古佳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人有离别聚合,那么月亮也是有阴晴圆缺的吧。月亮在夜空中,常被乌云遮挡,与人一样,也有残缺之时,一如自古以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苏轼通过同情明月,进行自我安慰,排解心中的苦闷。最后,以寄托之句结尾祝愿,即使彼此相隔万里,但我们至少处于同一月色之下,以月光传意,冲破空间的樊篱,即便不见,也亦长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苏轼“水调歌头”的研究分析,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词自身的气势恢弘,充分表现出作者豪放洒脱的情感与坦率的胸怀,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珍惜。全词以咏月为线索,句句写月,利用月表达自身的情感,给人美的享受,感受诗人自身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与浓浓的乡愁,沁人心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