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融++梁利人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注意,而作为大学生中尤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大学新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引发关注。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加强心理调节能力,适应大学新生活,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特征;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问题相结合,努力探索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性发展的重要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自我情况良好,与社会环境相和谐等。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调适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可见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适应新时期大学新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与否,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也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塑造等方方面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高职院校大学新生指高职高专学校中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正处于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阶段,生理和心理均处于适应转换阶段。作为大学的首个适应发展期,这一时期对于他们能否顺利适应正常的校园生活,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生活的基本能力与素养,乃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具有基础与导航作用。
当代大学新生处于急速变革和高速发展形势下的大学教育环境,面临着比以前大学生更多的发展性与选择性问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不仅对大学生当前自身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他们后续健康科学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给高职院校中的大学新生的未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个重要基础,并进一步促进其整个人生的健康全程发展。
二、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
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呈迅速化,传播方式呈多样化发展的今天,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均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而身处其中的90甚至00后,正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也是亲历体验者。这一群体甫一进入大学的年纪大多为17至20岁,心理和生理都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心理素质正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环境等种种转变矛盾冲突下,总体呈现出以下几种心理特征:
(一)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大学新生这一群体入校后,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变,尤为突出的是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生活环境的变化。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离开家乡去异地他乡上学,有些甚至离家千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等都会面临巨大挑战和改变。许多大学新生对独立的集体生活准备不足,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条件准备,如对钱财的管理,日常起居的管理以及负面情绪的排解等均没有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因此产生诸多适应性焦慮障碍问题。其次,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相较高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师生间的关系、大学课堂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都随之改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生活的环境变化仍在摸索和适应中,无暇顾及学习的转变。同时,高中的被动式学习与大学的主动式学习相比较而言,主动式学习对学生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制能力要求更高,学生的能力与学习的要求不相匹配,是造成学习适应性障碍的主要原因。
(二)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障碍指妨碍正常、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的一切因素。进入大学初期,有相当一部分新生群体对人际交往表现不自信,甚至害怕与人交往,常常自我封闭起来,如果长时间如此,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抑郁的情绪。究其原因,第一是人际交往环境的转变。中学时期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周围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在生活习惯、语言习惯上差异性相对较小,且中学时期人际关系相对较简单。进入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的舍友,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家庭背景,这种种差异都容易导致新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第二,是大学新生这一群体自身的性格特征。由于远离父母朋友和熟悉的环境,大学生新生渴望结交新的朋友,但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他们在社交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尤其对于农村学生,城市同学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会与他们自身的方式和观念形成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甚至会摧残一个远在他乡的学生的全部自尊和自信。
(三)自我认识缺失。自我认知能力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我们常说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因此,大学新生由高中升入大学即是处于社会化过渡阶段。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交互活动和学习而适应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社会一员的过程。而大学生社会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适应社会文化,接受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形成适应社会的健康人格,掌握服务技能,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大学新生一方面刚刚脱离父母老师的严厉监管,而相对于“老练”的大三大四学生,大学新生又显得初生牛犊。在对于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时,他们会显得更加的迷茫和未知。同时有一部分新生群体对于自己所处的大学并不满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现实中的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会降低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与水平,造成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功能的弱化甚至消失。endprint
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途径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新生这一群体由于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表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第一,提高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最基本标志,学生适应教育是开展新生教育的起点,针对新生出现的适应问题,高校应采取一系列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缩短适应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奋斗目标和人生方向,顺利渡过大学生活。如在新生入学伊始,通过开展心理普测工作,了解入校新生的心理情况,及时筛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可能存在某种心理问题而需要给与特殊关注的高危个体,并对这部分群体给予高度关注,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来跟踪了解,辅导员和班主任也须针对新生的心理特點,通过日常聊天、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等途径,实行跟踪管理,随时掌握大学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变化。尽可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以上全方位、大规模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这一新生群体在轻松的氛围中由浅入深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一个良好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应该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宽容、友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大学新生这一群体参与其中,展示自己,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与其他同学多多接触和交流,增强归属感,避免产生不良的情绪。比如,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定期召开班级心理主体班会,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和手抄报。还可以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这样的日期举办心理健康大型活动,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名人举办专题心理讲座,普及和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加强指导学生心理社团,给予大学新生这一群体更多的自主权和关注力。这样既能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得到锻炼,又能让心理健康理念潜移默化进入他们的大脑和意识。
第三,提升大学新生群体的心理调节水平。“自助者天助之”,提高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和老师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学新生这一群体自身的认知水平的提升。首先是要提高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刚入校的大学新生而言,环境的剧变、人际关系网络的暂时中断、学习方式的改变等等都是这一群体面临的困境,特别是有一部分人还面临着经济压力、语言障碍、饮食习惯的被迫改变、气候的不适应等等。这些变化无一不是考验着这一群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因此,只有正确引导大学新生理智的面对压力,提高自身耐挫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提升大学新生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认知能力。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在校内实践活动中接触同学,加强人际交往;在校外实践活动中,接触社会,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承受能力,积极融入到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去,挑战自我,展现自我,在实践中发展自我,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一直存在,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和稳定。解决该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配合协作,也期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促进大学新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张迪.大学生人际障碍的调适方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