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探区长8油层地层特征分析

2017-11-30 11:41李濠宇
石油化工应用 2017年11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砂体岩性

李濠宇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旬邑探区长8油层地层特征分析

李濠宇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旬邑地区石油开发程度不足,含油层较浅,有利于后期的开发,但前期的地质研究不足,经过前期的勘探开发后显示,长8段储层有好的油气显示,但是长8油层的产油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开展地质特征重新认识研究工作,为后期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将利用地层对比与砂体剖面分析发现由于储层的砂泥互层与隔夹层比较多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别强,这是制约长8油层产油量的重要因素。

旬邑探区;长8;储层非均质性;砂泥互层

旬邑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属于陕西省铜川市以及咸阳市长武县、旬邑县、彬县区域内,该勘探区域面积7 320 km2左右。该地区构造所处位置在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的伊陕斜坡和渭北隆起的交界处[1-5]。

旬邑地区勘探的目的层段为三叠系延长组,该层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延长组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沉积,砂体较发育。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细砂岩或粉砂岩,储层物性差,孔隙度一般小于10%,渗透率小于5 mD,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油气在该区的分布受岩性和构造共同控制,该油气藏属于构造岩性油气藏[6-10]。

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部,处于我国东西南北四大不同构造域(阿拉善地块、太平洋板块、祁连秦岭褶皱带和天山兴蒙褶皱带)活动影响的复合部位,西跨南北构造带;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又受青藏高原演化、隆升和向东北挤出的明显影响,构造活动频繁,其改造强烈、地质特征复杂多样(刘池洋等,2005)。

盆地的形成演化总体经历了早古生代华北陆表海、晚古生代华北滨浅海-陆相、中生代内陆湖盆和新生代周缘断陷等多旋回演化阶段,称其为多重叠合盆地(刘池洋,2007)。

而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独立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到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期改造时期(刘池洋等,2006)。

中生代中后期时,古太平洋板块往亚洲大陆的下斜滑动,就包括我国大陆中东部区域总体处于北西-北东向的向左旋转产生挤压,从而产生构造应力场环境,使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边区域的构造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致使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发生了明显的抬升、西部发生了强烈的陆内变形和逆冲推覆,产生了东部是斜坡、西部是坳陷的盆地地质构造[11-15]。

自晚白垩世后,在陆内俯冲和新特提斯洋的最终闭合的作用下、使青藏高原隆起,以及受向西俯冲消减的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出现频繁的构造活动,强烈的后期改造运动,出现了复杂多样的地质特征;其中包括鄂尔多斯盆地所处的北西-北东的右旋拉伸的应力场环境,使该盆地发生了整体的抬升,经过剥蚀改造形成了一系列周缘比较发育的断陷的盆地。

根据现今盆地的结构构造[16-23],结合盆地的演化历史,将鄂尔多斯盆地划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西缘冲断带、晋西挠褶带、天环坳陷、陕北斜坡等六个一级构造单元(中国石油地质志,1992)。

1 地层特征

1.1 岩性组合特征

长8油层组厚45 m~120 m,除在区内耀县、铜川地区的旬探1-新耀2井一线东南缺失外,在其他地方均有分布。岩性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灰绿色、灰色厚层状中-细砂岩;下部主要为比较厚的块状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在崇信-灵台以南地区其下部夹有灰白色、紫红色含砾粗砂岩。自然电位、自然伽马较平直、高阻;根据旋回性和岩性组合结合油气显示来看,是本区主要含油层系;地层厚度70 m~85 m。

长8层是旬邑探区延长组重要的产油层之一,其上部是延长组的长7层,其底部是张家滩页岩,长8层下部是延长组的长9层,其顶部是李家畔页岩,这是分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层,是区域微观对比的主要依据。

1.2 地层划分对比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中各标志层的测井曲线变化的特征及油层的分布规律等将延长组地层划分为长1到长10油层组(见表1)。本次研究旬邑探区的主要目的层为长6至长9油层组和探区东部长2油层组。

通过测井相标志层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发现长81层测井曲线以中幅度、微齿-光滑状似箱型,顶、底呈突变接触,此段测井曲线对应的岩性为细-粉砂,厚度较小,在旬邑地区指状曲线常以中-高幅指形或“尖刀状”密集组合出现,结合其上下岩性、岩石颜色等特征,可以判别出该测井曲线类型反映了浅湖的滩坝砂微相。

长82层测井曲线的自然伽马值从下到上以齿状或者圆弧状逐渐变小,曲线顶部显示为突变接触底部呈现出渐变接触,此段测井曲线对应的岩性为中细粒砂岩、细砂岩,呈现为一个由下到上逐渐变细的反韵律结构,粒度概率统计曲线呈两段式,沉积构造特征表现为槽状交错层理,可见仅卷层理和变形层理,综合上述力石特征、岩性组合及沉积构造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出,该测井曲线类型反映了水动力逐渐加强条件下的河口坝微相沉积。

1.3 沉积相剖面分析

长8沉积时,三角洲的规模扩大,渭北地区水下分流河道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两条北东向的水下分流河道具继承性,纵贯全区。长8层所处的时期是三角洲前缘最发育的时期,所以砂体厚度比较大,砂体所分布的面积比较大。

根据长8延长组的碎屑颗粒的成分分析显示:岩屑的平均含量为26.54%,石英的平均含量为32.65%,长石的平均含量为26.42%。结果表明长8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和较多的碳酸盐岩胶结物,其次是高岭石和水云母等黏土矿物,再次是硅质胶结物。

表1 旬邑地区延长组不同油层组主要岩性特征及标志层

虽然沉积相剖面显示砂体很厚,连通性很好,但是通过GR曲线值的左右跳跃可以判断长8储层非均质性很强,砂泥互层较多,这些是制约长8储层产油量的关键因素。

2 结论

旬邑探区长8沉积时期正是三角洲前缘最为发育的时期,所以沉积的砂体厚度比较大,但是根据沉积相剖面图及测井曲线分析可知砂体的砂泥互层较多,非均质性较强。研究区在长8层段的多数井进行了试油,主要是在长7优质烃源岩下的长81油层亚组,试油效果一般。试油结论多为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多数井具有油产出,且部分井达到了工业油流的标准,如旬1井日产油1 t,旬10井日产油1 t,旬24井日产油0.84 t,旬43井日产油0.6 t,旬41井日产油1.59 t,中石化油井中泾河11井试油日产油2.1 t,泾河9井是裂隙含油,日产油更是达到8.31 t。

长8油层组油层的单层厚度大,油层厚度在1 m~5 m,且油藏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油藏在纵向上叠置层系多,是今后研究区重点勘探的层段。

[1]吴志宇,赵虹,李文厚,等.安塞油田中生界特低渗油藏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5-36.

[2]漆家福,夏义平,杨桥.油区构造解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25-64.

[3]许怀先,陈丽华,万玉金,等.石油地质实验测试技术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张厚福,方朝亮,高先志,等.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5]李明诚.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第三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6]于强,任战利,倪军,等.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中生界热演化史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5):801-805.

[7]龙礼文,廖建波,李智勇,等.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厚层砂体特征及成因[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34(9):23-32.

[8]陈世加,路俊刚,姚泾利,等.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12,30(6):1130-1139.

[9]赵雪娇,王震亮,范昌育,等.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烃源岩排烃机制及成藏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1):35-38.

[10]英亚歌,王震亮,范昌育.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流体动力作用下的石油运移与聚集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1):118-123.

[11]李威,文志刚.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上三叠统长7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J].岩性油气藏,2012,24(6):101-105.

[12]陈治军,高怡文,袁芳政,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油页岩特征及页岩气有利区预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4):15-22.

[13]王乃军,赵靖舟,赵卫卫,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油层组“准连续型”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4):8-13.

[14]杨华,张文正,蔺宏斌,等.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10油源及成藏条件分析[J].地球化学,2010,39(3):274-279.

[15]白玉彬,罗静兰,张天杰.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特征与评价[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5):22-28.

[16]于波,周康,郭强,等.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延长组下部油气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J].地质与勘探,2012,48(4):858-863.

[17]时保宏,张艳,张雷,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J].石油实验地质,2012,34(6):599-603.

[18]高勇,牟智全,王永凯.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2,19(4):37-42.

[19]楚美娟,李士祥,刘显阳,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石油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J].沉积学报,2013,31(4):683-691.

[20]邓秀芹,姚泾利,胡喜锋,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成藏流体动力系统特征及其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6):1045-1050.

[21]何雁兵,傅强,金艳,等.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 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24(5):55-60.

[22]张凤奇,王震亮,武富礼,等.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成藏期油气运移的动力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36(4):32-38.

[23]吴保祥,何金先,张晓丽,等.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埋藏演化与油气成藏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2,36(6):8-13.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 8 oil layers in the Xunyi region

LI Haoyu
(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Xi'an Shiyou University,Xi'an Shanxi 710065,China)

With the low degree of oilfiled development in Xunyi exploration area of ordos basin,reservoir,development potential,weak basic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 Chang 8 oil sand has good oil and gas discovery,but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geological work Chang 8 reservoir of oil production is not ideal,become the main factor of restricting the overall Xunyi exploration area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deployment.So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region to carry out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evaluation of research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late work.Will use the correlation of strata and the sand body profile analysis found that due to the sand mud interbed reservoir and interlayer insulation more lead to particularly strong heterogeneity of reservoir,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restricting Chang 8 oil producing capacity.

Xunyi acreage;Chang 8;reservoir heterogeneity;sand mud interbed

TE121.31

A

1673-5285(2017)11-0123-04

10.3969/j.issn.1673-5285.2017.11.028

2017-10-17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砂体岩性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地理盲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地区的西夏窖藏
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
低渗岩性气藏压降法计算库容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