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君
摘 要: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网+高等教育”的视角,综合STS研究与现代教育学的研究成果,着眼于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深入分析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高等教育教学及其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剖析现行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适应这一新变化的一系列问题,探索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可能的创新与变革。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不同于依赖台式电脑的“固定网络”,将互联网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网络相结合,使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1]面对汹涌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传统行业要生存发展,必须主动拥抱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这也正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的题中之义。从医院、银行到娱乐、购物,几乎各行各业都已试水移动客户端。“人们热议的互联网思维,或许要升级为2.0版,变为移动互联网思维”。[2]。因此,深度分析“移动互联网+高等教育”带来的公平、自助、大数据等变化,透视移动互联网给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的变革,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移动互联网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学生在校学习、老师课堂讲授的课程学习模式展开。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当今时代,这种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在大学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忙于玩手机而不关注听课,这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不分学校和专业。移动互联网因其便携性、即时性、互动性、个体化等特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时空的坍塌与重构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知识和信息得以在没有物理边界的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知识的传播已不再局限于大学校园和课堂,移动互联網打破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空樊篱,人们可以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学习哈佛、斯坦福、北大的课程,学生听课挣脱了时间的枷锁,可在任何方便的时间通过手机进入“课堂”,校园有形的围墙正在“坍塌”,传统的教育平台、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正处于急剧转型之中。
近些年来大家关注的VR和AR①技术,所构建的是虚拟和现实同一化的新时空。过去的ID只是一个符号在某个地方出现,今天基于VR或者AR技术,可以让人们更真实地进入到一个并不在场的现场——一种新的“在场感”,其逼真的在场感是过去用ID方式很难实现的。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的融合,构成了人与物之间如影随形的关系,重构了一种人物合一的新型人-物关系。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视角下,每一个人的状态可能不仅仅是依赖于其所发布的微博内容或者微信信息。他身上的可穿戴设备,未来家里面的智能家电的各种电器,以及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的车,这些都会重新构建人们在移动时空中的新状态,并以更多方式呈现出来,人际关系也会因这人物关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二)真正个性化学习和教育时代的到来
每位学生都有一套独特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良好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质。在传统教育统一教学的大背景下,为单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式往往是一纸空谈。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受制于有限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加之效率化的要求,使得传统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大学教育丧失了其个性化教育的特点。移动互联网+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育创造了条件。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自助、公平、粘滞、碎片化等特点,为个性化教育、自主化学习及至终身学习提供了平台。
(三)我们正置身于手机技术的深度异化之中
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此时此刻”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状态,即“此在”。很多大学生没带手机就没有安全感,没带手机仿佛就与这个世界失联,没有手机就感觉无所事事、神不守舍。手机成为其心灵的栖居之所,手机的魔力难以抵挡,手机的诱惑难以抗拒。此种情况下,原本标榜具有主体性的自由人,置身于无往而不在的手机奴役之中,丧失了对于手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本性的一种异化。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由于信息大爆炸导致我们在过去20年遭遇的信息比过去5000年的还要多,信息泛滥使94%的被调查者感觉在信息冲击下变得不知所措,失去判断力,因此带来的焦虑使人们的直觉力下降,并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人的专注力从2000年12秒降至现在的8秒。[3]
二、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大学生群体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的思政实践课,我们对大学生群体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本调查作为学生社会调查的结果,略显粗糙,但因是大学生自己做的调查,非官方或教师主导,其数据反而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行为。
本调查有效样本97份,从统计数据来看,受访人员主要集中在大一到大三学生,占比分别为34.02%、53.61%、9.28%。调查表明,手机的确成为大学生如影随形的物品。93.81%的学生都会带手机去上自习,上课时经常会或偶尔会使用手机的比例高达90%,只有约占10%的学生上课时不会拿出来使用。即使在宿舍里,甚至是在有电脑的情况下,更多的同学还是使用手机,使用手机的比率比使用电脑的比率高出50多个百分点。即使是晚上12点后,使用手机的比率也达30%多。调查显示,50%左右的同学认为使用手机浪费时间,影响学习。90%的学生试图改变使用手机的习惯或正在改变使用手机的习惯。
以上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上课、上自习基本都会带手机,甚至课堂上看手机,更有甚者利用手机玩游戏或者看电影。手机已经成为对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媒体,大学生使用手机不仅仅局限于打电话之类的通讯功能,且兼有查寻信息、了解时政,促进交往以及娱乐等功能。手机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把脉时代,扩大交往,但也带来了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和降低专注性等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大学的课堂教学造成了冲击,也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的endprint
挑战。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基于大学生群体智能手机普及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以及手机对大学生群体影响的显而易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因势利导,在尽可能避免手机移动互联弊端的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提供帮助,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可回避的责任。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涌现了很多教学方式的变革,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学纷纷利用网络技术开放课程教学,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翻转课堂、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应运而生。教学方式的变革,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高等教育理应适应这种改变。为此,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第一,全面开放移动互联网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丰富而开放的世界,为学生的信息查询和知识学习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时它也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世界,对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应着眼大学生的成长,提升大学生应对复杂性、多元化环境的能力,在人才培养上既需要在更宽广范围的知识,又需要在某一特殊领域内的专业成就。第二,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提升现场教学的引领性和激励性。传统教学方式更多是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但丰富而开放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时下流行的翻转课堂模式,老师讲课更多不是系统的阐述,而是点拨式、引导式、答疑式、激励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掌握问题的关键与核心,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第三,利用移动互联网交互的便利性,建立学习者与学习促进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强对学习者的持续关注,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实时交流,实现点对点式学习指导和科研引导,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供帮助。如建立探究式课程学习体系、通过微信传播课程资料、项目研究式作业等等,促进对专业文献的分享与阅读,提升学生对学科前沿的关注与了解,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培养效率与质量。第四,引导学生兴利避害,合理使用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与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我们要合理使用手机的各项功能,避免其对大学生学习造成不良干扰,同时引导其对大学生学习的帮助和促进,提升大学生理性使用手机的自制力,自觉抵制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由于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导致的专注力下降和对人际互动的疏离等。
注释:
①.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信息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叠加,使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实现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1990年提出。
参考文献:
[1]李大力,杨成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教学方式变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https://wenku.baidu.com/view/89e2ea99f18583d048645958.html
[2]姜奇平.“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http://www.aisixiang.com/data/98933.html
[3]小貝.稀缺心理学.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3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