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嘎哦丽泰》的合唱改编手法和情感处理

2017-11-30 21:30吴鹏
艺术评鉴 2017年20期
关键词:合唱

吴鹏

摘要:通过分析合唱曲《嘎哦丽泰》的创作得出民歌合唱改编曲的技法,从作者对节拍节奏、音域调性、结构等方面的改编作为基础,分析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及情感处理、剖析作曲家的改编技法、如何真正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如何把握好情感的布局及表达等问题做出研究。

关键词:合唱 《嘎哦丽泰》 改编手法 情感处理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08-03

一、合唱曲《嘎哦丽泰》的改编手法

(一)从合唱曲《嘎哦丽泰》创作看民歌合唱的改编技法

将民歌改编为合唱曲,主要还是要以民歌原来的主旋律、创作目的为根据。无论将它如何进行修饰、丰富都要与原作品保持一致,与它的原本的创作目的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常见的民歌合唱改编技法有:1.风格与结构;2.节奏与节拍;3.旋律与和声。

(1)风格的变化往往是作曲家经常应用的,因为不同的风格,所体现的情感意义是不一样的,而且风格也能表现出不同地域的特点。结构也是可以变化的,它的变化只是能在原有情感或者原有目的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拓展。

(2)节奏的不同运用,所体现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在《嘎俄丽泰》合唱曲中就对原曲进行了变化,好多节奏变化为八分音符,这样比原来所表现的感情更有深度,将原来的感情拉宽了。节拍的变化也是有这样的体现,原曲是2/4拍,改编的合唱曲是4/4,所表现的强、弱、次强、弱更是多作品感情的拉宽处理。

(3)旋律的多样性变化和不同和声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选取中心旋律进行多次重复使用不同和声,所变现的东西会更为深刻。

(二)合唱曲《嘎哦丽泰》的改编技法

1.节拍、节奏

谱例1:

通过谱例可以看出原曲中的开始是以(八、十六),而合唱的是八分音符。歌词也有变化,融为了一句。这样的改编更舒展地显现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也更加深远。

此外,从演唱速度来说,原民族歌曲是中速稍快的,而改编后的是中速,一下子从激动的转变为了深情的。虽然这是一小小的变化,但是它注重歌曲的情感,更加深情、更加烘托感情的失落及忧郁。

2.调性、音域的改编

《嘎哦丽泰》原型音域适合于女高音、男高音独唱,杜鸣心先生在改编时把原调的F调改为bE调,在原来的基础上低大二度。合唱曲则通过改编将原歌曲降低音域,将男低音、女低音声部加进来,从而达到混声四部的演唱要求。但是在降低调性同时,其实也是为合唱曲后面的转调预留了一定的余地和空间。

3.结构的扩展

独唱曲《嘎哦丽泰》的曲式结构是“AB结构的二段体”,是一首单乐段作品(如图1)。

合唱改编作品《嘎哦丽泰》为二部曲式,其变化发展结构(如图2)。

从图2来看,合唱曲《嘎哦丽泰》主体仍为AB二段结构,引子(第1-4小节)以歌曲的部分素材构成,由强至弱停在属功能上,为歌曲的进入做准备。a2乐句(第33-39小节)为全曲的第一次高潮,主题在钢琴部分,音响极为饱满。与子形成复调式结合的合唱部分,不仅音响饱满,而且对人声的发挥也恰到好处。b2(41-47小节)与前面的力度形成强烈对比,并在第二句有了扩充,运用了自由模仿、分裂与和声上的离调,为第二次高潮做准备。b3乐句(48-58小节)此时已转为新的调性bA大调,表现了“呼唤”般的情感并逐步软化,使音乐进入了更细腻的情感境界。尾声(58-63小节)由合唱与钢琴交织而成,音乐情绪上带着“问号”,满怀惆怅离去的形象。

通过改编合唱与原曲的曲式结构图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看出,作者杜鸣心先生不仅改变原曲的节拍而且对节奏和调性也有所改变,并对a、b两段经行了不同的处理,对原曲进行了拉长,使它更符合一个合唱曲目。在通过分析合唱曲及研究它的结构图时,可以看出杜鸣心先生是别有用心的,a、a1、b、b1的出现早早把整个主题环境都说清楚了,而从a2现在就是作者对原曲的发展和再发展,使歌曲波浪起伏,从而推迟了高潮,也为后面的发展做了铺垫。纵观全文a2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歌曲更加完美自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作者杜鸣心先生运用三种写作手法进行扩展,一是对原曲进行“合唱化”;二是加入钢琴声部作为主旋律,人声作辅助;三是充分拓展开头及尾声。

二、合唱曲《嘎哦丽泰》的情感处理

(一)情绪的表现

通过情感布局的分析,歌曲的情感是层层递进、逐步加深的,每次情感升级前都有间奏作为连接和过渡。第一层次(1-18小节),思念主题以略带忧伤的陈述性语气演唱,表达了主人公失落、惆怅之情;第二层次(19-39小节),情感慢慢展开,情绪逐步升华,由对心上人“嘎哦丽泰”的思念转为深情呼唤,并推向全曲第一次高潮,表达对“嘎哦丽泰”的无限牵挂;第三层次(40-58小节),是全曲的最高潮从对梦中情人的轻声呼唤,变成随着情绪的急速膨胀而形成的高声呼喊,再到孤独无奈的呼叫,充分表达了失去情人的痛苦心情,接着以钢琴的思念主题为过渡,尾声沉浸在永远的思念情绪之中。

(二)高潮的处理

整个歌曲有两次高潮,第一次是a3乐段(33-39小节),钢琴是旋律声部时,都是ff力度处理;第二次高潮b3乐段(48-54小节),经过转调的过渡后,在第48小节(bA调)达到全曲的最高潮。新调比原调高四度,使音乐充满激情(如谱例2)。

谱例2:

从谱例2中看出,在《嘎俄丽泰》作品中第二次高潮部分是所有声部同时进行的。从排列法来看由密集到开放,结合谱例中力度记号和歌词中连续的呼唤“嘎哦丽泰”,在处理这段时要注意情感的把握,也就是强弱的把握。在情感的走向上要注意情感力度的自然,要充分表现出急促的呼唤中却又寻而无果无奈的感情;在声音上的处理高潮点应有气息的支撑稳稳地,合理使用声乐的方法、位置气息。尽管这个地方是全曲情绪的爆发点,但是它确实悲凉无奈的感觉。

b2乐段是作品的转调乐段也是过渡乐段,起到一个纽带作用。而作者正是通过这个转调乐段的过度逐步将全曲慢慢推向最高点(如谱例3,第45-58小节)。

谱例3:

全曲的最后是通过一个弱的力度,进行的一个渐慢。以一种疑问、迷茫、又带有伤心与惆怅的心情进行演唱,然后回到原速钢琴伴奏进行一个主题旋律的变奏,然后全部声部中弱的力度,减慢的唱出“你搬向哪一带”。在“一”时做一个自由延长,这样是要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刻,更能表达出找不见心爱的人心里那种伤心与难过,更是一种无奈,因为他们就是这样生活。最后一个“带”字四拍,是由强到弱,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慢慢的越来越远直到消失。

合唱曲《嘎哦丽泰》合唱曲的创作特点是对原曲对比式的改编,是通过节拍、节奏,调性、音域和结构的改编。然后对原曲的情感进行了丰富,对情感也进行了布局,歌曲的情感是层层递进、逐步加深的,每次情感升级前都有间奏作为连接和过渡。通过对作品深入、细致的分析,以理论知识为依托,面向实践层面,构建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研究模式,研究作者是怎样利用自己的创作巧妙地表达出一位哈薩克青年来到心上人“嘎哦丽泰”的帐篷前却发现她已离去的失落心情。从而更好地诠释作品,使对该作品的演唱、排练、指挥等方面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文坚.合唱《嘎哦丽泰》的情感布局与演唱分析[J].大舞台,2008,(02):31-33.

[2]丁岩.合唱《嘎哦丽泰》的改编手法及指挥处理[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3]姜兴东.合唱作品案头工作设计研究——以合唱《嘎哦丽泰》为例[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2):4-5.

[4]李刚.充满激情的咏叹——杜鸣心合唱曲《嘎哦丽泰》评析[J].中国音乐,2004,(03):55-59.

[5]倪俊杰.关于民歌合唱改编的几点认识[J].音乐创作,2012,(12).

猜你喜欢
合唱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近现代合唱的发展及作品特征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感受魅力提升能力
浅析中老年人合唱的训练
谈钢琴为声乐伴奏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