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言外之意,品味意境之美

2017-11-29 21:30陈建彬
江西教育C 2017年10期

陈建彬

摘 要:透过中国古代诗歌形象语言的外衣,解读诗句的言外之意,品味诗歌意境之美,是学生高考应试的必备技能。全方位多角度理解中国古诗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创作背景;二是掌握诗歌从形象语言传达的表象意义升华到哲理意象表达的创作规律;三是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切身情感体验;四是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关联类比,举一反三。

关键词:深入品读 言外之意 意境之美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考纲要求高中学生鉴赏评价诗歌,必须能准确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能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只有读书多了,才能深切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之美。本文仅从诗歌鉴赏方法的角度进行探讨,如何深刻理解古代诗歌的言外之意,感受诗歌语言隽永的艺术魅力。

一、走进诗人人生,探知意境之美

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创作诗歌的社会背景,是解读诗歌言外之意,深入体会诗句意境之美的关键要素。如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纯为写景状物的文字:虽然侧畔曾经沉舟,但江上依然百舸争流;虽然树木歷经严寒而凋敝,但春天来了又恢复了勃勃生机。但这样的解读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了解诗人当时的人生际遇及时代背景,才能进一步领会诗句的丰富内涵。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诗人挚友王叔文、吕温、柳宗元相继丧亡,已为“沉舟”;诗人与白居易一样已是“病树”,而朝中某些官员犹如竞发“千帆”,争春“万木”。由此不难看出,诗人想表达的是:尽管官场如此险恶,许多人在宦海沉浮,历经打压,未得善终,但诗人已经厌恶官场。可见,该诗所蕴含的丰富意境之美。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从诗歌表象理解,诗人写的是画眉鸟百啭千声,向往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至五年(1072年)七月,作者曾多次提出辞官,但均未获得允许。创作此诗时,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特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久居庙堂、羁鸟念林的愿望,该诗借写画眉,实言朝中为官,功名利禄有如牢笼,回归自然是快乐的。由此可见,我们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就可以体会诗句的言外之意,品味意境之美。

二、掌握创作规律,体味意境之美

有的诗,本来就是一语双关,从形象的语言上看,写的是具体的景物或自然现象,以物喻人,咏叹的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从具体的叙事升华到哲理意象。如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尾联表象的意义明白浅显:站在山的顶峰,不怕浮云挡住了我们视野。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该诗实言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诗句言外之意,含义隽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高瞻远瞩,放眼大局和长远。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象是描写庐山的特征,观者角度不一样,看到的景致不同。人立足于山中,只能看到局部,难以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是原诗的表象意义,但我们现在通常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理解:一个人的立足点不一样,观察者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对同一事物,持不一样的观点与态度。我们与某个人特别亲近,往往难以发现其身上的缺点,难以客观准确认识对方。

三、结合生活体验,感受意境之美

有的诗,形象描述了我们日常的情感体验。如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它虽小却不弱,而是“刺头”,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已超出蓬蒿的高度;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栋梁之材的。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这些小松,与现实中尚未被发现的潜在人才多么相似,我们是否也有在事业之初,被人冷落或小觑的生活经历。

如宋代诗人徐俯的《春日游湖上》:“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前两句着力描写春景带给人的喜悦之情,然后写诗人游春时的情绪起伏,小溪上面,往日架着的小木桥因雨后水涨,被淹没或被冲毁,诗人内心不禁惆怅。对春游兴致正浓的诗人来说,这是一个挫折。正处于一筹莫展之时,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此时诗人肯定喜出望外。联想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模拟得知诗人当时的愉悦心情。在现实生活中,上帝关上一扇门时,可能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当我们处于逆境甚至绝境时,不要悲观丧气,总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诗人描摹的喜悦之情,带给我们的是情感上的审美愉悦。诗句描述的此情此景,与杜甫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丰富知识储备,开拓意境之美

历代诗人创作的诗句,因前人的反复运用借喻或双关手法,某种物象已经逐渐定格成某种新意,这些诗句逐步成为读者心中固有的含义。如苏轼的《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阴结子时。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恨赖君诗。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该诗首联表象是写春归太迟,诗人误了牡丹花的赏花时节。实际上暗示当年萍水相逢的少女今已生儿育女,诗人示爱已迟。“子”既代表具体意义上的树上的果子,又代表子女。该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惋惜。我们结合熟悉的唐朝杜秋娘(一作无名氏)《金缕衣》及晚唐杜牧《叹花》,就对苏轼诗句的言外之意不难理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如果我们熟知《金缕衣》及《叹花》的有关诗句,就可以正确理解苏轼该诗首联的言外之意了。可见,古代诗歌的言外之意,隽永之味,有相似之处,我们如果熟悉该物象在诗歌常见中所代表的意象,就可以理解其他类似诗句的含义。

又如,关于“柳”在古代诗词蕴含的意义,《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达的是征人离别时的“挽留”之意,征夫恋家的情怀。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考查“折柳”寓意。如果我们熟悉《诗经》中“柳”的寓意,就会明白“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因此,丰富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可以充分享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另外,如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等,诸如此类的意境丰富的诗句不胜枚举,都需要我们深入领会,才能解读诗歌言外之意,享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诚然,以上四种鉴赏古诗的方法不是孤立割裂开来运用的,有时会交叉或同时使用,或侧重其中的一种方法。诗歌的魅力,在于诗人创作之后,读者凭自己的学识与技巧多维度深度解读,尽享诗歌的隽永之美。这当然不包括曲解误读,或胡乱解读。◆(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