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忠
韩萍,热心的老北京人,热爱下厨,擅做美食,经常活跃于电视台各类美食节目中。如今韩萍不仅是实至名归的民间厨艺高手,而且还拥有众多的支持者。2017年,她的第二本烹饪书已出版发行。
4岁就偷偷做饭
韩萍,现年60岁,出生在老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她也继承了老北京的热心、开朗、能侃的特点。韩萍4岁的时候就趁着家里人不在,自己偷偷做饭,做了一盘香油炒香菜。母亲回来后看着香油里泡着的那些根儿上还有泥的香菜,哭笑不得。那时,各家各户都在院子里做饭,谁做什么都看得见,做完了,大家交换着吃。韩萍小时候就喜欢看大爷大妈们做饭,院里八婶的“黏卷子”后来就成了她电视里教的一道菜。
那时她家出门走不上5分钟就是一些老字号的饭馆,韩萍说她下学回家的路上能盯着都一处包烧麦,看上一个小时。
虽然不穷,但是家里过得也不宽绰,母亲的精打细算给了韩萍深刻的印象。那时秋天落了秧的茄子个小不好吃,但便宜。母亲为了能过得精致,把茄子用盐水腌了,再炒菜,别具风味。
韩萍成家后,女儿是她厨艺进步的动力。 韩萍做吃的东西种类可多了。家常小菜如蒜苗炒鱿鱼、海带排骨汤,传统美食有腊八醋、棋子馅饼、元宝馄饨,山珍海味如燕窝鸡翅也不在话下。韩萍说:“我第一次上电视是在2004年,也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吧,我其实极少看美食节目,那天我正在厨房做饭,女儿在屋里看电视,正在教生活小窍门,女儿在屋内跟我喊,妈,电视里正教‘用两口蒸锅迅速化冻肉的方法,我进去一看,觉得这个窍门一点都不科学。净想着化肉了,那两口锅不得洗吗?”
第二天,她给栏目组打去电话,谈了自己的看法,又介绍了一些窍门。没想到编导当时就说,你能不能来我们电视台一趟,作为观众上电视。第一次韩萍谢绝了人家。一个月后,那位编导又给她打来电话,这回说得更恳切,意思是说电视台特别缺像她这样的“专家型”观众,请她一定要帮忙。从不拒绝别人的韩萍动了心。
她成了“救火”队员
第二天,韩萍到了电视台摄影棚,韩萍当场就完成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上镜,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们也大快朵颐,尝到了韩萍的手艺——珍珠丸子、垮炖鱼……
当时录制一开始,她一句“冬天动一动,少得一场病”。说了几遍才控制住了笑场,但很快就适应了“嘉宾主持”的角色,与主持人一唱一和。拍摄很顺利,录制每一期节目导演都没有喊停。但当喊停的时候,工作人员们便拿着筷子,端着碗,走到操作台前抢食韩萍做的菜。
有了点名气,一个出版社请韩萍出本教做饭的书,犹豫再三,学历不高的韩萍答应了,她的理由是——我得给孩子留一个做饭的“字典”,并在2006年6月出版了美食书《生活魔法师:韩萍教你下厨房》。这一年,就有人想用她的名字开一家饭馆,以增加人气。
2006年7月,韩萍应邀去中央电视台参加《美味中国》节目。自接到通知的那一天起,韩萍的心里就直打鼓,这是面向全国播发的节目,担心万一有个疏忽把菜做砸了怎么办,自己年龄这么大了,万一记不住台词说错话了可如何是好?
幸好第二天一大早,邻居街坊不断来韩萍家,有给她加油的,有叮嘱她别紧张的,还有自告奋勇陪着去的。大伙儿说平常我们都得到过韩萍的照顾和帮忙,这次我们一定要为韩萍加油。进了录制棚,韩萍马上调整思绪,投入到做菜中。
说起自己走红荧屏的经历,豪爽的韩萍毫不谦虚,“他们说我是收视率的保证。电视台给我起个外号叫‘119、‘120,也就是救火队员、救护车的意思,因为我性格随和,好说话,如果哪个嘉宾临时有事上不了场,我随叫随到,给他们救场,所以才得了这么个称呼。”有一年,韩萍穿梭于7档电视节目中间,平均每4.5天便出镜一次,拥有大量“粉丝”。对于“走红”的原因,韩萍的总结是“我做的是普通人过日子吃的饭”。
怎样做出又香又脆的花生米,怎样做出色泽红润、汁明油亮的红烧肉,怎样熬出好看又好喝的绿豆汤,怎样煮透面条又不糊汤,怎样煮出流黄蛋和硬心蛋……韩萍在电视上毫不吝惜地告诉观众她在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再让大家应用到生活中去。
韩萍说:“生活跟工作是一样的,只要你不重复劳动,你就有时间,你把它合理安排了,平时没出家门,到单位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我会把工作安排好了,等下班回来的时候,看有什么菜就带回来,进门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还有做饭就是穿插着做,哪个费火先坐到火上,这个时间洗菜什么的,我每次做饭就是再复杂,比如做红烧肉,我也不用一个小时,保证饭菜全上锅,而且厨房还得收拾得特干净,保证没有一个锅、盆在那儿摆着。”
用心做出味道来
为了掌握更多的厨艺,韩萍也会充实自己,向其他人学习。2015年8月,韩萍在一家老酒店北京河南大厦学做小酥肉。早就听说大厦里豫菜做得好,她就登门求教小酥肉的制作方法。刚到河南大厦,很多服务员跑来现场看她,韩萍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从怎么选肉,如何切割,到最后制作。韩萍跟着师傅认真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韩萍还要反复请教。对河南大厦厨师做的豫菜,她给予高度评价,不停地说着“好!好!”
出乎她的意料,喜欢她的大部分人竟然是年轻人。一位在国外留学的大学生说自己在国外请外国人吃饭,又没钱,根据韩萍所教的方法做菜,省了一大半钱。而且看到她照片里的形象,感觉自己的母亲在身边。出国旅游,一个小伙子一眼就认出了韩萍,非要跟她照相不可。连她的发型都有人学,有人跟理发师说要剪韩萍那样的头。韩萍做饭好出名了,连外国人也慕名拜访。她会教那些驻华大使、参赞的夫人做美食,有一位希腊新闻参赞夫人跟韩萍学习后出了本美食书,并请韩萍给她写了序言。
2016年一整年,韩萍的出镜次数达到上千次。光在电视上包饺子她就包了几十次,很多人跟着她不厌其烦地学习包饺子。从她第一次上电视到现在,全国有100多家电视台都播她的节目。到2017年,韩萍接连获奖,北京电视台为她颁发了最具人气奖、荣誉主持人奖、美食顾问证书等荣誉奖项,她还获得了中央電视台“美食美客”金牌掌勺人荣誉称号。韩萍所做的菜,都是老百姓家餐桌上的菜,简单易做,吃着香甜,而且保留了生活的原汁原味。用韩萍的话说:爱做菜做饭的人,也必然会爱家。
如今,韩萍说:人得活得有质量,有价值。在她心里,还有一个最朴素的期待,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厨房,回归家庭生活,把传统的饮食和文化传承下去。
(责编:孙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