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 丁婧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静脉留置针在医学上又被称做套管针,是传统头皮针的升级产品,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具有套管柔软,易穿刺,套管可长时间停留在静脉内,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1]。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护理理念的日趋完善,静脉留置针已广泛用于临床输液治疗,能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而带来的身心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是患者输液治疗的必需工具,同时也为血管质量差的患者在抢救和急诊过程中赢得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我院现通过对静脉滴注患者采取留置针注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需静脉滴注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头皮针每次静脉穿刺,实验组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男患18例,女患12例,年龄为2-65岁,平均年龄(23.6±8.9)岁,实验组:男患17例,女患13例,年龄为3-67岁,平均年龄(25.4±7.5)岁,两组患者均选择手背部位静脉穿刺。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头皮针静脉穿刺,实行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以患者感受展开护理。拆封留置针前应检查包装,产品有效期,有无破损、变形及脏污感染,确定留置针的完好,无菌再使用。(1)穿刺前准备: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对应的型号,减少穿刺次数,防止静脉炎发生,加强血管壁的保护,我院采用迪康药业生产批号20170516007的安全无菌静脉留置针。根据血管选择穿刺部位:选择能见度较好,充盈并富有弹性,方便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一般以手背静脉穿刺为主,另外也可选择足背静脉,头皮静脉、大隐静脉等,穿刺时应避免接近皮肤感染部位及处于经神、关节、韧带处静脉。(2)穿刺方法:取出留置针帽,同时注意避免针芯的取出,护理人员保持15-40角度在静脉处穿刺,见血后将针头向血管移进1cm左右,固定针座后退出针芯,再敷透明贴膜固定软管,调好静脉滴注速度,观察滴液是否正常进行,应避免滴液停止及血液回流,观察患者情况,有无肿胀,麻木等不适感。固定軟管的透明贴膜,如有浸湿,破损时应立即更换。(3)正确封管:采取正确的封管方式,每次输液完毕,抽取5ml肝素容液稀释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封管时将肝素帽进行消毒后,再将封管液用注射器针头注推入肝素帽。(4)拔管护理:通常静脉留置针停留时间为1周,当所有输液活动结束后可进行拔管,对穿刺部位及周边皮肤喷消毒液,准备无菌棉签,放在穿刺点,顺着血管方向迅速拔出静脉留置针,用棉签按压穿刺点3min以上,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如有渗血严重者可采取适当止血措施,无出血情况即代表拔管成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0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x?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皮肤红肿、瘙痒、静脉炎、自行拔管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结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于穿刺,可长时间置留,减轻患者穿刺痛苦等特点,而广泛用于临床治疗。针对血管质量差、需长时间静脉注射患者,尤其以老年患者及幼儿患者居多,静脉留置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熟练掌握穿刺技巧,采用正确的固定软管,封管及拔管技术。加强患者静脉留置针期间的看护,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红肿、渗血,瘙痒等不良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护理人员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加强静脉炎的预防,尽量选择上肢部位,以手背、腕部、肘部为主,大量临床数据表明,静脉炎的发生,下肢明显高于上肢,远端(足背、脚踝)高于近端(手背、肘部),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将穿刺部位平放于床栏上,尽量不倾斜及大范围活动身体。随时观察套管针的留置情况,因为套管针对血管壁造成一定损伤,患者在活动时,针头在血管壁里来回晃动,导致血小板在受伤部位和管尖端凝聚,,所以针头留置时间越长,越容易诱发静脉炎,一般情况下每周应更换2次留置针,保证留置针的清洁无菌,对于输液受阻时,要及时更换留置针。另外应根据输液药物来调节滴注速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调慢速度,防止过快的滴注速度引起皮肤麻木、肿胀,减少药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及刺激。本院通过对60例静脉滴注患者实行对照组(头皮针)和实验组(留置针)分别注射,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均高于实验组(P<0.05),前者满意度也低于后者。
综合上述,对静脉滴注患者实行留置针注射,减少患者穿刺痛苦,有利于患者的输液治疗,提高了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减少护理工作量,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引用。
参考文献
唐恒.临床护理中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4):257-258.
何妙.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2):1877-18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