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浙江样本

2017-11-30 08:55傅夏仙
浙江经济 2017年21期
关键词:浙江美丽农村

□傅夏仙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浙江样本

□傅夏仙

浙江是“两山论”的发源地,也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起步早,发展快,内涵丰富。从发展进程上看,以2000年安吉确立“生态立县”为起点,到2003年全省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标志,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全面有序推进;从内容上看,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从农村环境整治开始,到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以及农民素质全面提升培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有效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从发展趋势上看,浙江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①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2017年10月18日)。,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发展优势,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传统与现代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实践

(一)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围绕生态环境

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源于2003年6月开始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省开展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2013年全省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组合拳的应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达到一个新高度。2016年为进一步深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浙江今后5年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基本原则及工作举措,将进一步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农村的美丽度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从“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始终着眼农民收入提高

通过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县的省份。在贫困县消除以后,如何进一步消除贫困乡镇?如何推动欠发达乡镇的发展?2003年3月,浙江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将原“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乡镇和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乡镇列入欠发达乡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通过加大区域协作、结对帮扶和政府支持力度,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劳务输出和引导农民下山脱贫等办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②《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通知》,《浙江政报》2003年15期。2007年,浙江摘掉了101个贫困乡镇的帽子,扶持了361个欠发达乡镇的发展,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乡镇的省份。③《看浙江如何扶贫》,《农民日报》2011年11月29日。

2008年10月,浙江发布《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2008—2012年)》,正式启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通过开展产业开发帮扶、培训就业帮扶、下山搬迁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救助覆盖、区域协作促进、金融服务支持、社会援助关爱等“八大行动”解决低收入农户增收问题。④《浙江省政府正式启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浙江日报》2008年10月15日,第1版。2015年浙江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户,在全国率先完成脱贫任务。①《户户建档立卡一户一策帮扶,浙江提前高标准消除绝对贫困》,《浙江日报》2015年12月24日,第1版。

图/金川

(三)从“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到“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2004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的通知》出台,浙江派出农村工作指导员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同时,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民点单、政府买单、三级联动,依托职业院校、现代远程教育、电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院)、科研技术推广单位等各类培训机构,分门别类,开展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双证制”培训。深入实施全民读书活动、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法律六进”与基层巡回宣讲活动等等,合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

在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2005年,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启动万个文明单位与万个行政村结对的“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2008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2013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截止到2016年,累计建成6527个农村文化礼堂②车俊:《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月16日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浙江日报》2017年1月22日,第1版。。从2014年开始,先后在全省广泛发动、组织开展“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好家风建设”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落地生根。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发展是硬道理。但怎样发展?经济发展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从实践中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论是最早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安吉还是2013年在浙江打响“五水共治”第一枪的浦江,都通过关停并转大量的工业污染企业、家庭作坊、养殖场等做法减少生产污染源,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施垃圾分类、推进农村星级村建设、建设“美丽庭院”,使农村整体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农村新型产业逐渐形成,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日趋成熟。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序开展促进农民素质整体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注重农村环境改善的同时,十分强调对农民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农村传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各地依托乡镇自办节目、业余党校、微型党课等平台对农民开展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一是结合重大传统节日和农村特色节庆,广泛开展“赛文化”“文化走亲”“百姓周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百姓精神生活;二是广泛开展各级历史文化重点村、一般村的评比,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开展古建筑的修葺保护和民俗风情的挖掘整理,强化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三是选树培育当代乡贤典型,以“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各地各层面开展“浙江好人”“最美村官”“千名好书记”“万名好党员”等活动,培育树立一大批在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楷模、榜样人物,引领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四是不断发挥“家训、家规”的德治作用,全面开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活动,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公德意识、契约精神。浦江县文明办、县妇联和浦江农信联社联合推出“好家风信用贷”专项贷款,将诚实守信这一文明的金字招牌转化为可用的“活钱”,有效提升了文明家风的含金量,带动受益者争当好家风的传播者和示范者。开化县广泛开展“生态版”村规民约强化环境自治,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提升,生态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协调,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发力。一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浙江从2006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2007年起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二是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财政补助标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三是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水平。持续健全并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截止到2016年,浙江约90%的城乡社区建起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1万余家,90%的县(市、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社区。四是不断推进城乡统筹就业。2006年8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深化与城乡统筹就业相衔接的户籍、土地、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浙江城乡居民的“同等待遇”渐成现实。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科学规划在前、切实执行在后,制定标准在前、规范实施在后,扎实有序推进

浙江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编制规划,科学把握各类规划的定位和深度,努力做到总体规划明方向、专项规划相协调、重点规划有深度、建设规划能落地,初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规划为龙头,系列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①夏宝龙:《美丽乡村的浙江实践》,《求是》2014年05期。以安吉为例,187个村的美丽乡村规划就按照“高度——全国第一、全国唯一,广度——全面覆盖、全民参与,纬度——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经度——一次规划、分步实施”②《中国农民的世代追求——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纪实》,《安吉日报》2010年9月12日,第4版。的要求进行。规划方案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尊重自然美,以生态为背景,彰显山水灵秀特色;侧重现代美,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把生活富裕作为前提,把开放理念全面融入;注重个性美,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构建整体美,城乡联动、产业互动、示范带动、覆盖全县。把一个县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用10年时间把安吉建成“中国美丽乡村”。2016年10月,浙江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首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全省共6个县、市获此殊荣,安吉县以最高分值名列榜首。其经验之一就是以规划为龙头,精心绘制美丽乡村蓝图。③《又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安吉第一》,《安吉日报》2016年10月31日,第1版。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落地、执行到位

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能不能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强不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战场,就是干部队伍建设的考场和赛场。在重任面前、难题面前,党员干部能不能担当、敢不敢碰硬、会不会干成事,“三改一拆”工作就是一块“试金石”。它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锻造的是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实际能力、优良作风。纪律和规矩是执行力的保证。“三改一拆”事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事关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必须严明纪律,做到“四带头、四个零违建、十严禁”。①“四带头”,即领导干部带头拆除自身违章建筑,带头做好本单位的违章建筑拆除,带头做好亲戚朋友的工作,带头支持拆违工作;“四个零违建”,即党员干部、财政供养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控股公司四个“零违建”;“十严禁”,即严禁顶风违建;严禁谎报、瞒报违法建筑;严禁拖延、拒不拆除违法建设;严禁干扰、阻挠或煽动他人干扰、阻挠有关部门依法执行拆违及相关公务;严禁唆使、纵容、放任单位或个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严禁替违建者说情、打招呼、充当保护伞;严禁散布谣言或过激言论;严禁滥用职权,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严禁以权谋私,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实施其他严重影响“三改一拆”工作的行为。坚持“正人先正己”,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冲锋,才能最大限度地为“三改一拆”行动集聚正能量,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工作氛围。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加快推进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也锤打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三)党的各级组织、政府各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厘清权力边界,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牵涉面广,工程浩大,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明确分工,上下联动,协同行动。各个项目可以采用目标管理的做法,将总目标层层分解,明确各职能单位目标责任,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比如浦江在农村生活污水的整治中,制定《浦江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计划》,详细分解了各部门的目标任务。浦江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办公室做好指导服务,综合协调;乡镇(街道)负责辖区的政策处理;建设局严把设计工作质量关;环保局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散式终端处理设施与生态湿地的布局、建设、管理、验收,以及环境评估、水质检测及参加工程验收等工作;卫生局要统计改厕农户数,设计改厕方案;工商局要承担管材抽检的职责。

厘清政府权责边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浙江各地推动“四张清单一张网”向基层延伸,推进政府权力清单“瘦身”和责任清单“强身”。积极推进人事方面的制度改革,结合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浙江专门出台实施细则,明确21种干部要调整。加大干部考核的力度,在各个项目中推行量化考核表,确保美丽乡村各个项目的扎实落地。

(四)尊重农民意愿,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农民个人积极参与,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设计环节要尊重农民意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广泛参与。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大,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基本以各级政府部门的投入为主,同时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分担。以安吉为例,美丽乡村建设被分解成1600个项目,总投入需120-140亿元,县里利用杠杆原理,设立了专项基金,县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左右资金,进行以奖代补,同时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纽带,以互惠互利为目标,吸引了大量民营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当时,全县有136家企业与125个行政村进行合作共建,全县首批61个“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村推出的424个建设项目,共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3.7亿元,②《安吉打造“中国美丽乡村”》,《浙江日报》2008年12月24日,第1版。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农民的配合支持和广泛参与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同样是我们工作的指南。各级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群众团体应该将工作重心下沉,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讲明利弊、切中要害。在各个项目的具体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做到政务公开,让基层群众广泛参与、公开表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强自律,起模范带头作用,对部分起负面作用的党员干部要采取措施严加处理;学会倾听民情民声,通过走村入户和百姓加深感情,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部分确有困难的群众加强帮扶;积极发挥村民小组、农村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③《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6年01期。浙江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浙江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浙江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发展优势,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传统与现代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浙江美丽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我们创造美丽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