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英
摘要: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必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着力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与舆论把控、统筹协调与科学决策、开拓创新与高效服务、整合社会与构建和谐、依法行政与民主决策的社会治理能力。直面现实,当前要注重强化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意识,建设政治坚定、精干高效的工作队伍,大力培训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治理能力,狠抓网络阵地建设,拓展互联网功能,提供社区党组织工作的多项保障,综合用好社区各种资源,建立共驻共建长效机制。
关键词:社区治理;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11-0020-04[HT]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城乡社区建设统筹,促进社区治理中群众实现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社区承担着管理、服务、协调和稳定的功能,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处于重要地位。新的社会治理机制下,社区党组织已成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是完成党和政府在基层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在社区治理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我国社区治理的效能,也直接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一、社区治理的突出特点及其对党组织治理能力的要求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社区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社区群众最直接的渠道,承担着管理、服务、协调和稳定的功能,是党和政府在基层工作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基石和前哨阵地。社区治理的对象非常广泛,社区治理方式主要是开展服务,重在解决“谁来治理、怎样治理”的问题。
社区治理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础。社区治理处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最前沿,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具有直接、快速、零距离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能够及时、高效率、第一时间为社区群众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二是社区治理是区域性的基层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公共行为和公共事务进行综合管理,属于地域性、片区性的“块块管理”,这同垂直性、层级性的上下级的“条条管理”区别十分明显。三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化属性和特征比较鲜明。现阶段,我国基层社区治理的主体,属居民(村民)委员会主导的社区区域共同体,其主体是多元的,是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群众性自治组织、驻区单位等组成的共同体。四是社区基层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城乡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国家管理体系中,基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另外,社区层面属于群众自治体制,故而群众自治组织发挥主体作用,社区成员发挥基础性作用。
基于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的内涵和特点,当前必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五个方面的社会治理能力。
1.统筹协调与科学决策的能力。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共治”的格局决定了在社区建设中,始终需要多元参与、多元投入,倡导高效沟通协调机制,再加上社区建设涉及服务、管理、治安、卫生、体育、文化等多个方面,是综合性建设工作,社区党组织必须具备统筹协调与科学决策的能力,深入研究社区治理规律,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倡包容、妥协的精神,尊重主体合法权益,满足多元需求,推动各个主体密切合作,避免相互之间的对立,尽可能减少冲突,积极缓和矛盾,探索有效整合社会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整合基层社会力量,尽力调动积极因素,激发多元化社会组织的活力,借力社会整合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2.政治引领与舆论把控的能力。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所有制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单位人”越来越多地变为“社会人”,居民利益也出现了社区化的趋势。社区日益成为社情民意的“汇聚地”,社会各类矛盾的“聚焦地”,自然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社区党组织要适应这些新形势新情况,强化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理论素质、政策水平、政治敏锐性,能有效察知把控社区、网络舆情,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具备政治引领与舆论把控的能力。
3.开拓创新与高效服务的能力。社区是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是承载社区家庭和社区居民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广大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和体现。为此,社区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服务,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力度,不断改进社区公共服务方式,拓展社区公共服务领域,努力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党组织开拓创新与高效服务的能力。
4.依法行政与民主决策的能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原则。要适应我国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确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确立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的理念。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干部是在社区依法行政的主体,一定要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念,做遵纪守法、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模范。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时,一定要依法办事,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绝不能讲“哥们意气”,不能“人情大于国法”,不能只顾家族利益、亲属利益而不顾法律和群众利益。
5.整合社会与构建和谐的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的社会基础,要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实现执政使命的客观要求。社会治理关注的是和广大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努力适应现代社会治理,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与此同时,要注重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提高广大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为此,社区党组织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回应群众利益诉求,适应利益多元化格局,通过行之有效的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党的执政宗旨与目标。endprint
二、解决社区治理问题迫切要求提高社区党组织治理能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社区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骨干和中坚的作用。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部分基层党组织不能有效发挥社会治理功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服务方式简单化一,在群众中的威信减弱;一些社区党务工作者结构还不够合理,存在年龄老化、知识面窄、能力偏低等问题;少部分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存在协作不好、人心不齐的现象;一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社区党员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党组织建设意识不够强,导致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现实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严重威胁到党在社区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下大气力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治理能力。
1.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力量,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市场化趋向的改革改变了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区担负的社会管理职能越来越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类事项都需要社区来协调、服务和管理。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构成元素,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缩影。党执政的基础在基层,以社区为基础确立党执政的基础,依靠社区工作汇集党执政的政治资源,是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新的形势下,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的领导核心,必须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政治威信,必须有能力整合社区各种资源和各类组织,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因此,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其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夯实党的社会基础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位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社会组织与群众个体逐渐变成了相对自主的个体,逐渐脱离了原有与单位约束。社区党建也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日益显现其重要性,成为了一项重大的课题。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与领导能力,夯实社会基层基础至关重要。而要在新形势下保持与巩固党的社会基础,不仅要求党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提出战略性的方针,而且要求在社区社会治理中发挥好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治理社会的能力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密切党同社区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夯实党的社会基础。
3.整合社区各种社会力量,筑牢国家和谐稳定基石的需要。现代社区是当代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切入点。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使原来由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些单位人变成了社会管理的人,这就使原来由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承担的部分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变成了依靠城市社区承担,使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愈加突出。特别是社区是社情民意的“会聚地”,社会各类矛盾的“聚焦地”,也毫无疑问地应该成为党组织和党员的“聚力地”。这就需要加强社区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发挥基层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听到社区群众的呼声,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将广大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凝神聚力推动社区治理工作,保证社区安定祥和,筑就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石。
4.践行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树立党执政为民形象的需要。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在社区群众中的形象。城市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重要基层组织,工作在基层群众生活第一线,日常的工作中,容易放松警惕。作为城市社区党组织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员能否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关乎着社区党组织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乎服务群众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能否在社区群众中得以体现。社区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社区建设这个中心,从抓好班子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入手,充分发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树立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良好形象。
三、多措并举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社区治理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写进了“社区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以形成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到社区治理一脉相承、一体贯通的治理体系。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推进社区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主体多元、权责明确、协调有力、资源整合、共享共建”的社区治理体系,努力建设平安文明、管理有序、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和谐社区和美好家园。
1.强化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意识。一方面,树立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党组织在安排部署工作的时候,要把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注重发挥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把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實践之中。另一方面,加强与驻辖区党组织的横向联系,积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形成聚力抓党建的社区“大党建”格局。同时,要把党组织向各个小区、“两新”组织、摊群市场、建设项目、楼宇延伸,健全社区党组织工作网络,形成纵向深入横向协同的社区党建工作体系,为社区治理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2.建设政治上坚定工作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加强社区党组织治理能力,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精干高效、善于服务、充满活力的社区党务工作团队。一是拓宽社区党务干部选任渠道。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以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公开选拔与公推直选相结合等方式,扩大党内民主,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切实把群众基础好、党员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任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二是切实加强社区党务干部后备队伍建设,有目的地把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到党务干部工作岗位上锻炼,不断改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三注重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机制建设,以德才兼备为原则,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endprint
3.大力培训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治理能力。一是科学制定社区党务干部培训规划,分周期、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针对性进行轮训;二是强化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训,使他们具有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开放意识、开拓精神、依法执政能力以及整合社会、把控舆情的本领;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以学用结合、“增新、补缺、提高”为原则,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法,通过党校学习、外出考察学习、现场学习交流、以会代训、以学代训等多种形式,拓宽培养渠道,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四是要积极引导社区干部着眼于服务发展主题,认识和把握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社会聚焦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探索性、对策性调研,推动社区治理工作。
4.狠抓网络阵地建设以拓展网络党建功能。充分运用好现代信息网络手段,推行网络化、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提升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一是实行社区远程教育全覆盖。积极推行城市、街道、社区在设施、设备、信息等方面共享共建,打造互惠互利、上下贯通的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平台。二是实施网上办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电子邮箱、QQ群、微信群及网上发布信息等方式,积极推动社区服务便利化,社区党建现代化。三是开设短信、微信课堂等信息载体,进行学习交流,开展党员教育,拓宽党组织活动空间。
5.建立多元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满足部分政府职能职责向街道社区转移的需要,向街道社区转移划拨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用于社区建设管理;二是落实社区党务干部培训经费。社区党务干部培训经费应纳入行政经费预算,在干部教育经费中列支,对积极参加培训的社区党务干部,单位应在时间、经费方面给予支持;三是集思广益,拓展渠道,建立多元社区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四是重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基础设施水平,逐步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和服务环境。
6.整合社区各种资源以建立共驻共建机制。一是健全社区党建资源共享机制。社区党组织要积极联系协调驻区单位,多组织驻区各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努力调动驻区单位党员参加社区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社区组织和驻区单位有机结合;二是实施区域化结对共建项目。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党建办、党建服务中心发挥“一手牵两头”的作用,制定区域化治理的结对共建项目清单,向各级党组织推送,结对共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的双赢局面;三是健全完善考评考核体系。加强对共驻共建工作的考核,把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参与社区治理、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督促领导干部重视和支持社区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振華.社会管理视域下的社区管理创新路径[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
[2]黄晓波,张明.浅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3]唐忠新.社区治理: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N].光明日报,2014-04-04(11).
[4]谢峰.社区党建的主要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7).
[5]编写组.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实务[M].红旗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