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王智颖
摘要:“淘宝村”的出现,标志着农村电子商务进入了集聚发展阶段。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创新机制、选择机制和扩散机制及三者的交互作用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的演化路径。在三种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市场竞争、模仿者的跟进四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创新机制;选择机制;扩散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1-4196-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21.047
Analysis on Evolution Path for the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dustry
ZHAO Jing,WANG Zhi-y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eshan 614000,Sichuan, China)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Taobao Village" indicates that rural e-commerce has entered a stage of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the innovation mechanism,selection mechanism, diffusion mechanism and their interac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dustry and formed an evolution path for the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During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mechanisms,4 aspects including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innovative behavior of innovators,market competition and follow-up of imitators played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role.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volution path; innovation mechanism; selection mechanism; diffusion mechanism
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和农村商务人口的增加,电子商务从城市逐渐向农村发展,并形成了为数不少的“淘宝村”。根据阿里研究院和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全国共有1 311个淘宝村,135个淘宝镇,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68%和90%。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集聚发展加速的态势。然而,催生并加速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态势的动力,这种发展态势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的发展路径等问题都是值得的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集聚是关联性较强的企业及配套服务商在空间上的集中。产业集聚形成的最根本动力是经济活动主体降低成本的需要,如果没有外在力量对市场的强制分割,任何一个产业都有集聚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对任何产业都具有天生的渗透性,可以形成宣传推广平台、支付交易平台、投融資平台等,促进交易成本的下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因而,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淘宝村”的出现是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在农村的表现。
伴随着“淘宝村”的兴起,农村电子商务的集聚发展也成为研究热点。骆莹雁[1]研究了淘宝村发展的过程。陆尹玮[2]以沙集镇东风村为例,指出了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的特点。黄梅英[3]通过对广东揭阳市军埔“淘宝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提出了基于“熟人社会”的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模式。谭乐义等[4]基于山东大集乡“淘宝村”的研究,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所带来的农村特色产业业态的裂变。路征等[5]基于福建省某“淘宝镇”的调查,指出了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凌守兴[6]以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遂昌县、河北省清远县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案例为样本,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揭示了集群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的演进特征。郑新煌等[7]指出,现实中“淘宝村”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单一的路径假说无法完全解释电商产业集群的发展。
从已有的研究看,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的研究,多是以“淘宝村”或“淘宝镇”为样本,描述发展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指出存在问题、总结集聚模式,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路径鲜有分析。本研究尝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根据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通过对“淘宝村”成功案例的考察,探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的演化路径,总结出一般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2 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
20世纪80年代初,肯尼思·博尔丁的《演化经济学》、纳尔逊和温特的专著《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相继出版,掀起了演化经济学的研究热潮,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参与研究,并形成了诸多演化经济学流派。尽管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在核心方法和内容上没有根本分歧。在方法上都借助了生物学进化论和生物遗传变异理论,利用了生物学隐喻。在研究内容上都重点围绕技术变迁扩散、制度形成演变、产业分化演进三个方面进行。endprint
基于生物学隐喻,演化经济学形成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析框架,即以遗传机制、变异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及三者的交互作用为基础,对经济活动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
在生物学中,遗传机制保证了物种的延续性和相同性,变异机制保证了物种的丰富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选择机制决定了物种的最终演变方向。演化经济学认为,人类经济活动中惯例、创新和对创新的模仿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机制在人类社会的映射。黄凯南[8,9]认为,如果将“创新机制”对应“变异机制”,“扩散机制”对应“遗传机制”,则“变异、选择和遗传”转述为“创新、选择和扩散”,既可以避免生物学隐喻带来的争议,也可以为演化经济学建立一个基于创新机制、选择机制和扩散机制及其互动的完整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不仅抓住了演化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核心,而且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操作性,也能够从动态的演化视角对经济活动的运行、发展、演进进行解释、预测。基于这一点,本研究计划利用创新机制、选择机制和扩散机制及其互动来探析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的演化路径。
3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的演化路径
2000年前后,电子商务开始在国内兴起。2006年前后,随着部分发达地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子商务开始出现在农村,部分有知识、懂网络、会经营的农民开始利用电商平台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这些创业者的成功,带动了身边农民对电子商务的热情,更多的农民投身到电商行业中,2012年前后,国内第一批“淘宝村”出现。从第一批“农民网商”到第一批“淘宝村”,短短6~7年的时间,农村电子商务就从零星产生走上了集聚发展之路。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创新、选择、扩散三大机制及其互动在这中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创新机制
农村电子商务的产生,是农民购物消费方式、农产品流通方式、农村资源整合利用方式的创新。创新机制在其中发挥作用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电子商务知识的溢出扩散。2000-2006年,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历了6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有知名度且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在线交易已经被接受。关于电子商务的知识已经从部分专业商务人士和知识精英手中外溢扩散至普通人手中。
二是具备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畅通的网络和道路是两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没有网络,无法完成在线交易;没有道路,产品运不出去,人员进了村,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无法完成。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至少要通网、通路。从已有的“淘宝村”发展情况来看,“淘宝村”在起步之初都已经实现了通网、通路。
三是创新引领者的出现。任何一个“淘宝村”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农民网商”开始的。如江苏睢宁县沙集模式是由一名大学生在淘宝网上开店成功开启的;河北清远电子商务之路是由高庄村一位农民试开淘宝店开始的;浙江遂昌电子商务产业集群肇始于部分农户自发通过淘宝开店、自建网站加百度推广等方式从事竹炭、烤薯、山茶油等销售。这些“农民网商”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最早实践者,也是引导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的创新引领者。
3.2 选择机制
在演化经济学中,单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被视为有机体,而产业被视为群体。在产业中获得利润的经济活动参与者被看作适应者,而有效的行业惯例则被当作基因。这里的选择机制事实上是通过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竞争来发挥作用。正如生物界的基因突变随机发生一样,创新也是随机而多样的,但选择则具有非随机的方向性。在市场竞争中,适应者被保存和发展,并形成有效的惯例,成为“产业基因”而延续下去。每个创新者都要接受选择机制的筛选,只有那些适应了环境,从而赢利的创新者被保留下来。
农村电子商务产生之初,至少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当地政府自建平台,鼓励农民利用平台从事电子商务;一种是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集中收购农产品,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集中推广销售;还有一种是农户自己利用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从事销售推广。由于当地政府自建的电商平台参与者少,无法形成很强的网络效应,农民无法从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赢利,因而第一种方式被弃用。在第二种方式中,农户仅仅是龙头企業的订单生产者,事实上并未从事电子商务,也没有因此增加获益,无法和利用第三种方式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户竞争。最终,第二种方式也被弃用。而第三种,农户利用大型电商平台直接面对市场,一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赢利空间,另一方可以充分利用大型电商平台的强网络效应,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这必然成为选择机制的适应者。因此,“农户+大型电商平台”成为得以保存的农村电子商务的产业基因。无论是沙集模式,还是遂昌模式,抑或是丽水模式,虽然具体形态各异,每种组织形式的最核心部分都是“农户+大型电商平台”,这恰恰反映出选择的结果。
3.3 扩散机制
扩散机制是指被选择的创新被模仿、复制的过程。具体表现是,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主体基于利益的计算复制创新,使得创新慢慢成为了“惯例”。扩散机制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户模仿村内成功的电子商务创业者,才使得集聚发展成为可能。
由于农村对血缘、亲缘关系的重视,成功的创业者会主动带动更多的亲戚朋友参与进电子商务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扩散机制发挥作用。参与者越多,彼此的互动性越强,专业化分工越细,对网络、道路、物流配送、金融服务及网站服务等配套设施和服务要求越多,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扩散机制作用下越发明显。于是,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出现,“淘宝村”产生,集聚发展成为趋势。
3.4 三种机制的交互作用
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演化中,创新机制、选择机制和扩散机制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而是交互发生作用。创新者是在市场竞争中创新,用市场选择去检验创新成效。而选择机制在发挥作用的同时,适应性的电子商务模式也在不断被模仿扩散。反过来,创新者为了应对模仿对自身利润的侵蚀,又不断创新。三者的交互作用,让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不断向更好更高阶段演进。正是基于三种机制的交互作用,“淘宝村”才由组织化程度较低的1.0阶段走向组织化程度较高的2.0阶段,接下来还会演进到组织化程度更高的3.0阶段。endprint
4 结论及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从产生到形成“淘寶村”集聚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并且有其内在演化路径。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看,创新机制、选择机制、扩散机制及三者的交互作用是“淘宝村”出现、发展、升级的内在动力,形成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的演化路径。在三种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创新者的创新行为、市场竞争、模仿者的跟进等四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可以优化农村产业业态,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都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发展。一是要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好统一规划设计。二是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通网、通路,并鼓励电信企业降低网费。三是要出台鼓励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政策,激励创新者不断涌现。四是做好电商知识培训,让更多的农民了解电商、熟悉电商、主动应用电商,形成创新扩散的人才基础。五是推树品牌,按照集约化、品牌化的思路,依托特色农产品、特色生态资源等,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的品牌,主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向更高阶段演进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莹雁.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以沙集淘宝村为例[J].中国商贸,2014(2):72-75.
[2] 陆尹玮.淘宝村的沙集模式[J].决策,2014(6):66-67.
[3] 黄梅英.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调查——基于揭阳市军埔淘宝村的调查分析[J].市场周刊,2014(10):55-58.
[4] 谭乐义,谭利伟.“淘宝村”再燃农村发展星火[J].中国财政,2014(20):50-51.
[5] 路 征,张益辉,王 坤,等.我国“农民网商”的微观特征及问题分析——基于对福建省某“淘宝镇”的调查[J].情报杂志,2015(12):139-145.
[6] 凌守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5(7):104-109.
[7] 郑新煌,孙久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集聚效应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6(6):28-37.
[8] 黄凯南.演化经济学四个基础理论问题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85-90.
[9] 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9(2):132-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