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良
[摘要]我国各大高校设置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其课程设置一直处于探索之中。本文基于从市场需求的导向出发,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体系。
[关键词]专业定位;财务管理;课程设置
自从九十年代我国批准设立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过程,其课程体系也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市场的不断认同。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人才培养方面质量积累的经验较少,对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都不太明确,课程设置也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我国各大本科院校所要解决的现实和紧迫问题。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偏向传统的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定位方式,第二类是沿袭欧美西方国家偏向金融学专业的模式,第三类是会计学和金融学的折中的模式,不管哪种模式,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财务管理专业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培养目标也一直处于探索过程中,由于各大高校师资力量、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到底是注重理论水平还是应用能力,也各有偏重,培养目标也各有所不同。不管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应该基于满足市场需要,要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既具备较好的管理思想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毕业后能较快投入和适应与各种理财相关的工作,并获得职业上的可持续的发展:从社会招聘单位来看,他们也需要各种既具备管理知识又有较高实务操作水平的人才来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所以,各大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出能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二)与相关专业课程体系重复设置较多
会计学、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专业相互之间都存在一些重复课程设置,哪怕核心课程之间也同样存在重复。只是我国大多数高校三个专业之间,课程重复设置现象尤为明显。为了协调好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三个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有学者提出了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议方案,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金融与理财、国际财务管理、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投资学、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金融市场学、管理咨询等课程。对于这个课程体系,最近十年以来也是争议不断,各大本科院校基本都是各自为政,每个学校都按照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和自己的理解设置相应课程。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既有来自客观的社会评价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有高校自身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原因。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靈活性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一般理论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思想政治和大学体育:专业基础课主要有基础会计学、企业管理、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基础、财政学、审计理论与实务、货币银行学、经济法、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信息系统、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税法、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专业任意课包含市场战略与营销、金融行为学、跨国公司财务、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投资学、企业经营战略: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
除了各种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大部分高校还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实验室教学课程和课外教学课程如财务分析设计与实训、社会实践调查、毕业实习和论文等。以上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从高校自身师资等客观现实出发,一旦设定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很难改变,很难满足市场对人才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与建议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都有一定的融合度,可以设置的课程很多,但要突出特色,各高校就必须围绕自身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并结合自身客观条件来设置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
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素养,包括外语语言使用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以及较好的沟通和书面表达能力,认知判断和团队协作能力。所以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必须课程设置内容全面,学分和学时科学合理。
(二)专业基础课
掌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前提条件,也是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为了拓宽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理财工作所必需的各种应用技能,而且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金融与理财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会计学、金融学、法律等知识,其范围涵盖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和会计学等四类学科领域。
大多数情况下,各大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广义经济学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审计学、财政与税收学、运筹学:管理学包括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质量管理、财务与成本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行为金融学、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会计学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
由于专业基础课在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上先后有序,所以高校在各学期课程安排过程中也必须要合理安排先后次序,其中,宏观和微观经济是经济学课的基础,而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又要以高等数学为依托: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是学习了相关的计算机原理和会计学原理之后才能开设:金融工程和金融工具必须在开设了金融学理论后再学习:审计学的开设是要在掌握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之后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理解: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专业诸如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国际贸易等基础课可以结合总学分和总课程开设课程。endprint
(三)专业必修课
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是科学、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原则、实务操作技术和掌握企业和个人理财运作规律。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课时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四)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
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学生特长与爱好、市场变化与需求以及和理财的密切程度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必须要求对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方向界定清楚明确,更加注重专业的方向性、实务的可操作性以及实践的可行性,比如税收处理与筹划、财务融投资案例分析、公司财务战略规划、跨国集团财务管理、公司兼并与收购、金融工程和金融行为、财务风险预警、财务管理与分析软件应用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五)实践教学课程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方面,包括与理财相关的社会调查、财务管理相关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这些综合应用实践课程和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增强学生对金融理财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学科前沿问题进行思考并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感性认识。但其中更重要的是针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实践课程,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和动手能力,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目前有些高校财务管理还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有些学校的实验室条件还比较简陋,有的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企业管理实验室和财务管理实验室共用,也没有配备专业的实验指导老师,因此不管是在财务管理实践课程安排数量、师资配备、教学质量还是在教学配套的软硬件设施上都亟待提高。
(六)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发展方向的不同,在课程体系的建設中,专业理论课程主要从专业基础、专业必修和相关选修进行设置。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专业必修: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电算化会计、财务管理、企业财务诊断、金融企业会计、预算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必修:税收筹划、税法、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实务、财政学、经济法。课程设置互相补充,一方面体现高校培养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思想,同时又体现了财务管理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运行规律:让学生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掌握不同的理论方法。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的几点
(一)合理权衡好“专业型人才”和“通用型人才”的关系
到底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之争一直有争议,但是,对于高校中如何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身心健康各方面全面发展,在国际上普遍已经达成的共识。虽然与国外大学相关专业的通识课程相比,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通识课程仍然还显得相对狭窄,但总体上来说,我国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所占的总比例处于持续提高的进程之中,有关专业课程比重则相对有所下降。基于这样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目前专业课程所占比重下降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倘若还要面面俱到地兼顾金融投资学和相关会计学的知识,就会落入既散又乱又缺少特色的尴尬状态。因此,在对财务管理进行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前,必须在“通才”与“专才”之间做出科学合理地权衡,财务管理必要的专业特色还是应该得以显现。
(二)科学合理把握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高校的财务管理的专业目标定位,最终应该是以服从社会需要为根本目的。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股票、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不算发展完善,各种财务管理工具的专业性也日趋深奥,整个市场对提供专业性理的投资理财服务的内在需求强劲,当然其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各种理财职业已经成为我国炙手可热的新职业之一,但是,整个社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大高校应该从市场导向出发,以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为目标,重新界定和规范财务管理学科专业定位,把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备国际理念的中高层次财务管理人员,列为我国各大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燃眉之急。
(三)倡导务实的教学理念
教学与科学是高等院校的两项基本职能。但是在各大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受历史文化和和社会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的影响,为了提高高校自身的知名度和各种影响力,大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教师纯粹为晋升职称或获得经济利益而开展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则与科研脱节,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财务管理属于应用型专业,不仅需要进行精准科学的专业定位,完善的课程体系设计,还需要高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教师具备优秀的职业修养、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只有在财务管理教学和科研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真正有用的财务管理人才。endprint