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洪
关键词:“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思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国特色;“四个服务”;差别化发展;路径选择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为我国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总体方向,对我国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明晰路径选择,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到“四个服务”,同时要有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办学理念、大学文化、干部队伍、师资队伍、治理体系、管理水平、资源支撑、社会声誉等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更加需要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与此同时,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还要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于改革创新、敢于超越,从容自信,实现从赶超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5-0001-07
Reflections on Taking Root in China to Run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ANG ShunHong
(Party Committee Offic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56, China)
Key words: notion of running universities by taking root in China;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ur Services” ;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ptions of paths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running universities by taking root in China”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important thought, in conformity to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laws of contradiction, points out the general direction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is a significant guida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Taking root in China to run the world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needs to clarify the path selection, adhering to the orientation of socialist education, living up to “Four Servic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have the firstcla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ducation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culture, cadres, teachers, governance system, management level, resource support, social reputation and so on, as the powerful support and guarantee, needing to buil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a higher degree. Meanwhile, taking root in China to run the world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lso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dherence to scientific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docking the major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actively, having the courage to reform and innovate, daring to go beyond, achieving the historic leap from surpassing to leading with calmness and selfconfidence.
2014年5月,習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1〕“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思想。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深入阐述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思想:“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在全国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endprint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遵循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且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同类事物共有的本质特征,具有绝对性和无条件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每个事物自身所独有的个性特征,具有相对性和有条件性。共性(普遍性)寓于个性(特殊性)之中,不存在离开个性的共性,也不存在离开共性的个性,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共同推进事物向前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众所周知,世界高等教育从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国,并不断推动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经过数百年不懈的探索与发展,欧美国家构建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框架,并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这些经验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值得后发国家在发展本国高等教育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是产生于其自身的历史土壤,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的不同,因而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生成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是不可能成功的。”〔1〕中国高等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欧美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作为拥有上下5000年文明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高等教育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之中,并在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进程中艰难前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并不断显现出独特的发展特征,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这一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将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特征和环境背景,这是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应该立足的独特历史、独特文化和独特国情,当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特有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兴起之初,就以欧美高等教育为标杆,甚至直接照搬欧美著名高校的办学模式,专业教材直接采用欧美大学教材,课程教授语言也采用全英文,短期之内有利于快速提升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度曾受到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深度影响,至今这一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重新出现了向欧美高校看齐的发展倾向,从人才培养模式到评价指标体系,从教材使用到教学方法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在效仿欧美大学。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发展自信和独立性,在一定范围内照搬西方办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认为凡是欧美高校的东西都是好的、都是先进的。如果照这样下去、照这种做法,还不如直接让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到中国来办学。事实上,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但我们需要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能实现“四个服务”的高等教育。所以,我们既要充分吸收国际先进办学治学经验,更要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上培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二、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存在,不同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目的。”〔2〕中国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有着与其他国家高校所不同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承担着独特的历史使命;必然也就拥有区别于其他国家高校的实现路径;同时也必然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体系,实现高校之间特色发展、差别化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1.目标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脱离了这个最大实际,高等教育就丢失了办学的根本,就很难办好。”〔2〕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的重要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独特的社会属性和价值属性,即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大地。
(1)高等教育发展要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标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就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用不断提升的高等教育质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高等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不懈的价值追求。可以说,中国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的哺育与滋养,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报人民,心中装着人民,为人民服好务,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做人民之所需。
(2)高等教育发展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这是我们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高等教育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等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坚决维护党的决策权威,坚决落实党的战略部署,自觉在师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治国理政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endprint
(3)高等教育发展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我国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高校要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2〕,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越性和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增强师生的“制度自信”。
(4)高等教育发展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的根本任务,本质上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教育可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持。高校一方面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需求提升质量,同时要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2〕,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统一、深度融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实现路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为中国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契机和发展平台。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充足的内在条件,方能实现。中国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为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高校要立足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苦练内功,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概括起来,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通过以下路径实现:
(1)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灵魂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各项工作的“根”和“魂”,是確保高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弱化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扎根中国大地才能扎得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必须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师生成长发展奠定科学思想基础,必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一流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立足本校的历史与现实,对所办高校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一流的办学理念对于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仅次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具体阐释,有助于高校凝练自身特色,打造自身品牌。一流的办学理念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传承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科学定位高校的发展目标,等等。一流的办学理念不能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需要立足中国实际、高校实际,实事求是地加以确定。
(3)一流的大学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5〕校风和学风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是高校发展历史和办学传统的沉淀与积累,更体现着一所高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约束。一流的大学文化,需要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高校的历史积淀与精神特质。大学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要努力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独具学校特色的文化体系。
(4)一流的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干部队伍是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力量,更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干部队伍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没有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干部队伍,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是很难实现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
(5)一流的师资队伍。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也不可能有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社会服务、一流的文化传承创新、一流的国际合作交流。人才资源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资源,是根本性的依靠力量。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需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
(6)一流的治理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治理体系。完善大学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划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实现由行政本位向学术本位转变,建立健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同时,需要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统筹发挥好党政联席会、教授委员会、二级教代会各自的积极作用。
(7)一流的管理水平。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不断提升高校自身的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一流的管理,需要能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政策杠杆的作用,激励师生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一流的管理,需要充分体现“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粗放式服务为精细化服务,积极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endprint
(8)一流的资源支撑。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的硬件资源支撑,优质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实验平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人才资源还是物质资源,都离不开雄厚的办学资金支撑。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肯定需要有效的大投入,有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
(9)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校园环境是一流大学文化的重要支撑条件。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大学校园是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以及学生精勤求学、提升自我的“圣地”,而非师生员工吃喝玩乐的“游乐场”。一流的校园环境,需要增添书香气、减少浮躁气,为师生营造一个安静怡人的工作学习环境。
(10)一流的社会声誉。一流大学一定是受人尊敬、令人仰慕的有尊严的大学,必然需要一流的社会声誉支撑。有了一流的社会声誉,才会吸引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社会资源。拥有一流的社会声誉,需要有一流的价值导向、一流的为民情怀、一流的精神追求和一流的社会贡献,让社会各界奉为知识的殿堂、文化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一流的社会声誉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和沉淀,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实现的。
3.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就是“指挥棒”,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会引导高校的工作重心。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抓紧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不能随着欧美高校的评价体系“起舞”,也不能围着某些西方大学排行榜转圈。简而言之,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要有中国标准。有了中国标准,高校发展的目标才会更加明确,发展的着力点也会更加清晰。
(1)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需要以“四个服务”为总体导向。“四个服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要作为构建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要突出“四个服务”、围绕“四个服务”,系统考察评价高校的改革发展是否做到了“四个服务”,哪些方面突出了“四个服务”,以及“四个服务”方面的工作成效。
(2)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需要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就决定了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重点突出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把考察评价重心放在人才培養质量上,引导高校倾注更大精力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3)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需要反映高校的五大职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6〕。这明显区别于国际上公认的大学拥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标准,五大职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特色。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中,需要反映这五大职能。
(4)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需要凸显特色发展、差别化发展。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7〕。这就决定了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按照考察评价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考察评价所有高校,而应分类考察评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高校求全求大的扩张冲动,引导高校集中精力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战略性新兴学科。
三、基于西南交通大学的若干思考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国内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跨越三个世纪的办学历程,锻造了鲜明的轨道交通特色,有力支撑了中国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站在新的历史时期,西南交通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创建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奋斗目标,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实践和有益探索。
1.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构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竞争局面,需要大力推进特色发展、差别化发展。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涉及高等教育方面的社会各类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按照大而全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构建的,以致于很多专科院校千方百计升格为本科院校,很多理工科院校或者文科院校不断扩张并向综合型大学发展,铺摊子、扩规模,造成了发展力量的分散,带来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西南交通大学始终坚持围绕轨道交通特色做文章、下功夫,不断巩固和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了创建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的奋斗目标,集中精力在轨道交通特色上冲击世界第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埋下身子苦练内功,努力打造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基地、科技创新和科学实验的核心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核心基地,引领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助力国家在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2.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这充分体现出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的独特地位。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更加需要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不断汲取精神的力量,坚定前进的方向,构建起集中华优秀文化与大学办学历史等于一体的大学文化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诞生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121年来学校始终与民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西南交通大学就始终屹立不倒、奋勇前进。学校的办学历史与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是一脉相承的,也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凤凰涅槃的苦难辉煌史的一个缩影,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战乱,更见证了新中国逐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历史。综观西南交通大学的办学历程,始终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锻造了以“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为内核的交大文化体系,成为了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共同创建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的强大精神动力。endprint
3.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西南交通大学在扎根中国大地创建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过程中,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觉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已有大批毕业生赴海外参与“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科学研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的合作交流。中国高铁也已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而西南交通大学则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高铁的大批科研人员来自于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的不少核心技术来自于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的大量实验同样也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中国高铁的一系列国字号科研平台也坐落于西南交通大学。可以说,西南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中国高铁的人才培养核心基地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学实验的主要基地,自主研发了世界首套同相供电装置、世界首辆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世界首条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线等。服务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是西南交通大学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学校始终站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角度思考办学方向、凝练办学特色、实现办学价值。
4.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勇于改革创新、敢于超越
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扎根中国大地办学,需要充分释放改革这一最大红利。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推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全方位改革,用改革激发内部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用改革破除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南交通大学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方面的改革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出台了“西南交通大学九条”,规定:为实现对职务发明人或职务发明人团队的奖励,学校将奖励前置简化为国有知识产权奖励;对既有专利和专利申请,学校通过专利权人和专利申请人变更的方式实现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对新的专利申请,学校通过共同申请实现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学校与职务发明人就专利权的归属和申请专利的权利签订奖励协议,规定或约定按3∶7的比例共享专利权。职务发明人以团队为单位的,其内部分配比例由团队内部协商确定。这一改革试验使得西南交通大学成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小岗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已两次头条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广泛报道,同时也引起了教育部、科技部等中央部委的关注。
5.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从容自信、实现从赶超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中国高铁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国内营运里程,都开始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已具备足够的能力和优势与日本、德国、法国等传统高铁强国在国际舞台上一决高下。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中国高铁的重要技术引擎和研发中心,已经有足够的自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拓展發展空间和办学平台。学校在扎根中国大地创建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的过程中,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世界各国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同美国康奈尔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作为中国政府指定高校,与印度铁道部合作援建印度铁道大学。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成果走出国门,近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一起,参观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在“智慧能源的一天”展区,习近平邀请纳扎尔巴耶夫一同登上由西南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高速列车模拟驾驶舱,这一高速列车模拟驾驶舱既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同时也很好地展示了西南交通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
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任务,并成为了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必须要牢牢扎根中国大地,以我为主、从我出发,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12(2).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5〕学习小组.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7〕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
(责任编辑:闫月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