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

2017-11-30 02:13执行本刊编辑部
河北画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白洋淀

执行/本刊编辑部

白洋淀纪事

执行/本刊编辑部

4月初的芦苇还是黄色,仿佛刚从冬天醒来。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不胫而走后,白洋淀的春天好像来得比往年早了许多。

白洋淀,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素有南有西湖,北有白洋之称,濒临安新、高阳、任丘、雄县和容城,兼容并蓄了唐河、府河、漕河、拒马河等九条支流,是冀中平原最大的湖泊。

白洋淀面积366平方千米,现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

从码头经荷园,到湖中望月岛,坐游船不过20分钟的航程。而这片湿地的形成,却历经万年。

往事越千年

一万年以前的河北,在永定河、滹沱河冲积扇的作用下,出现了冀中古湖盆洼地。战国时期,人们筑堤设防,由南易水北岸构筑燕国“易水长城”,为“燕南赵北”分界。燕赵荆轲的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故事,就发生在白洋淀畔易水之滨。

公元前314年,燕昭王又沿着古黄河流经白洋淀的北岸,筑起了一道500余里的长城,称为“燕长城”。一是阻止淀水的北泛,二是防止敌国的入侵,从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

如今,安新县著名的翠堤春晓步行街,就在当年燕长城的旧址,它在历史上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伫立步行街,回望历史,烽火连绵、人喊马嘶的场面似乎浮现在眼前。

孤舟听雪,水下绽放着残荷。白洋淀之美,美不胜收。

据古籍《山海经》记载,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下游取道现今的白洋淀注入渤海,留下了“黄河故道”的遗迹。而时至北宋,六宅使何承矩泛舟吟唱《蓼花游》、绘画蓝图筑“塘泊防线”,为白洋淀基本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白洋淀的真正形成,正是源于宋辽对峙时期的军事需要。

宋辽对峙,两国以白沟沿线(相当于今大清河及海河一线)为宋辽国界,因此有“界河”之称。为抵御辽兵的进犯,宋朝采纳何承矩的建议,构筑塘泊防线。随着宋在界河沿途设塞屯兵,围堤屯田工程不断扩大,又沿保定至安新、雄县、霸州,直到青县附近沿线开辟许多塘泺,利用这里地势低洼的特点,把一些河流与淀泊连接起来,引水灌溉,“广开水,以限戎马”,构成一条完整的“自边吴淀至泥沽海口,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舟行,浅不可徒涉”的塘泊防线,形成由河网、沟壕、水田、淀泊组成的“水长城”。

宋辽对峙期间,这里还是边防要塞。据考证,白洋淀水淀中间曾积土筑台,历史上可能是屯兵驻防处与村民居住地。白洋淀北,容城县有地名叫晾马台,据县志记载,北宋年间,杨六郎被封为兵马大元帅,追击辽兵过程中,在此扎下营盘饮水休整。

宋代以后,雄县、安新、容城地区因其在军事地理上的重要性,逐渐成为交通要冲。

明·弘治《保定郡志》记载:“白洋淀,在郡治东九十里,新安县南十五里,以水势汪洋”,形成了白洋淀现在的名字,并沿用至今。

雄县、容城、安新3县都有自己独特而延续的建置史,但在汉以后的时期里,相互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不断合并、分开的历史。如今,环抱着“华北明珠”白洋淀的它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雄安新区。

醉美水乡

历史上的白洋淀水域面积曾经达到1000平方公里,水量丰富,上游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白沟引河等河流注入,史称“九河下梢”;下游湖水,则经淀东的赵北口东流,与海河相通。

直到今天,白洋淀仍以水产资源丰富而闻名全国。淀里盛产40多种鱼虾,加之水生植物遍布,野鸭大雁栖息,白洋淀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水产品基地之一,自然生态孕育了这片“梦里水乡”。

据1983年出版的《白洋淀水源保护研究图集》记载,上世纪60年代中期,白洋淀的淡水鱼平均年产量在1000万斤以上,1957年达到1775万斤的高产纪录,其中鳜鱼、鼋鱼、青虾,为京津宴席上的佳肴。另外,白洋淀的芦苇、芡实、菱角是淀区人民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上世纪80年代年产约450万张苇席,居全国第一位。

“每到夏天,去淀里捕鱼的父亲带回来的除了鱼,还会有莲藕、菱角或芡实,小孩子们怎么也吃不腻。”当地人说起30多年前的情景,记忆犹新。摄影家王建民就出生在白洋淀旁。即使在国家极度困难的时期,他们六兄弟都没饿着:“我家门口有条河,通往白洋淀,也就三五米宽,但是鱼很多,活蹦乱跳的,拿个筛子随便这么一抄,就能抄到几十条,在困难时期,这半桶鱼可是解决大问题啊!”新中国成立之前,白洋淀的河流水网能通到沧州黄骅,白洋淀的渔民便顺着河一路出渤海捕鱼。

白洋淀还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食物与能量补充栖息地。淀区内有鸟类19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大鸨、白鹤、丹顶鹤、东方白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6种(灰鹤、大天鹅、鹰科、隼科等),有重要科研、经济和社会价值的158种,河北省有重要科研、经济和社会价值的52种,有野生两栖爬行动物3种,哺乳类14种,鱼类54种。

白洋淀之美,给整个华北平原都带来了氤氲灵气。

雁翎队的红色传奇

就是这样一方秀丽的水土,也曾遭到侵略者的践踏蹂躏。

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白洋淀最不缺的就是血性和骨气。

1943年,后来成为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报道了一支奇特的抗日队伍。

“——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

“——雁呵,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

“唱着这样的歌,冀中白洋淀的渔人和猎户,在日寇的小汽艇扰乱了湖面的平静,把无止境的烧杀和勒索加在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饱含着辛酸的眼泪,放下了渔网和猎袋,划着渔船,掮着猎枪,一个个投进密密丛丛的芦苇……”

他们依仗着过人的水性,依仗着荷花和芦苇的掩护,在迷宫般的水道间神出鬼没。

端炮楼,截军火,除汉奸,他们与敌交战70余次,击毙、俘虏日伪军近千人,留下一段代代传颂的英雄传奇。

他们常在枪上插一支雁翎,因此得名“雁翎队”。

后来成为新华社副社长的摄影记者石少华记录了这支队伍的珍贵影像。

在一次战斗中,雁翎队的命名者、中共安新县委书记侯卓夫被敌人包围了。只剩最后一颗子弹时,他淡然一笑,调转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头颅……牺牲时,年仅28岁。

孙犁的作品《白洋淀纪事》与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反映的就是这个时期,白洋淀人民抗击日寇的经历。

孙犁的《芦苇荡》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而徐光耀笔下的一个白洋淀抗日小战士,则通过银幕而家喻户晓。

机灵淳朴、淘气勇敢的小兵张嘎,成为几代少年儿童的心灵教科书。

他们饱含着辛酸的眼泪,放下了渔网和猎袋,划着渔船,掮着猎枪,一个个投进密密丛丛的芦苇……

在最近一次的采访中,已经92岁高龄的老作家徐光耀铿锵有力地说道:“小兵张嘎代表了中国人的民族风骨,代表着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保家卫国,视死如归。这,就是白洋淀之魂。

(部分文字据新华社)

猜你喜欢
白洋淀
基于NSGA-Ⅱ算法的白洋淀上游种植结构优化*
月 亮
白洋淀人家
雄安新区首个永久性水利工程通水
雄安新区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动员大会召开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