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不”的升级版

2017-11-30 08:31:35关佳编辑长歌
科学生活 2017年4期
关键词:随地吐痰脏话市民

文/关佳 编辑/长歌

上海“七不”的升级版

文/关佳 编辑/长歌

新年伊始,上海市文明委就推出新的“七不”文明规范。

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上海“七不”规范可谓深入人心,在公共汽车上,在街边,到处可以看到这一宣传口号。这“七不”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它确实促进了上海市民的文明意识提升,我们可以体会,这几十年来,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吸烟等陋习有所减少,粗话脏话也不常听见了,上海这个大都市里,市民文明程度的确在逐渐提高。

这次推出的“新七不”,与原有的“七不”规范相比,仅仅保留了“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这两条,其余五条调整为:“车辆不乱停、宠物不扰邻、餐食不浪费、言语不喧哗、守序不插队。”

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则如上所述,过去的某些不良现象已经少见,不必作为重点加以强调。二则体现与时俱进,比如,这些年来,全市私家车数量激增,乱停车扰乱交通秩序,虽去年重点整顿,但还是屡有所见;另外,宠物也是近年来引起邻里纠纷的源头之一。三则体现了对市民文明素质的更高要求,比如“言语不喧哗”就比原来的“不说粗话脏话”提高了几个等级,“守序不插队”更是在向更高的文明秩序前进。

然而,实事求是地讲,当前社会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仍未绝迹,更不用说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了。放眼世界,笔者曾到过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不少城市,平心而论,虽然那些城市不如上海豪华,但那里市民的文明程度要比我们更高,像上面所说的新老“七不”,在那些地方早已做到了。不论各国社会制度有何不同,在这一点上,应当向那些城市学习和靠拢。

当然,整个城市的文明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才能真正养成,同时它又与城市的文化高度相辅相成。所以,新“七不”的推出只是提高上海文明程度的崭新的一小步,任重而道远,值得我们每一位市民身体力行。

我希望,上海的明天更蓝,水更清,市民更文明,秩序更好,社会更和谐,成为居民幸福指数更高的城市。

猜你喜欢
随地吐痰脏话市民
脏话怪兽
痰盒
治理随地吐痰,罚款不是关键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 01:17:28
别说脏话
娃娃画报(2018年10期)2018-03-13 05:42:36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文化交流(2016年10期)2016-10-27 03:10:44
“意义”的问题所在
英语学习(2015年11期)2015-02-01 19:57:13
网络脏话的缘起 辨析与救失
随地吐痰伤了中国人形象
环球时报(2010-01-15)2010-01-15 11: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