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河北省快递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7-11-30 11:09:37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物流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河北供给人才

李 晶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河北省快递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李 晶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文章根据实证研究分析河北快递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现状,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探讨如何解决快递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矛盾,通过从企业、行业、高校、培训机构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入手,改善供给结构、完善政策支持、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加强河北快递行业的队伍建设,进行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进而支撑河北经济改革和快递产业发展。

供给侧改革;快递人才;培养路径

0 引 言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以及被不同学者的不断深入解读,其内涵也越来越明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s Hebei Express Personnel Training Path Research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但随着其内涵的不断延伸和扩展,现已深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快递业已成新经济的代表,行业亟待转型升级,人才配备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快递员工的年轻化、高流失、低学历、低素质成为快递业发展的瓶颈。据调查,快递行业年均人员流失率达30%[1];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占比仅为11%[2];而河北快递业量规模增速位居全国前三[3],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河北快递业急需人才补给。但河北省快递人才培养院校甚少,培训机构缺失,行业培训收效甚微,快递人才供需失衡。这就造成河北省的快递人才有效供给和实际需求的矛盾,从而造成快递人才培养工作中出现不平衡及不协调问题,因此解决快递人才培养问题对河北快递业的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供给侧改革为河北快递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快递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献很少,没有独到经验借鉴,但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对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丰富的经验模式。对创新性人才培养主要有双元制模式、三元制模式等五个基本模式[4];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有“工学交替”模式、“产学官一体化”模式等四个基本模式[5]。应用型人才模式对我国快递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对河北省快递人才培养的借鉴意义有限。

1.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快递人才培养的研究也不多,粟增富提出校企合作模式[6],董海芳认为要以实训为核心[7],张立平考虑目标、课程、实训、考核四个维度[8];刘浩提出订单式培养和“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9]。目前已有少许高校将上述研究成果付诸实践,有可取也有不足之处。

很多学者以高校为基础对快递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例如: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宝马零件训练营的特点分析,结合当前快递物流专业的培养特点,提出“七学期、四段式”的“232”工学结合教学组织模式,并总结出适合该专业的授课方法、评价模式,以期为快递物流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10]。又如:山东工程技师学院突破学科体系,通过校企融合发展实现快递专业人才培养[11]。这些尝试为我国高校的快递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快递行业度过了快速发展的成长期,90后成为快递劳动力的主力军,这些情况是无法靠照搬经验来解决的,只有在分析河北快递行业的个性之后才能提出可行性方案。

2 河北省快递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河北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容纳了大量人员就业,解决了大量的闲散人员及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工作问题,快递从业人员构成特性鲜明。快递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成为快递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但是有的快递人员认为知识水平不能决定从业的业务能力高低,但是却能反映快递员的从业素质及接收业务知识能力水平。就目前来看,快递人才培养主要是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角度出发。

2.1 河北高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为快递业输送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河北有50余所高职院校,58所本科类院校,其中开设物流管理类院校共有50余所,而设快递方向的院校只有一所,此外,培训机构也可以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关于快递行业的培训机构几乎没有,这在供给侧上体现出严重不足。对于其他快递人才培养路径如企业内训、以职业资格证为平台促使快递人员的成长与发展,这些对于快递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有限,而且这些培养路径方式局限性大,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较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从校门走出去却不能直接上岗就业,造成短时间的人员短缺情况,这就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培养快递应用型人才成为重点,比如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在教学方法上都是需要进行改革和研究的,人才培养的路径开辟也值得挖掘和商榷。

2.2 河北快递企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及座谈和咨询的方式,对全省快递企业不同快递岗位的人才培养需求做了详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快递人员队伍的问题呈现多层次、多方面,比如业务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入,新员工业务学习缺乏业务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业务人员的思想认识不足、主动服务意识不够、沟通能力不佳等。此外,在培训方面,有的快递企业实行了一些培训制度,但仅落实到揽投部经理层面,也就是中高层级上,但对于基层一线员工,他们的业务知识获得方式单一,多数只靠“传、帮、带”,这样一线员工学到的知识不统一,也不规范。甚至有的员工是从一个又一个的错误中获得知识,对于业务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如何针对所有层面的员工开展培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并且不同层级的员工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设置也应不同。在知识培训方面针对性不够强,没有针对河北快递人员的特点进行培训,比如河北快递人才需要的是专业能力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强化、业务的发展等,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知识不对接情况,所以调研快递人才需求是必要的,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及丰富性也是成为人才培养路径的考虑因素,从而更利于企业员工对知识的吸收和接纳。

3 河北省人才培养路径改革途径

研究河北省人才培养路径改革途径主要从企业、行业、高校、培训机构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入手。

3.1 企业的人才培养路径

从企业而言可以加强企业内训,注重企业内训师的培养,注重快递行业战术和新规的培训;企业与高校和培训机构形成联动机制,实现授课教师资源共享、实操资源共享,吸引企业的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到高校或培训机构担任兼职教师,提高职业技术培训水平,引导企业接收高校学生的顶岗培训和社会实践,使企业的操作现场成为职业教育的受训基地;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制度和人才选拔激励机制,打通企业各层次人才的晋升通道,鼓励高技能人才多层次发展,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支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3.2 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

对于高校,引导高等学校加强快递类专业建设,高职类院校加强对快递技能型(注重实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本科类院校加强对管理型(注重管理和决策)人才的培养;对接企业需求,利用现代技术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和课程考核方式,建立课程应用型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设计、优化、重构课程结构,逐步开展课程的整合,形成以用为本、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产、学、研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比如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多体现为体验式和过程式,实践课程更多与企业实操相对接,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协同建设课程资源机制,合作开发课程,构建社会、企业和高校融为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增加快递专业投入,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快递专业建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的软硬件环境,如实训环境要加强信息化,局限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保证学生顺利对接实际工作;注重“双师双能”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要完善激励机制和专业发展,加快引进快递专业急需的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急需的应用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聘请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承担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教师聘用和考评机制,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资源共享,鼓励快递专业的老师、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更多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同时吸引企业的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职业技术培训水平;建立“互联网+资源共享”沟通平台,实现跨专业合作甚至校际合作,实现同专业异地区的优势互补。不同高校同类专业下设的课程明细有所不同,通过“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快递从业人员方便、快捷补充专业知识,由“想学”变为“能学”。推进互联网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举办校企人才对口交流活动,调查高校快递专业学生毕业意向,分析学生报考该专业以及就业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快递专业结构、课程设计以及快递业人文策略调整提供依据,实现专业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同步、招生与招工同步;推动合作院校落实“双证书”制度。加强快递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协调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

3.3 快递行业的政策督促

快递行业可以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加快职业标准开发。完善职业资格评审制度从而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优化技能人才等级结构。搭建专业交流平台,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如高校快递职业技能竞赛、快递行业技能竞赛等。

3.4 开辟培训机构的培养方式

引导培训机构加强快递专业建设,注重快递专业培训师的培养,注重营销和实战培训,与企业、高校达成协作机制,实现人才和信息资源共享。

3.5 政府政策引导和牵头

政府可以牵头建立快递人才培训基地,实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快递企业联合培养的(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政策加大高校对快递专业的教育投入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或创业于快递行业。根据有关就业创业工作相关政策,对快递企业招用的毕业2年内离校毕业生或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6643”工程失业人员,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进城务工、失业人员参加快递业务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河北快递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解决快递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矛盾是河北省快递业的一大发展问题,企业、行业、高校、培训机构和政府政策形成合力,加强企业内训、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改善供给结构、完善政策支持、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各方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从而对河北快递行业的队伍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为快递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管吴澄.调查:快递业加盟模式增加了业务量,也推高了员工流失率[EB/OL].(2015-01-16)[2017-05-05].http://field. 10jqka.com.cn/20150116/c569817148.shtml.2015-01-16.

[2] 程馨彤,楼旭明.浅析民营快递企业员工素质[J].经营管理者,2011(20):167.

[3] 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公布2017年2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EB/OL].(2016-03-15)[2017-05-05].http://www.spb. gov.cn/xw/dtxx_15079/201703/t20170315_1070247.html.

[4] 张辉,吴松强.美、日、欧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亚太经济,2010(2):89-92.

[5] 陶念.美、日、欧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160-161.

[6] 粟增富.基于校企合作的快递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99-103.

[7] 董海芳.信息化时代下快递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7):295-296.

[8] 张立平.基于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9):65-66.

[9] 刘浩.用员工素质模型构建物流快递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科技,2014(9):133-134,145.

[10]张利分,金涛.宝马零件训练营培训模式对高职快递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54-57,75.

[11]于晓霞.技师学院快递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培训,2016(9):32-33.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s Hebei Express Personnel Training Path Research

LI Jing (Shijiazhua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This paper is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Hebei express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status quo,based on supply-side reform theory to discuss how to solv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start with five aspects:enterprise,industry,university,training institu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y,we will improve the supply structure,improve policy support and build platforms,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bei express industry,different levels of professionaltraining,in turn,supportsthedevelopmentof hebei economic reform and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s;delivery personnel; training path

G712

A

1002-3100(2017)08-0024-03

2017-06-01

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701909。

李 晶(1988-),女,河北无极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速递服务与管理。

猜你喜欢
河北供给人才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农机(2022年7期)2022-10-11 14:10:38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10.河北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孙婷婷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 10:49:58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