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破解

2017-11-29 08:57原馨
经营者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经济新常态

原馨

摘 要 顾名思义,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性的发展状态,它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截然不同的新阶段。自古以来“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的发展瓶颈及破解策略,以期为县域经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县域经济 城镇建设 协同发展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2014年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县域经济连接着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新常态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经济结构转型困难

由GDP主导的旧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增长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一切向“钱”看的增长方式。新常态使经济发展回归经济的本意,不再单纯地追求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而是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摒弃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经济新常态,是人类经济经过一段不正常的发展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发展状态的体现,它的增长速度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市场竞争也转向了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存的品牌服务竞争。在这种形势驱动下,县域经济发展想要实现结构转型,也面临很多的困难。第一,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单靠传统发展模式难以生存。例如,很多县还没有进入工业化中期,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仍占很大比重,受市场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明显,产量和质量难以把控,风险较大。第二,县域产业雷同、产品过剩现象严重。很多县域的产业发展同质化,而且科学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生产链条短,能源消耗却很大,使得供过于求的现象加剧。第三,县域经济中的新兴行业发展缓慢。县域企业大部分是依靠低成本优势实现规模扩张的中小企业,其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对先进技术和工艺重视不够,研发投入相对较少,难以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缓慢

县域经济的影响和辐射范围决定了城镇经济的吸纳能力和规模。我国很多县域城镇缺乏优质的医疗、教育、科研资源,功能不健全,很难吸引人才和资本,人口流失严重。同时,与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大中城市相较而言,县域城镇对各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成本高、使用率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镇化建设缓慢。

(三)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由于县域经济早期遵循的是粗放型发展方式,很多企业就地办厂,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为追求高速发展,很多地方对自然环境先破坏、后治理,重利用、轻保护,导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此外,面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很多大城市的产业实行节能减排,逐渐向县域地区转移,而乡镇企业也向园区集中,这使大部分的工业产能集聚县城,加大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使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力。

(四)缺乏良性投融资机制

县域发展肩负着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乡村向生活文明、生产先进的城市转变的重担,这将推进县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目前的县域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使得县域财政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国家财政主要扶持大中型企业,而县域金融机构也不愿长期支持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高的涉农中小企业,甚至很多金融机构将贷款权限提高、额度收缩,使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弱化。

(五)经济开放程度不足

多数县域经济发展比较注重利用自身资源以及本区域内的差异化来吸引外部投资,短期内发展迅速,但区域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不足,使县与中心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产业同质化,产品生产过剩,竞争加剧,并且导致中心城市的经济难以向县域辐射。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源很难被县域发展利用,导致县域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困难,也使得中心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

二、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破解路径

(一)完善县域产业体系

县域经济发展要从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县域生活、文化以及信息服务業。其次,通过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服务化、专业化,不断发展传统产业,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并逐渐将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成主导产业。最后,县域经济要利用科技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推动县域产业向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型。

(二)加快新型城镇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逐渐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服务行业、优化城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发展还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制度,促进城乡人口的迁移和转换。

(三)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新常态是经济减速转型、绿色提质的新阶段,新常态所强调的生态资源优势可以聚集人才、吸纳先进技术,提高地区的发展后劲。一方面,煤炭是我省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县域经济要想摆脱转型阵痛,关键是要破解当前的资源型经济困局,既要做好煤,又要寻求非煤业的发展,培育新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食醋、酒类等传统食品产业,也可以围绕晋商文化、名胜古迹等文化旅游产业做文章。总之,县域经济发展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走带动力强、链条长的特色发展道路。

(四)发挥公私合作优势

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仍需要财政金融支持,通过财政贴息、增量返还等方式扶持产业发展。为了建立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实现资本增值,县域经济发展应支持搭建融资平台,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支持生产要素互换,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创建国有经济体与民营经济体相结合的PPP模式,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效率优势。

(五)注重县域协同发展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体,有相对独立的生产体系、行政管理主体和稳定的空间区域,应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方面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应多形式、多渠道地融入城市群和都市圈,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跨区域协作机制,吸纳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管理、资本等要素,把握国家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优化发展空间,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转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结语

只有市场经济走上正轨,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繁荣。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应从“藏富于国”向“藏富于民”转变,简政放权,着重发展县域经济,让更多的民众在多劳多得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更多可支配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李孟霏.新常态经济下我国中小企业转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

[2] 吕佳静.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如何发展——以辽宁省盖州市为例

[J].商,2015(18).

[3] 唐夜红.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经济新常态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