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杰
【摘要】为了准确掌握学校医学基础课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管理水平,以便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对学校开设的6门主要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诊改,对诊改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后续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行业参与医学基础课教学质量诊改结果分析一、诊改实施过程
诊改的第一阶段为自评。请医学基础部承担6门主要医学基础课程的教研室对照诊改指标逐项核查,再按权重比例计算出各项综合值及总分。由于不同教研室对各项指标的内涵理解和掌握稍有偏差,对自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诊改的第二阶段为专家指导。在学校成立诊改工作组的前提下,成立基础课专家指导组。由教务处、督导、基础部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学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及基础课部分教授组成。专家指导的程序和方式是先安排专家组成员学习有关资料,熟悉评估指标,统一评分标准。再到受评教研室听课、向学生发放问卷(近500人次)与座谈、听取教研室汇报,查看实物资料等。经过听、看、查、议,然后由每位专家组成员填写评价表,提出合格项目,不合格项目及指导性意见。在专家组评定的6门基础课中,综合值80分以上者2个,70~80分者3个,70分以下者1个。
二、诊改结果初析
(一)日常教学基本情况
1.各类教学文件准备齐全。在此次诊改中,每个教研室均建立了教学文件资料档案,包括学校及系部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每门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及教学进度等。
2.教学辅助用具建设不够完备。多数教研室上课能够携带辅助教具,包括幻灯片、模型标本、挂图、实验材料等。但也存在问题,教师自行编制的教学软件较少。现有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未能完全合理和充分地使用。一些教研室的教学挂图还过于陈旧,需要重新绘制和更新。
3.高水平教材建设的参与度提高。各教研室教师积极参与高水平教材建设的比例增大,参与热情大大提高。共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等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余人次。
4.题库建设初具规模。各教研室积极新建和搜集其他院校的各类试题,总结整理成适合本教研室的试题,并在课堂教学及考试考核中积极应用。
目前,6门课程平均试题量为1500~2000道,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反馈良好。但也存在问题,个别教研室对试题质量把关不严,存在题意模糊,语句不通,逻辑性不强等现象,突出能力培养的与教学法相配合的有效考核方式欠缺。
5.实验室相关建设尚需改进。有少数几门基础课实验室配置的仪器设备需要更新,实验用房相对学生数量有点窄小,仍有教研室“联合共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问题。
(二)师资队伍情况
1.各教研室负责人基本都能认真组织和领导本科室教工开展教学相关活动。教研室主任大多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够胜任工作。但也存在问题,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多,在本学科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学科带头人尚属少数。
2.各教研室内人员梯队和结构基本合理,但仍有教研室尚须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医学基础部现仅有正教授2名,副教授10名,其中有二分之一接近或超过50岁。有些学科缺少年轻教师,甚至没有一名45岁以下的教师,在辅助教学科研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上有待提高。
3.课程教学中副教授和讲师的任课率相对较高。但由于部分教研室人员结构不合理,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存在差异。由于编制及现行绩效制度的限制,尚不能完全根据教师特长以及教学科研任务合理分工,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
4.各教研室教师承担的课题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现在在研的省部级课题有3项,已经完成的有2项,局级和校级在研课题3项。总体来说有竞争力的科研课题不多,科研意识不足,科研经费的投入数额不大,高水平的专著、学术论文、获奖成果相对较少。
(三)教学管理情况
1.在日常教学管理方面,各教研室能够按照要求制定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并对上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能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进行学术交流、召开学生座谈会等),促进教学良性发展。
2.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各实验室均配有实验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等。各种仪器设备的购置均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一些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未得到及时更新或补充,不能满足实验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方法的改进。
3.在教师管理方面存在差异性。有的教研室能坚持青年教师听课及科室内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互教互学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但也存在问题,有些教研室缺乏完善的长远的师资培养计划。部分教研室工作上出现忙闲不均、奖金分配吃大锅饭的现象。
(四)教学质量水平
1.各門课程均能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进行授课,在教学中能注意到本门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与衔接课程之间的联系,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记忆。
2.在实验教学方面,教师均能按实验指导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和主动思考能力,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实验课后能认真答疑解惑,为学生批改作业。
3.注重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从整体情况来看,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模式为主,部分教师尚未真正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别教师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专业知识差,加之在备课上没有尽心尽力,教学反馈效果不好。
4.大部分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能够严肃认真对待理论及实验教学,注重学生认知习惯及教学规律,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活与临床相结合。多数教师举止大方,谈吐文雅,知识底蕴深厚,学术水平较高。但也有个别教师对教书育人不够重视,存在迟到、早退、衣帽不整,作业批改不认真、不及时,对课堂纪律不加管理,听之任之,学生声誉不高。
三、建议和措施
1.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专家组对教学工作的评议、监督和指导作用,使教学质量评价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做好课程发展规划,落实好学科和课程建设的各项基本工作。各教学相关部门要目标统一、职责明确、通力合作。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共同努力,制订出具体措施,高效完成。
3.制定并完善教学相关制度,对教学质量的好坏提出奖惩办法,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多种方式定期规范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4.组织医学基础部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继续对照梳理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与提高。要增强教学改革意识,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要求,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建设,使教学工作进一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彰显医学教育的特色。
5.各教研室应将教学诊改工作常态化,认真总结学科和课程建设的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并不断改进,为课程建设铺路搭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EB/OL].(2015-06-24)[2016-06-20].
[2]杨应崧.教学质量要“医院体检”,更要“自我保健”[N].中国教育报,2015-10-29.
[3]刘海.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
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6B-GZ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