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三个基本观点解决动力学问题

2017-11-30 11:55黄长军��
读天下 2017年13期

黄长军��

摘要:有些问题,用到的观点不止一个,特别像高考中的一些综合题,常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联合求解,或用动量观点与力的观点联合求解,有时甚至三种观点都采用才能求解,因此,三种观点不要绝对化。在解同一道物理问题时,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防止单一规律的训练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可有效地培养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运动状态变化;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决定于力的作用效果,在分析复杂的动力学问题时通常采用以下三个观点来解决,即(1)力的观点: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2)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3)能量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三个观点一般同学都比较熟悉,但碰到具体题目时,究竟该选用哪个规律解题,很多同学都感觉比较棘手。这除了对这几个规律的适用条件掌握不透之外,还与没认真分析比较这三个定律两个定理的特点有关。笔者通过总结,认为还是有规律可行的,一般方法是:

(1)以单一物体为研究对象。特别是涉及时间问题,优先考虑动量定理;若求某一物体相对的位移,则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2)以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应优先考虑动量守恒定律;若出现相对位移,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若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则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3)对涉及加速度和时间的问题,应先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列方程,必要时再应用运动学规律。

类型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1. 如图所示,有两个物体A,B,紧靠着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的质量为2kg,B的质量为3kg。有一颗质量为100g的子弹以800m/s的水平速度射入A,经过0.01s又射入物体B,最后停在B中,A对子弹的阻力为3×103N,求A,B最终的速度。

分析解答:设A,B质量分别为mA,mB,子弹质量为m。子弹离开A的速度为了v,物体A,B最终速度分别为vA,vB。

在子弹穿过A的过程中,以A,B为整体,以子弹初速v0为正方向,应用动量定理。f·t=(mA+mB)u(u为A,B的共同速度)。

解得:u=6m/s。由于B离开A后A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A最终速度VA=u=6m/s。

对子弹,A和B组成的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mv0=mA·vA+(m+mB)vB。

解得:vB=21.94m/s。物体A,B的最终速度为vA=6m/s,vB=21.94m/s。

类型2动量守恒、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2. 如下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导轨上,弹簧处在原长状态。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导轨上的P点以某一初速度向B滑行,當A滑过距离l1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紧贴在一起运动,但互不粘连。已知最后A恰好返回出发点P并停止。滑块A和B与导轨的滑动摩擦因数都为μ,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形变量为l2,重力加速度为g,求A从P出发时的初速度v0。

分析解答:1. 设A、B质量均为m,A刚接触B时速度为v1(碰前),A运动l1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12mv20-12mv21=μmgl1(1)

2.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令碰后A、B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2

mv1=2mv2(2)

3. 碰后设A、B在弹簧恢复到原长时,共同速度为v3,在这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12(2m)v22-12(2m)v23=μ(2m)g(2l2)(3)

4. 后A、B开始分离,A单独向右滑到P点停下,

由动能定理有

12mv23=μmgl1(4)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v0=μg(10l1+16l2)

类型3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

(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分析解答:A刚好没有滑离B板,表示当A滑到B板的最左端时,

A、B具有相同的速度,设此速度为v,A和B的初速度的大小为v0,

则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0=(M+m)v,

解得:v=M-mM+m v0,方向向右,

对系统的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 =fL=12(M+m)v20-12(m+M)v2,

对于AfL1= 12mv20;由上述二式联立求得L1=(M+m)L4M。

四、 总结

有些问题,用到的观点不只一个,特别像高考中的一些综合题,常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联合求解,或用动量观点与力的观点联合求解,有时甚至三种观点都采用才能求解,因此,三种观点不要绝对化.在解同一道物理问题时,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防止单一规律的训练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可有效地培养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简介:

黄长军,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全椒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