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桥 户平安 买二辉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洛阳市 471699)
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李四桥 户平安 买二辉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洛阳市 471699)
目的探讨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胆囊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5例接受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对照组65例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4%(62/6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6.9%(50/6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65),低于对照组的15.4%(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胆囊穿刺造瘘术;经皮经肝;B超;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胆囊胆管发生堵塞、胆囊血运出现障碍以及外界细菌侵入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发热等[1]。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有近95%都存在胆囊结石。患者在确诊后需及时接受治疗,以免发生胆囊穿孔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2]。为提高我院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本文对13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了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并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24~67(37.5±5.1)岁,病程(3.4±0.6)d;对照组65例,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龄23~69(38.9±5.7)岁,病程(3.1±0.7)d。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患者在本次治疗前未接受过腹部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证,无影响本次治疗结果的其他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基本治疗,如抗感染、输液、禁食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观察组采用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采用B超对胆囊的体积、厚度等情况进行观察了解,之后使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并在B超监视下,以经皮经肝的方式入路开展手术,在胆囊腔中刺入针尖,并将针芯拔除,同时与注射器相连接,回抽后观察有无黄绿色胆汁存在。顺着穿刺针将导丝置入,之后拔出穿刺针并扩大穿刺点,再沿导丝插入深静脉导管,通过B超在胆囊腔中观察到有导管插入后即可将导丝拔出,再固定好胆管、放置好引流袋后将创口缝合,完成手术[3-4]。
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在全麻后进行四孔法手术,采用常规穿刺入路,进入腹腔并对其进行探查,之后剥离胆囊壁组织,并将胆囊动脉与胆管剥离后切除胆囊,放置好引流袋后将创口缝合,完成手术。
1.3 观察与疗效评定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手术后急性胆囊炎症状完全消失,经影像学检查病灶缩小程度大于50%;有效:手术后急性胆囊炎症状有所改善,经影像学检查可看出病灶缩小不足50%;无效:手术后急性胆囊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经影像学检查可看出病灶无缩小或增加。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051,Plt;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观察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胆漏,2例胆管炎,1例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3.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Plt;0.05)。
急性胆囊炎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结石是造成急性胆囊炎发病的主要因素,约占80%。此外,细菌性炎症及机械性梗阻等也容易导致急性胆囊炎[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这是因为处于胆总管末端的括约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弹性,进而使胆道发生逆行感染,从而引发急性胆囊炎,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得病情加重,发生穿孔、化脓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7]。
长期以来,以胆囊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被视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方法。然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创口较大,恢复速度较慢,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而言,由于其身体素质较差,容易出现较大损伤,不推荐使用[8]。而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损伤和感染率,现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方法,但依然存在较高病死率,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其耐受程度差,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9]。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手术不需要剥离胆囊和气管插管,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及手术困难的患者也十分适用[10]。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Plt;0.05)。由此可见,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操作简单、创口小。此外,该术式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能够使梗阻得到快速解除,在对胆囊穿刺后引流胆汁,能够有效避免因炎症扩散而导致的穿孔、化脓等症状;②手术时可将胆汁抽出并予以化验,可为制定细菌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③该手术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操作便捷,创口较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速度快。另外,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lt;0.05)。可以看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手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效果好、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Cao AM, Eslick GD, Cox MR. Earl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superior to delayed acute cholecystitis: a meta-analysis of case-control studies[J].Surg Endosc,2016,30(3):1172-1182.
[2] 陈敏捷,郑剑波.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效果比较[J].安徽医学,2013,34(6):756-758.
[3] 朱耀荣,武 杨,罗本清,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2):121-123.
[4] 邹 奇,王 勇,陈 杰,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二期手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7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8):2981-2982.
[5] Ambe PC, Kaptanis S, Papadakis M, et al. Cholecystectomy vs. percutaneous cholecystostomy for the managemen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a 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J].Syst Rev,2015,4(1):77.
[6] Katabathina VS, Zafar AM, Suri R. Clinical Presentation, Imaging,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Cholecystitis[J].Tech Vasc Interv Radiol,2015,18(4):256-265.
[7] Pellegrini P, Campana JP, Dietrich A, et al. Protocol for extended antibiotic therapy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Cholecystectomy Antibiotic Randomised Trial, CHART)[J].BMJ Open,2015,5(11):e009502.
[8] 彭 玲,李 珂,张妙贤,等.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6):506-507.
[9] 崔建峰,汤礼军,陈 涛,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肝硬化合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8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5):466-467.
[10] 李 驰,吴 刚.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4):891-892.
R 657.4+1
B
1673-6575(2016)05-02
10.11864/j.issn.1673.2017.05.28
201-06-13
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