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73-01
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由此可见,加强数学阅读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数学阅读先抒已见,以求教于大方。
1.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是一种语言,"在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语言"。因此,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之由来。
2.读练结合习惯的养成
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 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用新的知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知识的复现,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同 时也有助于学生把凝固的认知结构转化为能动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如"圆的认识"中,学习圆的画法。当学生阅读了画圆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圆。画好后讨论:①画圆时,有一只脚固定不动,是哪只脚?②在纸面上不停移动的是哪只 脚?它是怎样移动的?③同学们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那么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较大,什么情况下较小?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3.指导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1 标重点字词法。标重点字词法就是阅读题目的同时,标划重点字词并着重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阅读内容或找出解题思路的一种方法。比如: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让学生在讨论归纳的基础上阅读课本的文字,并标出重点词"末尾",引导理解"末尾"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及时出示"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文字叙述,让学生阅读、分析、判断,并举例说明。这样,通过标出性质中的重点字词和阅读理解,学生也就能够真正地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了。又如:苏教版第十册中"互质数"的定义是:"只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对概念的阅读理解,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只有",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3.2 比较法。应用题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极相似的题目同时出现,如:(1)要修一段长875千米的路,前5天修了12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全程要多少天?(2)要修一段长875千米的路,修了5天,还剩250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全程要多少天?这类题目看似相同,实际上在题意和解答方法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比较,再比较阅读,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析出各题的解答方法,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3 融会贯通法。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在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时,要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
3.4 总结归纳法。就是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并通过简约化的编码形式,进行梳理和归类,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使知识整体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既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指导时,应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
4.以"活动"为台,拓展阅读空间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这句话的实质在于,要让学生重视实践,强化在活动中内化数学阅读。为此,教师应在课外开展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以活动作为数学阅读的平台 ,充分拓展数学阅读的空间,以此来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设计数学手抄报,让学生在广泛的数学资料阅读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编印成报纸;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故事、数学趣话的"故事会",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可以在班级里专门开辟出一个空间,贴上学生的数学小日记、数学童话,培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撰写数学小论文,或者组建数学兴趣小组,等等。
数学教材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载体。然而,仅仅靠数学教材的阅读,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更多地拓展学生的数学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看一些数学课外读物,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让他们多方面了解數学史,领会数学美和数学的应用。教师可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或者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中外数学知识供学生阅读,还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写阅读体会,开阔学生数学视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